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担之王”跌下神坛:市值大降60%,崔维星欲卖德邦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时光倒流至2018年4月,德邦物流股价冲高至每股30.31元,创始人崔维星到达个人财富的顶点,70亿元。

同年同月,崔维星的母校厦大正举办隆重的100周年校庆活动,与他同级的数百名校友悉数返校大聚会。崔维星自掏300万,包下一艘豪华邮轮,请同届师生来了趟厦门到日本宫古岛的邮轮游。他也因此被厦大校友戏称为“厦大首富校友”。

时移势易。如今,德邦股价距离最高值每股30元已经掉至每股12元,回落约60%。“厦大首富校友”黯然神伤。

近期,一份网传截图让德邦被京东并购的消息再度引人注目。消息称,德邦内部已对收购消息进行了官宣,京东将派高层接管德邦董事长崔维星的位置。

2月27日晚间,德邦股份发布公告称,德邦控股正在筹划与股权结构变动相关的重大事项,经申请,公司股票自2022年2月28日起停牌。3月2日和6日,德邦又前后两次公告称将延续停牌。

“零担之王”跌下神坛:市值大降60%,崔维星欲卖德邦

对于收购传闻,截至发稿,德邦方面称一切以公告为准,京东方面暂未回复。

除了“厦大首富校友”,作为深耕物流业25年的老将,崔维星身上曾发生过很多辉煌时刻:带领德邦成为“零担之王”、A股上市成国内零担第一股。但如今,德邦早已跌下神坛。零担第一的位置被安能抢走,快递之梦被顺丰拦截,还传出德邦卖身京东的消息。

有内部人士发朋友圈表示,收购消息是崔维星亲自在早餐会上宣布的,他在这场早餐会上情感异常丰富,最终宣布决定的时候已泪流满面。

也有消息说,这次收购后崔维星选择了彻底退隐江湖。后续也有人贴出了德邦的内部通知,要求各级管理团队近期前往总部,接受京东文化和内部行政管理条例的相应培训。

1970年出生的崔维星,也已到知命之年。去年他还在公开场合谈话,聊到这几年自己像坐了趟过山车,“德邦快递上市的时候我很骄傲,但这几年我觉得自己谦虚了很多”。

如果收购事实确凿,老大隐退,手下的兵被打散编排进另一只队伍,这一幕注定是悲怆的。

丢掉铁饭碗,下海创业成零担之王

发起冒险的挑战,最终获得成功,是崔维星喜欢的感觉。

这种感觉早在他高中时期的某个夏天就尝到过。那时他策划了一场“冒险行动”,带着朋友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7天骑行之旅。从诸城老家出发,穷游济南、泰安。看了趵突泉,还爬了泰山。他和朋友们风餐露宿,睡过火车站,借宿过西瓜棚。他认为,这一路虽辛苦,但却收获了充实和自信。同学们知道后,都投来艳羡的目光。

在厦大上大学期间,他也做过很多尝试:卖包、卖文具、办游泳培训班……“赚了两三百块钱吧,挺多的了,当时一个月生活费也就一百块。” 崔维星回忆道。

毕业后的崔维星,全情投入了一场物流业的“冒险”之旅。

1992年,崔维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广东省中国国际旅行社。由于财务工作颇为枯燥,而做导游的同事们却拥有月薪过万的高收入,这使他内心不安。于是,他索性辞职。

和货运结缘,起于一位广东国际货运公司一位副总,他向崔维星介绍了航空货运的发展前景后,并希冀崔维星能到他们企业开拓货运业务。面对这个刚起步的朝阳市场,为了“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他有了莫大的兴趣。

公司在中山成立“速达货运公司”,崔维星是负责人。公司整体员工只有一个搬运工和一个司机。他的第一单业务赚了8块钱。1996年,公司决定放弃中山业务。但崔维星不甘心放弃自己攒下来的客户,于是决定自己创业,向亲朋好友筹集了10万元资金,其中9万买了量货车,成立了“崔式货运”。

