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还是健身?智能手环开发者不能定位含糊
猎云网12月5日报道(编译:伊人为芳)
在这样一个智能的时代,仿佛一切都被印上了“智能”二字。而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出现更为智能穿戴领域增添了一抹亮色。可它们的存在究竟是为了“健康”还是“健身”。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定论。
你也可以从市面的这些可穿戴设备上看到同样的疑惑,在销售过程中,健康和健身这两点也没有明显的界定。智能手环能让一个懒惰的家伙开始运动?或者它能帮助那些爱好运动的人强健身体?
这是一个在不断扩大的市场。一年前,十分之一的美国人拥有可穿戴设备。现在,这一比例上升到五分之一,根据PwC的调查数据显示,这些人基本上每天都会使用这些设备。
但是,仍然还有很多人从没拥有过智能穿戴。
问题是,对于开发应用和配件来追踪人体和我们的行动可能有很大的市场,而对于社会来说,最大的好处却是健康问题。如果你想要通过更好的运动和膳食来帮助8600万的美国糖尿病患者,这对我们的健康体系乃至整个人类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但是,对于那些购买了可穿戴设备,订阅了高端服务的人来说,他们已经是很健康的了。这些最希望拥有健身应用的人,不是在为他们的生命健康而锻炼,而是想要去赢得铁人三项的比赛说是练一身肌肉去把妹。这些人也面临着选择过剩的问题。
这样你就清楚地看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健康手环开发商从专注于引导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为喜爱健身的人提供快速而较为专业的健身运动数据。英特尔的Basi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公司的第一代B1手环更像是一个全天候追踪设备,而新一代的Basis Peak智能手表已经具备了一些运动特性,例如可以兼容像Strava这样记录使用者心率的应用。
Fitbit也是如此,一开始也只是简单的计步器,而明年会给我们带来两款内置心率测量的新产品。
如果开发者能够通过一些更为简单的方法将你心率的细微变化所反映的健康状况直观地呈现出来,那么心率测量将也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说,田径运动和全面强健方面更受欢迎。
与此同时,“健身”应用变得更广泛、更便宜。
最初靠健身应用吸引了一批跑步爱好者和健身一族的应用开发者们现在正努力去吸引更大范围的用户。这就包括像RunKeeper开发的Breeze,Runtastic的Runtastic Me这样一类应用。
健身追踪器一些其他的特点就是物美价廉,易于购买。Misfit Flash和Jawbone Move,这两款设备的价格都在50美元以下,这就是很不错的例子。它们都可以安装免费的应用,只是简单地使用一些内置的传感器来追踪使用者的日常活动。
而这些可穿戴设备中也包含了智能手表。明年上市的苹果手表,很含糊地定义了一下它的健身功能,例如,它并没有明确指出它的心率记录有多精确。(苹果只是说它会帮助你“测量强度”)市面上其他的智能手表,像微软手环,三星智能手表都能够提供心率,但是并不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精确记录。
我认为智能手表占据的是高端市场,而像Fitbit Surge和Basis Peak这样的精密追踪器瞄准的是中端市场,而那些售价50美元左右的记录器因为轻便,价格低廉等特点也充斥着低端市场。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很多人也想尝试一下可穿戴设备,让它们在我们身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市场的分配过程是非常自然的,但是这仍然不能回答关于智能穿戴问题的关键:健康追踪类可穿戴设备到底要追求什么定位?健康为上,还是健身为大?更加智能更加廉价的设备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有当我们看到有更加创新的设计,用以提高用户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产品时,我们才能找到智能穿戴目的为何的答案。
Source: 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