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共享单车、分时租车,共享经济去年为何遭遇滑铁卢?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作为共享经济的鼻祖,Airbnb创始人布莱恩o切斯基一定没有想到,他以Airbnb为依托推崇的共享经济于2018年在中国市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共享经济的萧条似乎是在一夜之间降临的,这与从2014年起的顺风顺水发生了明显的反差,即便在已经过去的2017年,它还对外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共享单车行业里,ofo、摩拜单车等接连融资争抢地盘;滴滴、美团的入局使共享租车在继P2P租车后成为新的出行热点;共享充电宝被大规模投放,甚至引来王思聪和聚美CEO陈欧的隔空“对赌”。

我们很难把共享经济的衰退简单归结到一个原因。

市场洗牌、管理失控、烧钱恶性循环、资本逃离,甚至挪用押金填补缺口,这些因素汇聚起来,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刺向还未成熟的共享经济。被验证是伪共享经济的“风口”早早就落下了帷幕,而现在,剩下那些曾被资本热捧的“追风者”也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单车坠落

2018年12月,大概是ofo最难捱的日子。

自中旬起,ofo位于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总部就遭到上门前来讨还押金的用户的围堵,队伍从五楼排到一楼,又从大堂延伸到马路上。

焦急万分的ofo创始人戴威通过一封“内部信”向1000多万用户道出承诺,ofo要“为我们欠着的每一分钱负责,为每一个支持过我们的用户负责。”口头上的承诺并没有全然奏效,ofo还是陷入了挤兑困境。

除去创始人和团队的管理失控,各路资本利益方的复杂博弈,资金缺口成为导致ofo难以为继的直接原因。

来自账面上的紧迫感从年初就开始显现出来。今年1月有媒体曝出,ofo公司账户上的可用资金仅剩下不到6亿人民币,若按照ofo每月4-5亿元的人员工资和运维等支出、以及持续流出的押金计算,ofo手上的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日订单量也降到了1000万单左右。

现在来看,如果ofo能够成功谈到合适的买家或是拿到融资,将会大概率避免这场滑铁卢。然而事实上,包括创始人和阿里、滴滴在内的等投资方的缠斗导致ofo多次错过机会。

与ofo曾经分庭抗礼的摩拜单车的状况也没有那么好。

美团曾在招股书中对摩拜单车的亏损做出描述,截至4月30日,在美团收购摩拜的20多天的时间里,摩拜毛损为人民币4.07亿元,大概平均每天亏损超过1500万元,直接影响美团的的整体盈利状况。

尽管如此,摩拜因为早早将权杖交给了美团,起码在资金上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寒冬来临时才能有幸避免“橙色”消逝。

凭借资本的助推,共享单车的发展曾速度如同搭上火箭一般。

一个可以看到的明显变化是,截至2015年10月底时,ofo投放的单车数量仅2万辆,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迅速攀升至2300万。超过1000倍的数字增长,标记着ofo过往的繁荣。

ofo和摩拜单车像是鲶鱼一样,搅动了整个共享单车市场。疯狂扩张的背后,是投资者们不断输送的融资血液。

腾讯科技联合数可视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仅2016年就有超过2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共存,一年时间里,这些公司的融资总额超过30亿元。用户规模也呈指数级增长,2016年共享单车的用户规模达到了1886万人,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700%。

到了2017年,共享单车死亡名单越来越长,悟空单车、3Vbike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等皆上榜,倒闭的原因几乎相似,资金殆尽、运营不当、拿不到新融资。

现如今,唯有上面这些数字,还记录着共享单车行业曾经的辉煌。

P2P租车覆灭 共享租车亦难掩伤疤

当ofo饱受煎熬时,另一家明星创业公司途哥(TOGO)也遭遇了用户堵上门来要求退还押金的窘困。根据官方数据,途歌注册用户数为300万人,若每位用户押金为1500元,其押金规模或达45亿元。

高企的成本是共享租车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共享租车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在于由于成本控制带来的低价格,和高效率的供需调配。为此,许多共享租车选择新能源车作为它们的主要提供车型。

途哥也曾如此。2015年7月成立的途歌是原AA租车创始人王利峰新的创业项目,他此前接受《深网》采访时曾多次提到成本问题。王利峰认为,新能源非常适合做分时租赁,因为它的运营成本更低。第二点在于,国家在牌照、车辆、价格、补贴方面都会有一定政策倾斜。

市场中的共享租车平台发展轨迹是有迹可循的,许多由P2P租车转型而来。

曾在2014年如火如荼的P2P租车平台,经历两年多的发展依旧没有迎来期盼中的爆发期。在这之中,由于征信体系不健全、车主持观望态度,导致供给车源有限,加之私家车共享在服务上难以做到标准化,都成为阻碍P2P租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到了2016年,一些P2P租车平台纷纷转型,共享租车(即分时租赁)是他们看好的下一个机遇。2016年,宝驾租车更名为“宝驾出行”,同时将公司的主营业务从P2P租车调整为分时租赁共享平台;友友租车也已全面转型为新能源分时租赁公司,并更名“友友用车”。