自此,他便一头扎进了货运行业,耕耘了25年。

早年间,崔维星带领的德邦常在行业有创新突破之举,并屡屡成功。

崔氏货运成立不久,崔维星就承包了一年的南航老干空运业务,为减少运输环节能降低成本,提高盈利,他争取到了货物运输的主动权,并创新采用了“底价+几毛”的低价盈利模式,使其迎来了事业的第一春。打出名气后,有客户三更半夜从较远的地方拉来几百斤的货物找他运。而且,同行也开始模仿他的低价盈利策略。

此外,1998年,他还创新想出了“空运合大票”的想法。他将同一个地方的客户的货物集中起来发一个票,到了目的地后,再由目的地的合作代理按照传真清单的要求进行分拨。这种整合方式从航空公司处分离出了较大的盈利空间。半年之后,同行的争相模仿使得白云机场的整个机场货运开始普及合大票。

2000年,崔氏货运更名为“德邦”。取“讲诚信,做一帮有品德的人”为意成立新公司,注册资金300万,专做空运代理业务。后来其走出广州,相继在珠海深圳开辟市场,开始成为集航空货运代理、国内国际快递、铁路行包专列、汽车运输、到达货物提取派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企业。

2001年,德邦在广州白云开始做汽运业务。他们借鉴国外汽车航班的概念,并对之进行延伸,将其定义修改为“像卡车一样的航班”,并在国内率先推出“卡车航班”的运输业务,正好赶上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华南地区货物量迅猛增长的第一个红利,还打造了“空运速度,汽运价格”的强势品牌。

2007年1月1日德邦的汽运收入占比首次超过空运收入,其业务也开始全面向汽运转型,由此奠定了德邦在国内公路零担领域的地位。2006年德邦物流的营业额达到了近5个亿,2007年预计增幅将高达75%。

此后,崔维星的头上渐渐被冠上“零担一哥”的称号。

“零担之王”跌下神坛:市值大降60%,崔维星欲卖德邦

不过当时行业竞争激烈,兼并与外资进攻时有发生,业内大打价格战。崔维星判断,低廉的价格战只能维持短暂的竞争优势。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服务。他选择了以“四通八达的网络和优良的服务”为竞争优势的直营模式。

“把网点开到客户楼下,看他发不发货。”崔维星的这句话一直在内部激励着德邦的行为决策。德邦在布局网络上,不仅北上进东北,东进杀伐长三角,也西进大开发。

在面对西部这块难啃的骨头,崔维星认为:亏得越多,越说明这个地方的竞争壁垒容易建立,别的企业也不愿意来做了。如果我们做好了,我们的壁垒就更完善一点,我们的竞争优势可能会更强一点。

崔维星是业内较早关注到服务品质的人,因此被业内人士认为在改变国内物流业“品质低下,战略缺失”方面颇有建树。

崔维星在早期发起的每一次行业创新,都算是一种冒险,厉害之处在于,他每次都成功了。这也从侧面表明,他对行业的认知,对事情的预判,对整体行动的掌握都较为精准。

走上下坡路:转型大件快递

2018年无疑是德邦最为关键的一年。

这年年初,德邦敲钟上市,成为中国零担物流第一股。崔维星一时风光无两。他曾说,这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从最早上市的圆通到快递之王顺丰,包括申通、韵达,采用的都是“借壳上市”,而中通和百世采用的则是赴美上市。唯独崔维星选择了排队IPO:最正,也最难。

这一年,崔维星还发起了对德邦起决定性命运的一次冒险。

据一位前德邦上海分公司中层向《对话》表示,在上市目标确认后,股东给德邦提出了业绩增长的指标,崔维星对此比较焦虑。他请来了IBM、麦肯锡和安永三家咨询公司来给德邦出谋划策。最终他在373个未来发展方案中优化讨论,决定德邦将向快递公司转型,把原本零担业务与快递相结合,推出大件商品的快递服务。

此后,崔维星在水立方举行的发布会上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他说,曾经的马云用一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激励了无数的电商创业者;今天,德邦快递将不忘初心,“让天下没有难送的快递”。

一直以来,大件快递都有难送的标签。啃这块难啃的骨头,无疑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纵观外部环境,那些比较好送的小件快递已经被电商系这些后起之秀盘踞,已是红海一片。德邦的互联网根基弱,只能结合自身基因从较少人走的路口切入。

