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英特尔Broadwell NUC:放在盒子里的超级本
猎云网3月9日报道 (编译:小豆豆)
猎云网注:Broadwell U系列处理器在2015年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NUC家族也进入了14nm工艺时代。体积更小、支持M.2、核显大提升……新丁Broadwell NUC果然是强悍。但算上一些必要部件的购买,成本还是蛮让人头疼的。那到底它值不值得你掏腰包呢?
英特尔的Next Unit of Computing(简称NUC)迷你台式主机是去年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在科技世界,台式机已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了,但如果说你的主机快速、通用性强又可进行升级,体积小得能放在显示器支架下,那就很高大上了。
在CES 2015展会上,我们见到了新一代NUC阵容。英特尔多次延迟推出的Broadwell U系列处理器也终于闪亮登场。从外表上看这些新品大同小异,但其内部却是别有洞天,从CPU、GPU到无线网卡的存储接口都已改变。
本文有三个目的。第一,我们将把Broadwell NUC视作一项独立的技术来进行评估。第二,我们将深入探究Broadwell U,将其性能改进和功耗减少的情况与同等水平的Haswell U处理器进行比较。第三,我们不妨来展望一下,你的下一台笔记本中将会运用哪些技术?
得花多少钱?
这是第三代NUC。虽然每一代都经过调整和改进,但大方向上还是同样的盒子。遗憾的是,英特尔直接出售的是“准系统”而不是完整的电脑。因此购买时,你获得的只是外壳、电源适配器、主板和CPU(这是一个超极本CPU,所以它是被焊在主板上的,同时也集成了芯片组。)
在拓展方面,还内置了7265 802.11ac Wi-Fi以及蓝牙4.0适配器。可惜的是,内存和固态硬盘都需要你自己购买。DDR3 RAM 需要达到两条(英特尔提供的内存插槽最大容量为16GB。为了优化核显性能,我们推荐使用两条内存组建双通道)。另外,固态硬盘得符合M.2规格。关于这个“M.2”我们稍后会详细论述,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完整的NUC系统需要你掏多少钞票。
由于今年的NUC售价将会与刚上市时的Haswell版持平,英特尔不会承诺厂商建议零售价。该公司表示,Core i5 Broadwell NUC的零售价大约将在430美元左右,比一年前的Haswell NUC贵40美元。i3款(价格稍低)和i7款(价格更高)将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另外,还会推出安装2.5英寸硬盘的与面向商业用户的Broadwell NUC机型。最终的价格完全取决于你,如果你不想纠结于RAM和SSD硬盘上的OEM标记,这样也是蛮好的。
不幸的是,现在并没有那么多可供普通终端用户购买的M.2规格的SSD固态硬盘。在数量上,2.5英寸甚至支持mSATA接口的硬盘仍然是主流大军。而读写速度更快的可兼容PCIe的M.2 SSD硬盘就更是凤毛麟角了,而且售价几乎达到两倍!让人期待局面会发生改变的是,SSD领域的巨头们都在埋头苦干,力图使M.2标准的硬盘走上普通民用化的道路。科技界的风暴云涌而起,积极影响却并未真的波及到我们这些只想组装一台NUC的小老百姓。
不妨考虑考虑一台中等档次的NUC主机(8GB RAM,256GB SATA SSD硬盘),然后你就能明白,多花的钱并不是没道理的。其他台式机尽管有较低的起始价格,但在品质上肯定是有所舍弃——通常表现为提供更少的内存和一个HDD机械硬盘。与大多数厂商所提供的一年保修期标准相比,NUC主机三年的保修期非常吸引人。其他公司也将会在几个月内将Haswell系统升级为Broadwell。
现在的迷你PC市场比一年前要拥挤多了。戴尔、惠普等新军势力纷纷涌进来,它们的小型台式机虽然提供电力较少,但价格远低于400美元。所以你得问问自己,到底需要怎样的电脑?如果你想要一个性能堪比优质超极本的迷你PC,那可以选择NUC;如果你只是为家人换掉一个五年前买的,不经常用的老式台式机,320美元的HP Pavilion Mini绝对值了。而在特定用途下,也可考虑惠普179美元的Stream Mini Desktop,但2GB内存和32GB存储使它用起来不尽如人意。它适合基本的HTPC(家庭影院电脑)和演示亭之类的用途。