除了创业公司,出行领域的巨头也不会放弃这个新机会。

去年8月,滴滴出行旗下租车业务在上海测试运营;美团于去年底低调尝试分时租车;随后摩拜单车的首批共享汽车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上线;神州以价格优势推出基于门店的分时租赁服务;初创车企“车和家”与法国分时租赁运营商 Clem达成合作;威马投资了哈罗单车,宣布布局共享汽车和单车市场。

滴滴、美团的入局,加之网约车新政后对汽车租赁行业带来的正面影响,共享租车这种模式走入发展快车道。

然而,共享租车天生注定是个重资产的生意,单靠补贴和流量并不能轻易走通。

在探索新业务方面习惯及时止损的美团率先停掉了这个业务。

今年末,因业务调整需要,美团的分时租赁业务不再在四川郫县提供服务。对于停止试点的原因,美团租车方面称,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在郫县运营测试情况显示,目前的服务形式还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需求,而且短期也难有显著的改善,基于试点情况的评估,不再继续提供服务。也有观点认为,盈利难是美团关闭该项业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靠补贴和流量、以及大规模投放就能获取市场份额的共享单车不同,从运营模式上来看,共享租车属于重资产运营,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才能实现规模化。这个成本高企的生意,想要复制其他行业的玩法,暂时还行不通。麻瓜出行、EZZY沦为倒闭的“先行者”。

顺风车之殇

在出行领域,随着滴滴顺风车平台上发生几起乘客遇害事件,共享经济铸造起来的坚固城墙正逐渐被瓦解。滴滴官方在后续的整改过程中表示,将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

顺风车曾是滴滴等出行平台关于共享经济的梦想承载。然而,当初或许没人想到,这个不以盈利为目的、主打资源共享的出行平台会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制造如此大的风波。

21岁空姐和乐清女孩的悲惨遭遇,向滴滴与公众敲响一记警钟,关于共享经济平台上用户安全的讨论从未如此广泛地受到关注。

围绕用户所营造的线上社交属性和平台审核漏洞,成为上述两起恶性事件的导火索。

顺风车社交功能上线之初,没有人太多关注到那些并不恰当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车主和乘客的信息,部分评价(尤其是对女性的评价)显得十分露骨。

不仅是滴滴,Airbnb的房东在分享房屋时也要提供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号码,电话等常规信息,还要提供社交媒体信息。交易结束后,评价又会二次曝光双方的相关信息。

这些超出交易之外的信息,让隐私成为一种“货币”,甚至对交易双方的人身财产安全埋下隐患。

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行领域的玩家们,哪怕是滴滴这样的巨头公司,也不得不更快和更强硬的打法换取业务扩张和业绩增长。比如在滴滴的整个盘子中,顺风车其实算不上最主要的业务,对于营收的贡献也有限。它的意义在于拓宽使用场景,成为专快车司机的“流量池”。

滴滴顺风车所暴露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CNN对美国的警方报告、联邦法庭记录、县法院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在过去4年里至少有103名Uber司机、18名Lyft司机受到指控,他们涉嫌强暴、强行触摸、绑架,还有其它一些罪行;去年10月,一名在Airbnb上预订了一间墨尔本民宿的顾客,遭到居住在该房的三名男子杀害。

当危害到民众人身安全的问题逐渐显露时,人们对于共享经济模式应该陷入重新思考:究竟所谓的共享经济平台到底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应该承担和明确哪些责任,如何通过互联网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交易双方行为的审核与干预,以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回归本质与理性

无论是早前的O2O行业,还是后来引领风口的共享经济、区块链,都印证着同样的规律,过热的资本往往会引发创业者的盲目跟风,这也能从一定成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睡眠仓、共享按摩椅等各式各样的类目。

当前期的爆发式增长回落后,共享经济中不同运营模式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随之而来的是资本冷静下的“大浪淘沙”。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2018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到57220亿元,同比增长44.6%,其预计2018年市场增速将放缓至31.2%。

当泡沫破灭时,人们终于开始思考,共享经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利用社会闲散资源实现自由组合和效率最大化。

然而在资本的推动下,当下许多模式通过缴纳押金、按时租赁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这与共享经济的本质相差甚远,更像是“租赁商业行为”。

既然是租赁商业行为,就要回归到商业本质,如何实现盈利才是创业者们的最终课题。

对于正处于资本市场低谷的创业者们,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给出了八点意见,并把“融资”放在首位。“从今天开始,把最多时间花在之前接触过,最认可你的投资机构,战略投资人,生态伙伴,个人投资人上。高效融资,认真对待每一个潜在投资方,把每周50%的时间花在融资上。”张颖说。

共享经济大退败只是资本寒冬的一个缩影,低谷可能还远未到来。不幸中的万幸是,资本市场的转冷会更加突出那些真正优秀的模式和公司。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猎云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滴滴顺风车司机滴滴顺风车恢复网约顺风车嘀嗒顺风车滴滴顺风车分时租赁分时租车租车平台租车公司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