奇点大学眼中未来:人寿命翻番 被机器人反超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奇点大学

猎云网 11月25日报道(文/清楠)

一个月前,奇点大学这所美国新兴的培训机构在国内科技读者中未必有多少人听过或熟悉。但在近一个月,不少人都感受到了密集的信息轰炸,原因是奇点大学公开课首次走进了中国。当然,背后有其学员招募和市场推广等考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奇点大学在高端技术研究领域的号召力和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加上百度BIG Talk联手打造,使得该次公开课备受关注。

在介绍活动内容之前,不得不提下奇点大学的基本背景。尽管是一个很小的未经授权的教育机构,但奇点大学已聚集了世界上最为前沿的技术领域研究人员,学校不提供传统学位和正式认证,但其入场券一点儿也不比哈佛的容易,要求学员必须是专精于某一项具体的技术,并且必须成立过公司。奇点大学的使命是教育、鼓励和教授那些带头人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技术应用在处理人类的重大挑战方面,例如机器人、人工智能、计算、3D打印、可穿戴设备、生命科学、空间、纳米技术等。在具体的开展形式上包括一周的研讨班(EP)、10周的训练营(GSP)、指数技术大会(ECS)、全球影响大赛(GIC)等。此外,大学也成立有孵化器,对好项目进行指导和投资。

在中国技术日益与国际接轨且创业群体爆发增长情况下,奇点大学也开始把更多的招募对象瞄向中国。11月24日,在北京太庙举行的首次公开课上,奇点大学人工智能项目负责人Neil Jacobstein、网络与计算机项目负责人Brad Templeton、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学项目负责人Raymond McCauley,他们分别就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及生物技术作了主旨演讲,描述和解读了各自领域的前沿技术。

 

指数思维革命:机器人或超越人类

 

Neil Jacobstein在人工智能领域绝对算得上是前沿人物,他不仅是奇点大学人工智能研究生课程负责人,同时也主导NASA多项人工智能项目。并且是AAAI(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IEEE(电器与电子工程师协会)、ACM(美国计算机协会)的成员。

 

奇点大学人工智能项目负责人Neil Jacobstein

奇点大学人工智能项目负责人Neil Jacobstein

 

在他看来,指数思维是目前所有技术和研究人员应重点关注的部分,这也是奇点大学在培训课程中着重打造的,这不仅包括在人工智能,还在生物科技、纳米科技、医药科学、神经科学、能源、计算等方面。

指数思维是相对线性思维而言,这也好比是倍数关系和指数关系的差别。在由摩尔定律印证下的技术革命中,例如iPhoneGoogle、Facebook、Nextflix等公司发展速度都体现出指数特征,对原有企业形成颠覆,并且行业中不断诞生出这样的公司,使得小公司可以与巨头们一较高下。这在传统企业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大家都知道,诺基亚、柯达等公司在技术变革情况下未能适应市场,迅速被颠覆掉。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体现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力?Neil Jacobstein给出了一个公式:

I=PAT,翻译后大致为“影响=人口*富裕程度*技术”。

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下:在某个固定时间中,人口和富裕程度都是固定值,当技术人员将汽车尾气污染排放降为0时,即便人口为100亿人均财富为10万美元时,影响力:0=100亿*10万美元*0。

具体到人工智能领域,在Neil Jacobstein看来,行业正在经历着指数级的变革发展,从早期的深蓝电脑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到目前更高速的运算能力、深度学习以及神经学仿人类研究,相应技术产品开始走进大众生活。 他预测,到2030年,各机器之间的通讯将占数据流量的50%以上,2060年之前,机器人对人类思维的辨识度可达70%。

在这个过程中,电脑计算能力呈现指数增长态势,而对应的人脑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 Neil Jacobstein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机器有可能超越人类,并具有自己的意识。 尽管这些产品可以高效地辅助人类、节省资源、提升效率等,但不得不担心的一点是,未来的机器人有可能陷入失控的状态。因此,奇点大学的工作除了正向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外,还在提前做各种风险评估,规避和降低潜在的风险,尽量建立多样化、层级式的保障体系。

 

计算的未来:设备多样化

 

奇点大学网络与计算机项目负责人Brad Templeto认为,在引发指数革命的因素中,不仅包括研究者和用户,还包括遵循摩尔定律发展的网络技术、开放的创新平台等。在这个过程中有个核心的环节便是网络计算。

 

奇点大学网络与计算机项目负责人Brad Templeton

奇点大学网络与计算机项目负责人Brad Templeton

 

由于自由空间光通信(FSO)、微微蜂窝技术以及频谱分配等因素影响,全球范围内已有越来越多的带宽可供人类利用,也为庞大的网络计算提供了便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大批新兴产品逐渐变为现实。例如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谷歌眼镜、Nest、Oculus Rift等设备开始不断出现。

这也把人类推向物联网时代,在影响发展的传感器、计算机和网络三要素中,传感器也变得更便宜、更小和更低功耗,使得设备变得不那么困难。例如现在可以在婴儿纸尿裤上植入传感器来预测其生理特征,屋里的灯泡可以根据光亮程度自动调节等,这一切都便的很容易。

展望未来的互联网,Brad Templeto看来,尽管全球科技界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和Amazon代表各自形态取得了优势,但其并不认为达到垄断程度,依然有很多初创公司取得高速发展。相反,他似乎更看好linux开源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忠实用户。

 

生命科学走俏:2050年人类寿命翻番

 

按照奇点大学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学项目负责人Raymond McCauley的定义,生物技术行业已占据了全球经济的三分之一,包括了医学、农业和能源制造三部分,并且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奇点大学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学项目负责人Raymond McCauley

奇点大学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学项目负责人Raymond McCauley

 

在科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围绕着DNA发展,分别为解读DNA、编写DNA和破解DNA三方面。

其中,解读DNA就个人而言最大意义在于,提前得知患某种疾病的倾向、从而为预防、检查、寻医、临床试验等提供便利。例如可用NIPT的无创产前检查,不需要孕妇做穿刺手术。就目前而言, DNA测序已不再成为障碍,难在正确地解读。尽管目前扫描并排序物种DNA的比例还不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已逐渐降低。 Raymond McCauley表示,目前做一次DNA测序的成本不到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成本将逐步降低为一毛钱(人民币),好比冲一次马桶的代价。

当人类可以破解DNA并可以随意编写、修复时,你可以大胆想象下未来生活。 Raymond McCauley认为,到那时可以快速达到人类的长寿目的,为此他预测人均寿命在2050年可能会翻一番,再往后发展达到200岁都有可能。

畅想一下:当一受精卵形成并开始发育细胞时,可通过检测DNA做筛选,将来技术可以做到挑选孩子语言、运动能力强的部分;食品中嵌入了某种药品的DNA序列。

当然,科技是把双刃剑,在修复DNA后所带来的种族歧视、伦理、安全可靠性等或许会滋生更大的担忧。如何继续保持人类的自然进化,并在平等、自由状态下享有权利,科技研究者们依然不能小觑,需要缜密思考。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