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100亿美元,雷军最后一次创业要为小米造车而战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对造车“否认三连”的小米,今天,终于官宣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消息一出,小米集团股价今日收盘上涨2.2%。

雷军在小米的新品发布会上动容地表示,进军智能电动车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最重大的创业,并霸气地表示自己“亏得起”,因为小米账上有1080亿现金余额。

作为同行,苹果、华为等已经“上车”,小米作为一家软硬件上都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在手机业务已经眼见天花板时,为何不再造另一个小米,博上一博?

小米造车:雷军的第四次蜕变

在昨天的小米发布会上,雷军预告,今晚将会向外界公布小米关于造车的想法。

投入100亿美元,雷军最后一次创业要为小米造车而战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雷军动情地表示,自己在过去的75天中非常痛苦,而这份痛苦就是来自于“选择”该不该进入电动汽车行业。

“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 他深深地为小米担忧:“造车是个时髦的话题,在大浪潮面前,小米将何去何从?”

其实早在今年1月15日,公司内部就已经开始调研电动车的前景了,但是他一开始内心是抗拒的,因为手机这场仗还没有完全打赢,还有许多功夫要花。如果现在就投入造车很可能会分心,担心手机和汽车业务都将做不好。

就在他无比纠结的决策过程中,有一大群人在雷军面前劝他造车。“小米对硬件对互联网都很懂,为什么不造车?”“同行都造车,你不造车会不会落伍?”

同时,他也听了很多反对意见:“汽车工业投入巨大,周期长,容易翻车,入局会不会晚了......”

他表示,他一直在思考的是,今天是否还有十年前一样的勇气、决心和体力?

过去的75天,雷军做足了功课,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汽车行业人士的交流,2次董事会,最终,雷军还是决定踏入了造车征程。“我清楚汽车行业的风险,动辄上百万的投资,至少要三五年才能见效。今天的小米已经不是过去的小米,值得大干一场。”

为什么能干?雷军有底气地称,“亏得起”。截至2020年底,小米还有1080亿现金余额。

此外,小米还有1万多人研发团队,接下来还要要增加5000人。小米也有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最好的智能生态。另外还有来自米粉的支持。“92%的米粉会支撑小米汽车。”

他在发布会上几次动容哽咽。他说自己的人生确实发生过好几次大的蜕变。

第一次蜕变,在28岁,从一个程序员到出任金山CEO。第二次蜕变在2007年,金山上市后雷军离职变成专职天使投资人。第三次巨变是在2016年小米遇到销量与口碑双下滑的生死存亡之际,从互联网跨界学习智能硬件。

而如今,雷军即将迎来极为艰难的第四次蜕变:进军电动汽车产业。“尽管小米在技术上越来越成功,但在硬件工业算是初步入门。如今要迈入软硬件结合难度最高的汽车行业,需要无畏的勇气、坚定的勇气、更多的知识。这意味着在这个赛道里,过去的一切积累将清零。”

小米打算如何造车?

小米设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专门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的投资额在100亿美元。

投入100亿美元,雷军最后一次创业要为小米造车而战

之所以成立新公司,雷军表示,只有和手机和生态链打通,才能给米粉更好的体验。造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打通个人设备、家庭、办公以及出行的全场景智能生活。而这也是小米的初心。

他还透露,有不少投资人询问有没有投资的机会。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小米目前发力高端手机市场同样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尽管账上有1080亿现金,但是依旧会加大资金链风险。

此外,造车前期资金投入极大、短期内很难盈利,如果放在原有体系内进行,会极大拉低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公司股价。有业内人士分析,小米接下来大概率会为汽车子公司单独融资。

小米进军电动车由雷军兼任CEO,但实际是王川黎万强牵头。

王川于2012年加入小米,先后掌管电视部、参谋部、中国区、大家电部,参与了产品研发、生产、渠道、销售等全链条工作。加入小米之前,王川是一名连续创业者,曾创立影音娱乐设备公司雷石科技,以及多看科技,这是小米盒子的前身。

据此前36氪报道,王川正代表小米集团摸底汽车行业,寻求人才、技术和工厂制造等各种资源。

腾讯新闻《一线》从一位小米内部人士处获悉,小米造车团队目前已经搬到产业园内A栋一起办公,有多个小米内部多个小部门及部门负责人都已经并入造车团队,其中包括人工智能部的多位管理人员,这些人以前也都向王川汇报,加入造车团队后也将继续向王川汇报。

今年3月初,小米内部已经有几十位高管在一起讨论造车事宜,如今终于正式宣布。一位蔚来汽车离职高管告诉腾讯新闻《一线》,今年春节后小米团队找他聊过造车事宜,并让其推荐人才,目前小米已经从多个汽车产业相关公司挖人。

除王川外,已从小米离职的黎万强也将是造车项目的主要执行人,负责品牌营销工作。

黎万强是小米的核心联合创始人之一,2010到2012年,黎万强负责MIUI整体研发、设计和运营,2011年组建小米网,负责小米手机的运营、营销、服务、电商、物流等业务。其另一个被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畅销书《参与感》的作者,被认为是小米品牌营销的灵魂人物。

雷军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为小米汽车而战,需要至少付出五到十年的努力,他准备好打这场持久战了。

早已瞄准汽车行业

事实上,早在2013年,雷军就对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抱有极大的好奇心。

当年,雷军曾两次去美国拜访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回来后雷军写了一篇长文谈电动车,“相比他的其他计划,我对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很感兴趣。”

雷军也坦言自己一直非常看好这个行业。并在过去七八年投了接近10加电动车产业的公司。

2014年,小米投资了地图导航厂商凯立德;2015 年雷军通过其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造车新势力公司蔚来;2016 年和 2019 年,顺为资本又两次投资小鹏汽车;2020年4月,小米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车载服务系统厂商博泰的B轮融资。

据不完全统计,小米科技、雷军个人及顺为资本三方投资汽车领域企业近30家。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的三家造车新势力公司里,只有理想汽车没有获得雷军的投资。

除了以投资者身份参与“造车新势力”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小米在车联网和车载服务方面也在积极布局。

小米从 2015 年起陆续申请了汽车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行驶和行车安全等汽车方向的发明专利。同时,小米还通过各类产品积极介入汽车物联网生态。

缘何“上车”?

除了雷军提到的打造全场景的智能场景外,和其手机业务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小米业绩增长逐渐见顶,需要新业务拉动公司增长。

小米最近虽然好消息不断,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为4660万台,市场份额达到13.5%,时隔6年,小米手机市场份额重回世界前三。但欣欣向荣的背后,其实充满了隐忧。

2018年,数据研究公司IDC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同比下滑26.1%和5.9%。IDC分析师称这一持续下滑说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红利退去,由增量市场转换为存量市场。

为了争夺存量用户,小米已经开始开拓和争夺高端手机市场。但当高端机市场份额到达小米所能触及的极限,小米又该靠什么维持高速增长?

对小米来说,目前小米生态旗下的其它产品,诸如电脑、电视、耳机、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能帮助其飞跃。小米也需要一条新的业务线,以便再造一个小米。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