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招股说明书,看窝窝团当年披露融资时所耍的花招
本文作者:杜国栋,关注创业企业股权结构及创业投资,微信公众号duguodonggo
窝窝团此次诡异的冲刺IPO,融资金额仅相当于一般O2O企业的B轮融资,让人不得不想起2-3年前,窝窝团引起极大争议的融资宣传。事实上,创业企业在融资时,时常进行虚假的宣传,这些虚假信息在媒体上四处传播和发酵,往往直到公司上市,在招股书中才能一见其当时的实际端倪。所以,忍不住查找窝窝团当年融资的新闻,然后对比了其招股书中披露的情况,同时,也顺便总结一下市面上创业企业融资宣传时的花招。
一、窝窝团的融资宣传与招股书的披露情况
1.夸大了的融资
当时新闻:2011年5月,窝窝团高调宣布首轮融资将达2亿美元,是团购业内单笔融资的最大规模。窝窝团最开始向外宣布这一消息时,声称融资将来自高盛。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事采访高盛时,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事不作评论,但又建议记者,应当继续关注这条消息,真相会得到澄清。2011年5月25日,窝窝团在新闻发布会上改口说,资金来自鼎晖、天佑、清科,但拒绝透露各家投资的具体额度。清科集团总裁倪正东向媒体表示:“我们肯定是投了钱的,但是现在不方便透露具体的数目”。
招股书披露情况:2011年4月,窝窝团A-1轮融资500万美元,投资人为清科资本。2011年5月,窝窝团A-2轮融资3200万美元。直到2011年7月,窝窝团才进行A-3轮融资,融资金额为1800万美元。
窝窝团在A轮融资中,共计融资5500万美元,清科资本共计投资700万美元,鼎晖共计投资3000万美元,天佑投资了770余万美元。但是,窝窝团对外宣传的A轮总融资额是2亿美元,比实际情况夸大近4倍。
在窝窝团2011年7月的A-3轮融资中,发现有一位投资100万美元、名叫David Tse Young Chou的投资人,高盛有一名投资管理总监也叫此名,但未在窝窝团招股书中并未披露该人与高盛的关系。因此,可以合理地猜测,有可能其是以个人名义对窝窝团进行了投资,而与高盛无关。但是,按照媒体报道,窝窝团在2011年5月,当时A-3轮融资尚未生效时,就宣传有高盛参与投资。
2.悄无声息的融资
当时新闻:根据目前搜索的情况,尚未发现任何新闻或者窝窝团的宣传,表明窝窝团的B轮融资情况。窝窝团CEO徐茂栋只是在2012年2月1日发过一条微博:“经过全体窝窝头们的共同奋斗,过去的一年窝窝取得了可喜可贺的业绩。新年伊始,有朋友关心窝窝团的IPO进展,窝窝团的IPO按照原计划推进,正在等待合适的资本市场窗口期。目前没有计划更换承销商。IPO对窝窝来说,是起点,更是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的新序幕。”
招股书披露情况:2012年2月29日,窝窝团B轮融资1250万美元,投资人中主要还是以A轮投资人为班底。
窝窝团此次融资金额,不足A轮融资金额的四分之一,并且非常诡异地悄无声息。既不符合窝窝团之前的作风,也不符合通常创业企业每一轮融资金额比上一轮融资金额有所增加的通常趋势。结合新闻报道,窝窝团在2011年下半年发生过大规模的裁员,甚至因此发生大量的劳动争议纠纷,很可能此处融资只是投资人帮窝窝团救急救命。
3.似乎未发生的融资
当时新闻:2014年5月21日,窝窝团向媒体证实已获5000万美元融资。CEO徐茂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窝窝团原股东团队已向窝窝团再次注入5000万美元资金,约合3.1亿人民币,以推进窝窝团向生活服务领域纵深化发展。
招股书披露情况:未发现2014年有融资记录。