崔维星选择的整体打法是,靠零担赚取利润,贴补快递。他的决心巨大,投入巨大人力物力。

发布会上,德邦宣布打算三年累计投入105亿用于快递业务的市场争夺。资金用于构建大件快递的整个运营配送体系,打造大件快递的核心竞争力。

也就是从2018年开始,崔维星每年都会把把每块大半斤重、价值10万的金砖一一发给内部最为优秀的快递小哥。评判标准是,在过去一年里,连续12个月达到五星标准,而五星标准的一项硬性要求是“大件快递送货上楼”。

2018年4月,崔维星给82名快递小哥每人一块价值10万的金砖,总重约56斤,价值820万元。2019年送了234块,2020年送了207块。从2018年到2020年,崔维星三年累计送出了623块金砖,总计价值5230万元。

为了鼓励快递员将大件快递送货上楼,2018年双十一,崔维星身体力行,穿着蓝色工作服,一口气把一台几十斤重的美的洗衣机扛上五楼,送到用户门口。

尽管决心很大,但效果却不如人意。甚至这个决定,直接导致德邦走向下坡路。

财报显示,德邦从2016年开始,同比增速就在不断放缓,从2016年的31.57%,2017年19.7%,2018年为13.75%,2019年12.58%,2020年已经下降到个位数,6.10%。

业绩持续低迷,且难以扭转。2019年财报显示,顺丰快运业务(顺丰快运+顺心捷达)实现收入126.59亿元,高于德邦股份的107.46亿元,领先行业,导致德邦股份失去了“快运一哥”的宝座。在网络强度上,德邦也弱于顺丰,竞争优势不足。后续几年德邦都处于掉队中。

德邦在快递业务量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行业同质化严重,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二是德邦的直营体系、较高的成本与电商件的需求并不非常匹配,错失了电商件需求激增的红利期。

当德邦把精力集中在快递上,重货业务却受到重创。

一方面,德邦以商贸及制造业为主的高端中小客户群体,在产业升级中正进行优胜劣汰,受众变小;这些中小企业在做大之后,多数都会自建物流,德邦物流难免客户流失。另一方面,顺丰、京东、三通一达通过电商业务,已经渐渐从快递业务进军到快运业务,分走了行业蛋糕。

崔维星的一体两面:谨慎与保守

总的来说,这艘有些斑驳的巨轮要想转身,为时已晚。

曾经的德邦成员这样描述崔维星:“老崔是个性情中人,他有时候责任感特别强,所以做很多事情都非常谨慎,没有80%以上的把握不动手。问题是做企业很多时候决策要大胆,执行要谨慎。结果老崔反过来的决策方式就让德邦犹犹豫豫,很多决策推出的时间也晚了。”

此前,德邦在开始进军快递时就表现出了他谨慎。

早在2011年就不断有咨询公司建议德邦做快递,但面对别人的建议,“求稳”的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甚至担心“做死了怎么办”。

崔维星曾回忆,从接到IBM和麦肯锡的建议,还没真正上线快递业务,只是搭框架、搞营销就已经动辄投入5000万。最终,德邦在2013年才尝试布局快递,摸着石头过河。

崔维星的“谨慎”也可以追溯到他报考大学填写志愿时。高考完后,他虽然觉得自己能考高分,但上清北还是有难度,为了稳当,他选择了在山东录取分数比较一般的厦门大学会计系。高考分数公布后,崔维星的成绩高居全校第二,比他低的同学却上了北大。

崔维星一直推崇“小步慢跑,再蓄势冲刺”的策略。他喜欢跑步,尤其擅长长跑。大一时,他报名参加了5000米比赛获得了全校第一名。一直到现在,崔维星依旧喜欢长跑。至于原因,他曾解释过:“因为长跑赢的机会最大。”

德邦成立25周年之际,他还在内部发起过一次长跑活动,试图向全员传达其理念:练出内功、好好规划、看向长远、跑出自己的节奏。他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短期行为,这能理解,但希望大家还是要有长远目标,不要只图一时爽快或者一两年的风光。”

不过,这样的“稳”在一些关键时刻却变成了某种保守。

一位在物流业从业20多年的老兵曾表示,德邦今天变成这个样子,是崔维星瞻前顾后的谨慎导致的。“老崔是个很谨慎的人,刚上市他也不想让业绩有太大波动,选择保留零担业务的主线,在那个时候看是必须的,他的态度很谨慎,并不想一开始就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到快递上”。

