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宁德时代的供货商上市了,市值31个亿
4月28日,国产伺服厂商禾川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
截止发稿,禾川科技每股20.56元,对应市值31亿元。
禾川科技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核心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集成,主要产品包括伺服系统、PLC等。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3.13亿元、5.44亿元、3.69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4973万元、4762万元、1.06亿元、5396万元。当前,禾川科技主营收来源于伺服系统,报告期内伺服系统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82.14%、86.44%、85.63%、91.72%。
1、瞄准国产伺服,供货隆基、宁德时代
禾川科技创始人王项彬出生于1974年,在电器行业从事设计工作,通过努力逐步做到了管理层,2005年升任安科迅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09年,王项彬决定创业,并筹备组建了今天的禾川科技。
起初,王项彬经历了不断试错,选择了PLC控制器这个领域。
PLC控制器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当时的市场上已挤占了三菱、西门子等海外品牌。然而,王项彬通过调研,发现这条细分赛道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且当前还有很大空间。
于是,王项彬利用工作之余,钻研出了第一台PLC单片机产品,并在2012年启动推广。
由于其产品的编程方式与三菱、西门子不同,王项彬聘请了数十名技术服务工程师为客户做定制化程序。
2012年,通过一款小功率PLC产品,公司赚得900余万元。据王项彬介绍,产品“毛利还可以”。
2013年,随着客户规模不断扩大,王项彬又将目光集中到了自动化设备中另一个核心部件——伺服。
如果将PLC比作大脑,电机比作手掌,伺服则是传达大脑指令、指挥手掌的器件。伺服同样是一条竞争激烈的赛道,王项彬将研发重心放到驱动器、编码器两大技术环节。“要么就不做,要做的肯定要进入国内的前三。”他极为看重驱动器算法的研发,并投入了极大人力成本;与此同时,编码器团队希望借助磁编码替代光编码,实现“绕道超车”。
事实证明王项彬团队选择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2015年10月,禾川推出首款伺服产品,400瓦的产品售价仅900~1000元,相较西门子等海外公司同级别产品,价格上有足够优势。
随着市场口碑积累,伺服系统逐渐成为公司核心产品。据招股书,伺服系统收入占公司近三年主要营收的86.44%、85.63%和89.72%。
从2015年开始,禾川逐渐由单一的产品供应商,过渡到核心部件及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重点提高研发和生产的效率与能力,大力挖掘市场深度,在下游的3C电子、锂电池、物流、工业机器人等多个行业替代外资品牌形成了定制化解决方案,并覆盖了工业富联、宁德时代、隆基股份、卡诺普、捷佳伟创、先导智能、蓝思科技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
2、北极光、达晨账面回报丰厚
据招股书,王项彬持股禾川科技19.76%股份;北极光创投旗下越超公司持股13.57%,为机构第一大股东;禾川投资持股12.29%;项享会持股9.64%;龙游联龙持股6.91%;魏中浩持股5.91%;达晨二号持股5.7%、达晨一号持股2.06%。
其中,越超公司为北极光二期基金旗下公司。2014年,北极光创投独家向禾川科技投出了天使轮。
“2010年前后,珠三角地区人工成本明显上升,我们看到了自动化、机器人领域的机会。再往里看,中高端自动化产品的关键零部件,有很大国产化空间。禾川的团队对工业、对整个自动化零部件的理解很深刻,产品策略把握精准。”作为上市前最大的机构股东,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河分享了投资禾川科技逻辑。
“国内工业领域创业,如果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产品矩阵和系统竞争力,光靠一个单一产品说做得特别好,去打败竞争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禾川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是从单一产品、从点到线,最后覆盖到面。”
事实上,北极光创投不仅向禾川给予了财务支持,还参与了公司后续的产品、技术、战略的商定环节,并为其对接上下游客户,推动合作。
“制造业与很多行业不太一样,第一,它的成长周期特别长;第二,它的单体回报不会特别高。这意味VC在相应领域投资需保证较高成功概率”黄河在采访中分享到。“每一次出手都要非常精准。”
值得注意的是,达晨财智现身禾川科技股东名单,并获得了丰厚回报。2017年起,达晨财智便开始向禾川科技进行投资。
若按35.73亿元发行价计算,达晨所持有的7.76%股份市值为2.77亿元,相当于已获得346%的账面回报。
达晨董事总经理陈泽在复盘时表示:“禾川科技作为一家国产工控企业,既具备技术‘硬实力’,同时又具备满足复杂客户需求的‘软实力’,是最有潜力成长为高水平的行业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商的工控新锐,这也是当初最打动我们、决定投资禾川的重要原因。”
3、伺服国产化加速,禾川科技将扩产
根据MIR睿工业的数据,2020年我国通用伺服系统市场前十大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达 67.5%,其中外资企业占据6席,合计市场占有率为 45.3%。
国产伺服品牌的替代化进程逐步提速。数据显示,2020年国产伺服市场规模达49.64亿元,同比增长34.40%,整体占比由2018年的22%提升至2020年的30%。
禾川科技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在国产伺服品牌中的地位稳中有升。数据显示,禾川科技2019年在国内伺服市场市占率为2.67%,在国内厂商中位列第二;2020 年在国内伺服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3.0%,保持在国内第二的位置。
市场地位迫使禾川还将继续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据招股书,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546万元、6740万元和8700万元,研发人员316人,占员工总数的22.80%。
禾川科技目前已在伺服领域积累多项发明专利。据招股书,公司共拥有19项发明专利、82项实用新型专利、67项外观设计专利、80项软件著作权、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与此同时,禾川不断加大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为迎合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产能扩张也将占用公司大部分流动资金。2019年,禾川科技投入建设的扩建年产10万台伺服电机控制系统、15万台伺服电机精密加工生产线项目;近日,公司拟投资3000万元,扩建年产30万台伺服电机控制系统以及伺服电机精密加工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9.998亿元,年创税收3650万元。
“二期现在正在扩建,今年可以做到150万台的产能。”王项彬在采访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