NUC 3.0
不管从哪一维度讲,Broadwell NUC的特别版本比Haswell版都要小。尽管两者的外观差异是如此小,当把它们并排放在一起时,你都很难进行区分。NUC第一代的处理器是17W超低压版双核心Ivy Bridge,第二代进步到了15W的双核心Haswell。架构的改进对底架的尺寸和接口布局有更大的影响。
Broadwell NUC提供的端口配置未有什么变化:前后各有两个USB 3.0接口、千兆以太网插口、mini DisplayPort、mini HDMI、一个耳机插口和一个红外接收器。如果mini HDMI端口能替换成更坚实、普遍的全尺寸HDMI的话,就更棒了。但是基于机子的尺寸,这样的布局也挺好的。
盒子前面的黄色USB端口支持高级充电功能,可提供500mA到1500mA的电流(而USB 3.0端口只能提供标准的900mA电流)。该端口仍可用作连接闪盘驱动器和其他外围设备的常规USB接口,但它可以向手机和平板提供更多的电。即便是系统的其余部分是关闭的,端口也能够继续向设备充电。
另一个亮点则是一个可移动的顶盖,它超越USB适配器和软件狗,带来了扩展的可能性。你要是想使顶盖更美,也可以进行定制。更重要的是,它能串到USB 2.0总线,实现附加的功能——在主板上有一个USB接头;还有NFC天线,可进行无线支付。英特尔已经展示了NFC盖子和来自Hauppauge的原型电视调谐器盖子。NUC的顶盖是无线充电垫的说法显然只是个谣传。此外还有VGA端口、串行端口和额外的USB端口。
这一特色的用处将几乎完全依赖于公司的决定。最终呈现出来的顶盖外观及其功能,都可以说是公司的一手创作。但即使是我们所见到和听闻的有限几个种类的顶盖,也足够激起我们的兴趣了。仔细看看吧。
要打开NUC并不复杂。先把盒子翻过来,拧松四个螺丝,移除底部面板,你能看见主板的全貌。拆掉一个小小的十字槽螺丝帽,将M.2 SSD硬盘放进插槽。然后,再拧紧螺丝,将底板安回到NUC上,就可以准备安装你的软件了。
如果你小心地将天线与Wi-Fi网卡断开,旋松四个角上的螺丝,就可以将NUC的主板从盒子里拿出来了。当然,也不是非得这样做,只是这样能让你看见位于CPU顶部的散热片与风扇装置。
在主板底部还有一个标准尺寸的SATA III端口。虽然这一款NUC未留有标准2.5英寸硬盘位,但稍高版本的NUC和自定义外壳的机子将会配备2.5英寸硬盘插槽及M.2接口。
最后,来关注下电源适配器。插入NUC主机的终端与上两代使用的是一样的。同时,65W的适配器有着相同的电源输出,但显然外观要更加苗条。插头部分滑落,可以被适合的国际插头代替,就像一些笔记本的电源那样。其实老的电源块在通用性上已达到极致,但新的仍然表现非凡。每一年英特尔似乎都在调整NUC,使它更偏于一款主流消费设备,而不是一个怪异的小项目。
功耗和风扇噪音
这些迷你PC虽然紧密集成,但和超极本比起来,该有的一样不少,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英特尔所有用来延长你笔记本电池寿命而费的苦心,都应该能降低NUC的用电。既然英特尔一直在说降低功耗,那我们就用Kill-A-Watt功率表来对Broadwell NUC和Haswell、Ivy Bridge模型机进行比较,来看看到底哪些地方降低了功耗。
很明显,所有的Broadwell NUC功耗数值都可与Haswell匹敌(请忽略个别稍高的数字)。要记住,我们是在测评整个系统,所以在这些测试中的细微增加也许只能归咎于组件而不是CPU——Broadwell NUC使用的是不同的接口,因此所有系统里的Wi-Fi网卡和SSD也不是一样的。反正,两者的实力不分上下。
鉴于有功功率消耗数值是如此相近,那么传说中Broadwell电池寿命的增长,可能就是来自于电脑全负荷运行和闲置状态相互转换时储蓄的电力。那也是许多Haswell电池寿命延长的改进之处。
Broadwell NUC的单系统风扇与Haswell NUC中的类似——可能更出色些。但如果你非要吹毛求疵,在一个静悄悄的房间里,系统处于闲置状态时,要是努力听的话,还是有可能听到非常轻的呼呼声的。当系统全负荷运行下,风扇的呼呼声更高,但是它可不像技嘉的Brix Pro等迷你PC所发出的喷射发动机般的噪音那样烦人。可以说它做到了静音运行。