窝窝团此次宣传的融资5000万美元,距离其2015年1月正式冲刺IPO,相隔7个月。而窝窝团宣传的融资金额5000万美元,与其公布的IPO融资金额6500万美元(最初公布的是4000万美元)相差不大。或许可以合理地怀疑,窝窝团的此次IPO,就是其2014年5月C轮融资未果之后,找到的一个替代性的选择方案。
二、创业企业融资虚假宣传的常见花招
1.夸大融资金额
夸大融资金额通常最常见的方式包括:
(1)故意混淆融资的币种,比如人民币融资,说成是美元融资,算上汇率,融资金额一下子被夸大了六倍。
(2)故意虚构融资金额,将实际融资金额放大四到五倍。
(3)根据创业企业业绩情况分阶段到位的投资,被模糊宣传为一次性到位。
在创业企业融资中,融资额夸大3-5倍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对于很多创业企业宣传的融资金额,乘以20%-30%以后,就应该是其实际融资金额。
夸大融资金额,在某些方面甚至会让各方共赢,所以大家也都“喜闻乐见”:
(1)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形成默契一致对外夸大融资额。对于新起步的或者规模不大的投资机构,把投资金额说大点,可以显示自身实力。还有的情况下,是投资方被企业绑架了,钱投进去了,所以只能希望企业尽可能快速发展、做高估值,对企业的夸大宣传也就默许了。
(2)夸大融资金额、提高企业估值,可以让业务合作伙伴、客户和用户,对其更信任。
(3)创业企业也可以通过有争议的融资金额,引起媒体关注,媒体在捕风捉影中,免费为创业企业做了广告推广。
(4)夸大融资金额还可以让创业企业对竞争对手形成威慑,打乱竞争对手的布局。当然,竞争对手也可以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它的潜在投资人,趁机抬高自己的身价和估值。
2.提前披露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
很多创业企业会提前披露正在接洽的知名投资机构,此时融资往往尚未敲定,很可能只是拿到了term sheet,或者还在尽职调查阶段,或者投资机构的决策委员会还没有最终决定。
创业企业提前披露投资情况,一方面是为了给投资人压力,促使其尽快决定。当然,也不排除有的情况下弄巧成拙,导致投资机构放弃投资。另一方面,创业企业这样做,也可以借机吸引其他投资机构关注。即使其他投资机构最后发现创业企业实际尚未完成融资,但也可以吸引到投资机构来了解创业企业的情况,使创业企业有机会向投资机构推介自己,从而促使企业获得新的投资机会。这种新的投资机会,又可以反过来对之前正在准备投资的投资人,形成压力。
3.创投界的反应
2015年新年伊始,徐小平等发起了“创投界公布真实融资额的倡议与行动”,希望新的一年,创投界能消除虚报投资额现象。徐小平在其微博里说道:“新年伊始,我想发起一个倡议:即创投界的朋友们,大家一起来消除这个虚报投资额的现象。别的我不敢说,但我会精确知道真格所投公司的融资额。我要求这些公司要么不报融资消息,要报就要报真实数字,否则我会在微博里“不小心”透露我所知道的真相。王冉也回应徐小平的倡议说:同时也提醒创业者在自己融资时不要被同行虚报的融资额所干扰,避免别人俩嘴皮一吧嗒,自己挂在了天上。
这些大的、知名的投资机构,早已不需要虚假宣传来壮大声势,反而虚假融资宣传会打乱其投资计划,所以他们有积极性去倡导真实公布融资额。但是,坦诚公布融资金额,确实是正确、正面的价值观,也是创始人诚实品质的体现,而且,纸是包不住火的,在下一轮融资的尽职调查中,在上市的信息披露中,实际情况迟早会暴露。不过,商战如战场,虚虚假假的策略难以避免,就像翻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哪一技不是充满了欺骗呢?要让大部分创业企业和投资人都公布真实融资额,难!
作者注:友情提示下,关于窝窝团的情况,仅是根据检索的新闻和招股书的记载进行的推测,仅有限参考,没有任何误导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