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创始人焦学宁:一个社交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猎云网注:社交应用还有机会吗?身边是一款匿名社交产品,在上线初期就获得了猎云网的报道,后众多人投资人看到报道找到团队。创始人焦宁今日向猎云网发来稿件,谈谈他眼中的社交。
作者:焦学宁
刚过 去的周末,我早上 5 点起床赶 飞 机往返将近 3000 公里去上海参加了人生第一次“ 见 网友”的活 动 —— 啖 书 局 举办 的“四个作男再 战 江湖” 闭门 活 动 —— 去和我唯一活 跃 着的微信群“四番群”里的多位 长 期神交从未 见 面的朋友 见 面。
作 为 一次 闭门 会 议 ,按照群 规 我就不透露其中的各种收 获 和八卦了,我只是想 说说和 我自己相关的一点私下 讨论 。当我介 绍 了我 刚 推出的匿名社交 产 品“身 边-陌生人的朋友圈 ”后,几位朋友除了 对 我的 产 品定位和未来方向 给 出了很多建 议 以外,也都开 诚 布公地指出了包括“身 边 ”在内所有匿名 产 品都 绕 不 过 的坎儿。
“做一个匿名社交 产 品,而且 还 不 约 炮?”几乎所有的人都 对这 个 产 品的可行性和未来空 间给 出了大大的 问 号。他 们 的反 应 我并不意外, 因为我已经在很多其他朋友那里得到过类似反馈了,甚至还有朋友开玩笑说:“匿名社交不约炮,根本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我知道所有的朋友都是善意的,他们都知道匿名社交领域水深坑多风险大,所以会说“约炮是一个快速获取用户的手段”、“约炮是刚需”、“你无法阻止用户在匿名环境下的约炮冲动”,等等。
可是,匿名就是 为 了吐槽 约 炮 发 泄 负 能量 吗 ?
众口 铄 金,在不停被 问 到上述 问题 后,我已 经 无法逃避 这 个可能决定“身 边 ”命运的关 键 性 问题 了。那么就 让 我来 谈 一 谈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交平台 应该 是怎 样 的吧。
一个理想中的社交平台, 应该 尽量避免那些可能扭曲社交行 为 的因素,例如: 头 像和身份。有了 头 像,美女 们 就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于是 P 图美图 行 为几乎成为美女头像的标配 ;有了身份,大 V 和成功人士必然得到更多 话语权 ,而 观 众 们 的点 赞 和 评论则 成 为 了 维 持或者 显 示关系的名利 场 。
一个理想中的社交平台, 应该 没有 压 力,想分享的 时 候可以随 时 分享,不必担心熟人看到后 觉 得自己“装逼”或者“逼格不 够 ”。不会因 为别 人在分享海外度假就不好意思去分享 门 外秋天的 蓝 天晚霞,也不会因 为别 人在 转发各类高逼格文章资讯就不好意思说自己其实很喜欢昨晚那部韩剧。
一个理想中的社交平台,应该让你的分享永远有听众,不会因为你是 Nobody 而倍受冷落,也无须因为你是 Somebody 就得到各种舔捧。最好的状态,是你的分享总能带给某个人一些感触、一点帮助、一个微笑、一丝温暖。
例如,一个告诉我此刻楼下堵车最好绕路的分享,对于朋友圈没有意义,对于微博没有明确受众,对于此刻处在同一栋楼里的人来说,就是帮助和有价值的信息。又比如,一场音乐会中对歌手服装赞扬或者某首歌跑调的调侃,分享到朋友圈里对其他人来说只是不相干的事情,而对于同在现场的人来说则可能是会心的一笑和更多的共鸣。
一个理想中的社交平台,应该让你的声音留在原地,只给有缘同在此地的人或者需要的人,完全没必要传播、转发到千里之外。想想看,让此时此刻自己的表达可以直接到达附近某人手机上,让这个时刻的分享留在云端某个服务器上等待下一个来此地的人看到,这难道不是一种件很有趣的事情吗?
一个理想中的社交平台,就如同一个永不厌倦的听众,安静地在那里倾听你的诉说。没有功利心,保持好奇心,不要期待会有艳遇和奇迹,只有无数次的擦肩而过和意料外的偶遇。就如同你会在某个时刻对旅途中一个人说很多你永远不会在朋友圈说的话一样,过去的,就留在过去。
一个理想中的社交平台,可以让你如同在咖啡馆一样听到身边各种讨论和只言片语,看到各种人物和悲欢离合。但是你可以选择只当一个观众,可以选择与这个世界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不必要对每一个人伸出手去寒暄,也不必期待坐在角落的那个美丽女孩对你点头微笑或留下号码。
我的猫晚上跑出去不见了,是否有一个社交平台可以让我喊一声请求周边朋友帮忙提供线索?家里突然停电了,是否有一个社交平台可以让我问一问周边人家是否还有电?交通限行不可避免了,是否有一个社交平台可以让我直接和身边的人一起拼车互助?初来乍到某个地方,是否有一个社交平台让我可以了解身边都是些什么人,他们都在说些什么事?等等。
我不知道是否每个人都满足于现在的社交平台,也不确定是不是大家只要匿名就会变成黑暗中的另一类人。但这并不妨碍我继续想象和创造一个更加简单干净的社交平台,去进行更加有意义的社交行动——例如,对你身边的人说说你的生活吧!
我们正在努力让“身边”成为自己理想中的社交平台,并期待让更多人可以了解和认可这种社交方式。在“身边”,每个人都没有身份,都只有简单的分享和评论,你最多只能看到距离不超过 20 公里的分享内容,我们甚至鼓励你只看身边 500 米或更小距离的内容,因为这些分享可能和你的生活更加相关。你的分享永远不缺少听众,因为我们会把每条分享都推送到周边所有“身边人”——只要你的距离在他的选择接收范围内。
在“身边”,每个人都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和容貌,但因此你会更加注重他们的内容;在“身边”。每个人都没有了名字,可他们与你的距离又随时可以带给你一些联想和参考。最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你是谁,但是他们可能会赞赏你刚刚分享出的小火花。
想说就说!想赞就赞!这就是“身边-陌生人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