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产业巨头的AI发展路径,五大商业案例让你看透彻
就在上个月,知名在线影片租赁商网飞(Netflix)悄然无声地删除了网站上的所有用户评论。不仅如此,在其首席执行官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的带领之下,公司也正式完成了自己的业务模式转型,不再依赖传统的内容推荐流量优势,而是开始借助机器和人工智能技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先进技术的普及,网飞的算法已经逐步进入成熟的应用阶段。
然而,过去一年中,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普及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引起了不少恐慌。在科技行业,原本那些看似无坚不摧的大公司,诸如谷歌和Facebook,现在都已经陷入了各种舆论漩涡,成为美国国会听证会的座上嘉宾,接受来自媒体和公众的质问甚至批判。但即便如此,这类先进技术仍然是提高商业效益的有力驱动因素,成为亚马逊和埃森哲这类大公司赢得同行业竞争优势的必备条件。
可以说,当下科技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有着最为密切、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关系。毫无疑问,现阶段的我们,正处于科技行业的最新浪潮之中。而且,这股浪潮只会将我们一直往前推。想要走回头路,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无论是大型上市公司还是小型初创企业,无论是学术机构还是非盈利组织,都必须要对人工智能这项席卷整个行业的新兴技术有一个了解。本文以五家公司为例,阐述了算法对现代企业经营和组织领导的变革性影响。对于想要在现如今这个时代拥有一番大作为的个人或者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来说,这些案例和建议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帮助。
案例一:SPOTIFY——充分利用算法带来的便利
作为一家最初起源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音乐行业的领头羊。因此,不少人便好奇,它究竟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笔者通过其总部以及纽约办事处的参观访问,得出了一些结论。
除了卓越的领导团队,它取得巨大成功的另一关键因素,就是积极跟随先进科技的发展潮流。其中,最好的证明,就是在公司所有员工中,有40%都从事着工程和软件开发工作。公司首席执行官Daniel Ek本身就是一位音乐迷,甚至还曾经花过一年的时间来专门学习弹吉他。但在他看来,Spotify能够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最大原因,还是先进技术。它所采用的技术,能够在音乐内容、艺术家以及受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现便利高效的互动。毕竟歌曲太多、用户偏好不同,没有先进软件的帮助,根本就不可能提供个性化、全方面的服务。
早在今年年初接受采访时,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就表示,现阶段,市场上有太多音乐服务供应商都只看重流量和收益。但Spotify不一样,它所拥有的先进算法和软件,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用户,更能帮助它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案例二:BIOHUB——将超负荷数据转为宝贵发展机遇
虽然有不少机构和组织都认为,数据能够带来非常大的便利。但其实,数量过多的信息和数据,有时候也不是一件好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特定工具能将所收集到的数据变为有意义的信息流,那么所有的传感器配置或各种统计工作,都将没有任何意义。
通过最近一次参观生物医药研究中心BioHub位于旧金山的实验室,笔者亲眼见证了数据得到高效收集和利用的过程。据该研究中心核心研究员Joe Derisi介绍,他们配置了一种全新的高效显微镜。按理说,一台普通摄像机应该只有一个聚焦透镜,但那种显微镜配有22个相互关联的聚焦透镜。要知道,如果没有软件的帮助,那就无法实现这些透镜的互联。
而且,在该研究中心内,一项为期两天的实验,能够借助快速收集的数据信息产出数以百万计的详细实验结果。但是,想要完全搞清楚这些数据结果的意义,却需要九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也就是学术研究人员未来还将继续帮助推进工程师专家编写算法以加速数据整理分析的原因所在。毕竟只有数据分析的速度得到提升,初步实验结果才能显示出应有的意义,带动整个实验项目更快进入下一个阶段,从而进一步拿到更多有用的实验结果。
事实上,这种快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对于每一领域中的每家企业都非常重要,并不仅局限于医疗研究。简单说来,想要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要不断尝试、学习、进步。在科技行业,创新时时刻刻都会涌现出来。昨天的创新,很有可能成为今天的决胜筹码。在整个尝试、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中,算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在第二个学习阶段,虽然会出现很多发展机遇,但如果企业无法及时、高效地加以利用,那将会很快遭到同行取代甚至淘汰。
案例三:高盛——人工智能引领所有运作流程
两年前,华尔街知名投行高盛正式推出了面向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在线贷款平台Marcus。该技术平台借助高盛雄厚的资金实力,为用户提供了优于传统竞争对手的高回报率贷款服务。但还不够,今年春天,Marcus顺利收购了人工智能互动平台Clarity Money,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其实,作为一个由高盛提供大力支持的平台,Marcus本可以不用“太努力”。但它还是努力否定自己、突破自己,不断探索更多产品和服务的全新可能性。对于不少企业来说,虽然自我否定可能会带来发展机遇,但同样可能招致风险。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究竟如何更好利用它来为自己服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案例四:Facebook——密切关注潜在负面影响
多年来,Facebook一直大大受益于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速度优势和规模优势。但去年,它也遇到了一些风险难题。毕竟这是一个拥有20亿用户的平台,即便只有1%的负面影响率,那也有将近200万用户受到影响。对于这样一个说小也不小的数字,公司还是无法视而不见的。
它告诉我们,各家企业所有的活动,必然都会产生潜在影响。最开始,算法或人工智能技术确实能够在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潜在影响,但随着我们对机器的日益依赖,想要及时发现并修复相关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在享受算法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必须要落实相应的监管政策。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认为,政府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监管职责。但其实,随着科技进步,这些监管责任已经越来越多地落在私有企业身上,它们最好能在内部形成监管机制、作出正确抉择。
案例五:耐克——尊重人类因素
众所周知,作为全球知名运动品牌,耐克已经在生产、设计和营销等各个环节使用了先进算法,毕竟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哪一家企业蠢到摒弃人工智能这类技术。但要知道,机器并不能完全代替人类,哪怕高度智能化的网飞也需要真人来掌控公司的大体前进方向。
因此,从耐克的发展宗旨和使命来看,人类永远是一家企业的核心,绝对不会被计算机代码代替。有人曾经说过,在某家组织机构中,机器能够胜任的事情就应该由机器完成,但需要人类来完成的事情,那就无法由机器代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