M.2标准开辟SSD新局面
大多数在过去一年左右发布的固态硬盘对于它们连接的总线来说太快了。当机械硬盘仍是主流的时候,SATA完成了6Gbps的SATA III的最终规格,可是SSD仍未普及,价格贵得离谱,并且性能相对不可靠。
Broadwell及其附带的芯片组使得局面发生了转变,SSD可以直接接入PCI Express总线了。促进这种改变的接口就是M.2(原来称为NGFF接口,即“Next-Generation Form Factor”)。它是为超极本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以取代原来基于mini PCIe改良而来的mSATA接口。其实,无论是连接PCIe的存储器还是M.2接口本身,都不是新的事物,但是从Broadwell系统开始,这两者将开始得到更多推广。
首先,让我们从物理接口和与其连接的东西开始。若是从当初还没有所谓的“M.2接口”或“M.2芯卡”这些东西时说起的话,那就要叨叨一箩筐了。
以上是四个M.2芯卡。最左边的是蓝牙无线网卡。它右边的是使用SATA总线的闪迪SSD。再旁边一个是使用SATA的英特尔SSD。最右边的是走PCIe x4通道的三星SSD。
当你比较这些芯卡的时候,请注意一下两点。第一,每张卡上的连接器都是不同的;另外,底部的缺口与暴露的针脚也各不相同。第二,四张卡的长度、宽度都不一样。所有这些都属于M.2规格。
不同的接头意味着不同的M.2“模块key”。每个key为每张芯卡开启了一组不同的接口——M.2可直接连接到PCI Express总线,但是不同的针脚能够提供包括USB 2.0和3.0、SATA III、DisplayPort以及其他各种不那么普遍的存储接口,非常全面。底部有一个缺口的芯卡用于某一种特定类型的连接器。底部有两个缺口的芯卡则可用于两种不同的连接器。
上图是惠普Stream Mini主板上两个M.2插槽的照片。左边的插槽使用Key E,右边的使用Key B。无线网卡用的是A+E标准,因而适合插在左槽中。同理,适应B+M标准的英特尔 SSD应当插在右边。而三星的SSD是M标准,所以不符合Pavilion的各种插槽。
上面的表格列出了现今普遍使用的几种key。当然,还有其他的,随着更新的总线和接口被引进,大部分占位符被调用进服务中。
注意到了吗?每种插槽下都对应着一排四到五位的数字。实际上,这些数字指的是每张卡的物理尺寸;数字的前两位指明了宽度(毫米为单位),后面的两到三位则表示长度。上面提及的无线网卡就是16mm宽、30mm长,表示为1630。两块SSD则是22mm宽、80mm长,即2280。另一块SSD是22mm宽、42mm长,即2242。所有的主板插槽宽度都是22mm,即便是附带在30mm宽的芯卡上,也是如此。
现在的所有key都能让芯卡走PCIe x2通道,但接口的兼容性限制却到处都是——到目前为止,根据使用的key,一眼就能看穿你正在使用的是哪种外围设备。由于Wi-Fi和 WWAN网卡只需要PCI Express或USB 2.0总线,在长度上也只要30mm就能放下所有关键组件,因此它们倾向于使用key A与/或E。而为了使兼容性最大化,提供SATA III 和PCIe x2通道的SATA SSD和SSD会同时使用keys B和key M。另外,能达到PCIe x4速度的最快SSD则惯于使用key M。
讲了好多,有许多东西需要消化,但是要理解M.2,这些可是你需要知道的大部分内容。在文档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些对于芯卡物理厚度的其他规定,但它们对我们今天的讨论并不重要。
Key系统并不总是万无一失的——即便电脑不能识别出来,面向key B的SSD插槽对于A-和E-keyed无线组件来说,竟也是非常“合身”的。M.2标准自然是比mPCIe和 mSATA规格更令人困惑,但最终它也具有更强的灵活性。组件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内部连接器访问到许多不同的总线。同时,你将能自由使用不同物理尺寸的芯卡,而不是被特定的“全高”或“半高”芯卡所束缚。
现在,最不利于M.2的情况就是组件的普遍稀缺,但是随着其逐渐成为主流,mPCIe和mSATA开始隐退江湖,这样的现实将会改变。Broadwell则是这一过渡期的一个大步迈进。
NUC中的M.2及存储性能