崔维星的谨慎,在资本的助推和激烈的行业价格战中,已经跟不上步伐了。“小步慢跑,再蓄势冲刺”的策略已经不符合这个“以快制胜”的时代。

快递行业更是如此。快递比拼的就是效率和成本,当前,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快递企业的服务效率,是全行业面临的问题。对于这位70后老派的创业者而言,上述问题更是迫在眉睫。

实际上,德邦在近来科技方面的投入不小。德邦每年在数字化方面的投入超过5亿,占营收的两个百分点。

德邦于2017年就启动了数字化指挥中心,还同步加快智慧化升级,通过服务器、存储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简化了30%的业务运维工作量;同时,基于AR技术,德邦快递专门研发并实装了智能扫描项目,直接节省流水线上97%的人工重复操作。德邦快递扬州分拨中心配置250个机器人,每小时分拣10000个包裹。2018年,德邦的科技团队已有一千多位IT人员。

他说:“如今处在高竞争行业内,无论是投入、改进还是高科技研发、人才团队构建等方面都应该跟更为优秀的公司学习。比如向华为学习管理,学习理念。”

此外,他不断在公司内部强调,需要破除一切影响改变的阻力,不换思想就换人。2022年的新春内部信里,崔维星还一再强调要积极面对行业的挑战。

尽管德邦加速转身,但依旧无法超越对手。

2021年中报显示,德邦该期营收同比增长28.16%,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5.84万元,同比下降89.88%,扣非后净利润-1.6亿元,下降366.6%。

最近发布的业绩预告也显示,德邦股份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相比,预计减少3.78亿至4.91亿元,同比减少67%至87%。

快递业务发展受阻的同时,德邦的零担市场王冠也被夺走。运联智库调研的数据显示,2020年安能物流以1025万吨的零担货量成为行业榜首。

“过去在零担市场一眼望去没有对手,现在在快递行业中望去,全是对手。”崔维星坦言,快递市场里永远不缺竞争与挑战,即使是德邦刚刚开拓出来的大件快递,在目前也呈现出各家跑马圈地的态势。除了顺丰开辟专门的重货快运外,“三通一达”也开始强势布局大件重包裹业务,而像海尔日日顺、优速等企业也已开展类似业务。

为缓解增长困境,德邦开始寻找外力。2020年5月24日,德邦股份通过定增的方式融资,韵达股份以6.14亿元认购,并获得德邦第二大股东的地位。此次战略合作,可以加强双方在电商快递、大件快递和快运层面的合作。

2021年,年轻的对手京东物流上市,截至2022年3月7日,其市值达1503亿,而德邦市值仅有130亿,还不到前者的十分之一。

有人拿着这悬殊的市值问崔维星,他表示:“人家是人家的,我是我的,我先把我的事干好,焦虑没用。现在的快递物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德邦快递怎么样能从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能在生存的基础上活得稍微好一点,是挺有挑战的一件事,也是我一直下功夫去做的事。”

他说:“德邦快递这几年变化还挺多的,先是上市,上市之后的刚开始还不错,2019年股价又下去了,2020年在疫情之下略有起色。这三年,德邦快递算是坐了一趟过山车的。”

不过,崔维星可以预判的终局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内最后只会剩下几家快递公司,如果不能留到最后,出局是必然的。

今年年初,业内传出京东将对德邦进行收购的消息,德邦官方否认了。不过,2 月 28 日、3 月 2 日,3月6日,德邦快递连发三则停牌公告,称控股股东筹划重大股权变动事项。市场同期再传京东物流完成对德邦的收购。当事方德邦没有像年初那样迅速否认。

对德邦来说,此时卖身京东不得不说是一种“谨慎”的选择。在没有弹尽粮绝的时候被收购,是维护德邦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方式。如果按照现在的股价和其持股的比例,退出德邦之后,由崔维星控股的德邦快递大股东最高可套现60亿元。此外,与京东合作,或许还能将他的物流梦继续下去。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叹惋:倘若德邦不选择转投快递赛道,而是好好扎根于零担市场,即便不能保持市场第一的地位,也不会落得如今的下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