Broadwell NUC的消费级版本使用了一个支持长达80mm的芯卡的M-keyed M.2插槽——如果你想使用42mm或60mm长的驱动器,你可以移动板上的金属支架。商业版本的NUC将会包括一个双M.2接口,可用来连接无线网卡或其它外围设备,但是消费级版本的英特尔 7265无线网卡是焊在主板上的。
英特尔送给我们两个M.2 SSD用于测试:一个是支持SATA III的英特尔 530,容量为360GB;另一个是走PCIe x4通道的三星XP941驱动器,容量为256GB。NUC上的M-keyed M.2插槽也支持PCIe x4 2.0通道,尽管这对于系统装机商来说并不是强制性的——我们确信,一些OEM厂商将会推出只支持PCIe x2的插槽。
如果你要将PCIe硬盘换成SATA标准的硬盘,不用更改任何设置,反之亦然。英特尔表示,一旦系统发现了SATA SSD硬盘,四条连接M.2插槽的PCI Express 2.0通道的其中一个将会自动转入SATA III总线。这得归功于所谓的“Flexible I/O”。 OEM厂商总共可以将两条线切换至SATA模式。这样,通过两个独立的SSD控制器和一个独立硬盘上的NAND芯片组,为那些支持RAID 0的细分SSD硬盘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宏碁似乎最常推出使用这种配置的笔记本了)。
在使用英特尔的智能相应技术SSD缓存功能的系统中,SSD硬盘仅能走两条PCI Express 2.0。但英特尔表示,未来芯片组将会支持使用具有英特尔SRT特色的四条PCI Express 2.0。他们将会通过增加PCI Express 3.0以支持芯片组来进一步加速进程。支持PCI Express 3.0的英特尔笔记本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这些通道都被集成到CPU。但迄今为止,芯片组仍未超越2.0版本。
在这里,可以通过几个测试,来简单感受一下 “PCI Express加Broadwell”的组合与SATA到底谁更强。实际上,一个理想的测试得使用两个来自相同制造商的硬盘,并且具有相同的控制器和容量,因为这些因素都对读写性能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但我们就不作那么高的要求了。实验内容就是通过Quickbench(一种磁盘性能检测工具)进行综合测试、测量启动时间(从电源键被按下,到Windows登陆屏幕显示为止),以及测量将一个文件从同一磁盘里的一个文件夹里复制到另一个文件夹所有的时间。
在任何情况下,PCI Express都是一个改进。虽然无论你使用哪一个接口,Windows 8的启动时间都非常快。但QuickBench测试显示,若采用PCI Express接口,读取成绩能提高大约43%,写入成绩提高约59%。将一个文件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大约只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你使用的任何SSD硬盘都将会十分得快。尽管PCIe SSD的高市场价格将可能推动大多数NUC买家先购买SATA硬盘(三星的售价大约260美元,相比于同等性能的SATA M.2硬盘仅仅高了100美元)。但毫无疑问,在性能上PCI Express肯定是更胜一筹。
性能提升不大,CPU平流缓进
Broadwell是英特尔线路图上的一个 “Tick”,也就是架构保持不变、改进制程的一个节点。这意味着它拥有前辈Haswell的CPU架构,同时又发展到了14nm新制程。尽管Broadwell的延迟和长时间的推出表明,这一战略并不总是100%有效,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部署有助于将新芯片产生制造问题的可能性最小化。
不管怎样,“tick”年一般不会有多么惊人的性能爆发。新的制程赋予了英特尔减少功耗或提高性能的能力,或两者兼得。而新一代NUC则让我们看到了,Broadwell是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平衡的。
这里是我们在下面的图表中比较的CPU和GPU。所有系统都包括8GB的1600MHz DDR3 RAM。
Broadwell NUC:Core i5-5250U处理器,HD 6000核显。
Haswell NUC:Core i5-4250U处理器,HD 5000核显。
Ivy Bridge NUC:Core i3-3217U处理器,HD 4000核显。
2015 Dell XPS 13:Core i5-5200U处理器,HD 5500核显。
2013 Dell XPS 13:Core i3-4210U处理器,HD 4400核显。
Gigabyte Brix Pro:双核Core i7-4770R处理器,Iris Pro 5200核显。
将Broadwell i5-5250与Haswell i5-4250进行比较可以说是很平等的。更高的主频与架构的改进使得新CPU超越了其前辈大约10%。经过了一年半的等待,这样的表现并不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但基于Broadwell的“tick”地位,这也算是出乎意料了。
轻薄化笔记本的散热空间更少,这一说法可能是错的。但i5-5250尽管有1.6GHz的CPU“基础”主频,自动启用Turbo Boost技术后,也能大约保持在2.4GHz左右。其系统在Prime95测试中跑了20多分钟,期间主频一直徘徊在2.37-2.45GHz之间。即使是Haswell NUC,在同样的持续负载情况下,也将会落到2.0GHz左右。
如果你拿新的i5 NUC与老款的、甚至未带Turbo Boost技术的版本进行比较的话,这些肯定是要考虑到的。因为基础主频并不能告诉你一切需要知道的东西。
支持4K输出,GPU一跃千里
鉴于CPU性能的微小进步,在图形处理方面我们倒是可以有所期望。在过去的几年里,英特尔对GPU性能提升的重视更甚于CPU。这主要是因为2010年发布的GPU之间有着极大的性能裂缝需要弥补,甚至最低端的专用显卡也是如此。
i5-5250U搭载了英特尔HD 6000集成显卡,在这一阵容里是第三选择。Iris Pro 6100拥有相同的GPU,但主频更高、热度范围更大。另外,还有一款尚未发布的Iris Pro 6200,据说将会搭载添加集成eDRAM 以提高内存带宽的Broadwell芯片(英特尔还未正式宣布,所以我们并不了解最终的规格,但在相关页面有所提及)。
我们已经将HD 6000与一大堆不同的集成GPU进行比较了,但最需要注意的是HD 5000(相当于Haswell GPU)和HD 5500(Broadwell中倒数第二的 GPU,也是大多数OEM厂商最终在超极本里会使用的图形处理器)。
很明显,Broadwell更优于Haswell。在绝大多数基准测试里,HD 6000比HD 5000快了大约20%至30%。它也能提供Ivy Bridge架构的HD 4000双倍的性能。
但是感觉上,HD 6000似乎应该更快一点才对。HD 5500也比Haswell的HD 5000稍快一点点。这是很奇怪的,因为它的执行单元要少得多。即使将HD 6000的执行单元数量增加到双倍并提高主频,也比不上双倍的HD 5500图形处理性能。Haswell也是如此——HD 5000的执行单元是HD 4400的双倍,但却没有双倍的性能。
最好的猜测就是高端的集成显卡需要更多的存储带宽来发挥最大的潜能。Iris Pro 5200和HD 5000是一样的GPU,但是它在处理器软件包上含盖了128MB的eDRAM。结果,Iris Pro 5200就比以上列表里任何一块单独的集成GPU要快得多。在某些基准测试里,比如GFXBench Manhattan测试、3DMark Cloud Gate测试,HD 6000与 HD 5500的性能相近。在相同的基准测试下,HD 5000和 HD 4400的性能相近。这表明了有更多执行单元的、更快的GPU所不能克服的存储带宽问题。拥有集成eDRAM 的Broadwell芯片要到今年晚些时候才能上市。而到那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看到新的Broadwell GPU到底有何威力。
这些技术上的怪异之处咱就不管了。我们关心的是,在实际玩游戏时,新的NUC表现会怎样呢?英特尔宣传NUC的一条标语就是“装在你口袋里的LAN party ”( LAN party是世界电脑玩家中广泛流行的一种局域网聚会形式)。若抛开2015年是否还会有纯粹的LAN party的疑问,这一标语说得倒是不错。1080p的画面分辨率让你即使打开所有设置,也能畅玩《生化奇兵1》、《传送门2》、《我的世界》等早期的轻量级游戏。在《传送门》中,我们甚至能进行抗锯齿处理。如果你只是玩玩那些较早的游戏,那NUC真的是一个超级棒的游戏盒子。
但要是玩比较现代化的或重量级的游戏,比如《生化奇兵3:无限》,HD 6000就很有压力了。若要保持1080p标准,即便是将所有设置关掉,你也不能再顺畅地玩下去。但是如果是在720p和中等质量设置下,你依然可以开心地“玩耍”。在《天际》中,1080p在极限设置水平下,屏幕卡得就像翻页书。但是如果你将设置降低,效果将会出奇得好(720p和中等设置也挺不错的)。
相比HD 5000,HD 6000并没有足够的改善,以前不能玩的游戏你现在还是不能玩(尽管幸运的是,这两者都能满足几乎所有游戏的需要)。它给你的就是几个额外的质量设置,或者也许是分辨率中的额外步骤。这就是不连贯(25帧/秒)与顺畅(30帧/秒)之间的区别。NUC断然不是一个4K游戏盒,但如果我们谈及720p或1080p,只要你的期望别过分高,NUC的能力还是挺惊人的。
如果你不是一个游戏玩家,那么NUC的新GPU仍然是有些不错的改进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DisplayPort协议支持4K@60Hz(即刷新率为60Hz)。相比之下,Haswell NUC在 DisplayPort 1.2接口下最大仅能支持4K@30Hz。HDMI端口也可以驱动4K分辨率的4096×2304显示屏,但刷新率只有24Hz。和Haswell NUC一样,如果你将一个HDMI显示器和两个DisplayPort显示器呈菊花链状连接起来或与一个DisplayPort分离器连接,Broadwell架构的NUC就能够立刻支持多达三台显示屏。
结论
经过三代更新,英特尔已经弄清了到底NUC该是什么样的。可以说,它是业余爱好者项目、低端游戏PC、微型工作站三合一。它向一切不需要双核CPU或集成显卡的人提供充足的电力,也将会完美代替已出现三五年的小型立式台式机。
作为一个盒子里的超极本, NUC向我们展示了英特尔新的CPU、GPU及芯片组的特点,也使我们对于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固态硬盘的性能作出合理期望。同时,还为不可避免的4K未来做好了准备。它成功地在提高性能的同时,保持了和Haswell同等水平的功耗。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台Haswell NUC,暂时没有必要进行更新了。
今年,英特尔准备通过加大阵容来出售更多的NUC——英特尔公布新款NUC时,我们就已经见到了其中的大部分。有搭载Iris 6100 GPU的Core i7模型。有提供集成2.5英寸HHD硬盘的模型(这些模型的Haswell版本也是存在的,尽管在产品周期后期它们并未被介绍到)。还有特别面向商业用户的模型,支持vPro技术、包含TPMs并且在串行端口后面有一个缺口。英特尔并不是在试图让你更新自己的NUC,而是想让NUC能在更多的地方服务于更多的人。
我们对于消费级版NUC的主要批评和去年是一样的。因为有些组件得你自己去找和购买。普通的PC买家可能会觉得很麻烦。而且,仔细算笔账的话,买NUC盒子、RAM和SSD硬盘加起来的钱,要比你买一台入门级桌面或迷你PC多得多,即使NUC通常是速度最快的电脑。但小身板的NUC凭借能够完美地融入到几乎任何环境中去的强悍劲,还是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优点:
这是一个小巧精美而又性能强大的盒子。要使计算机更快,你需要提升至双核CPU和集成GPU。
同样的功耗,性能却更加好。
更优雅小巧的电源块。
内置802.11ac Wi-Fi。
可移动的盖子增加了扩展选项,又不会挡住你的USB端口。
支持1080p下全设置玩老游戏。低分辨率和质量设置时,也能玩大多数新游戏。
缺点:
要获得高性能,你不得不花更多的钱。而较小的迷你PC却只需花一半的钱。
需要一些组装技能。这能吸引一些人,也会吓走另一部分人。
英特尔的集成显卡需要专用的内存才能真的大放异彩。
缺陷:
能够充分利用英特尔 新的芯片组特性的PCI Express SSD, 价格竟是现在SATA版本的两倍多!
Source: Ars
想要了解更多创业创新知识,快速添加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