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负面舆论,重获公众信任,科技从业者的当务之急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今年早些时候,Your Life in Silicon Valley播客的主持人Sunil Rajaraman在社交媒体上询问他的粉丝,有什么问题想询问即将到来的嘉宾——一位经常报道Uber的记者。

一位Uber的员工建议道:“你可以问问他,‘为了赚钱和升职,你在报道中一直对我们的公司胡说八道,感觉如何?’”

与此同时,在门罗帕克,一位Facebook的员工参加了一次线下会议,公司的一位高管被询问如何看待最近新闻舆论带来的巨大压力。

这位副总裁回答:“这太不公平了,这些媒体对我们步步紧逼。”

我们这些在科技行业工作的人都是受害者!人们对我们的误解太深!为什么这些媒体整天只会报道我们的过错,却不看看我们曾经做出的贡献?

是的,这些“旁观者”(包括媒体、政策制定者以及Twitter上的键盘侠们)经常会误解科技工作者。在大多数对科技行业的叙述中,科技工作者都是一群没有同情心的冷血程序员,他们只会想方设法从用户那里榨取每一个字节的数据。为了公司的发展,他们不惜抛弃道德和良心。

当媒体将目光放在某家公司身上时,它犯下的任何一个错误都会被放大,新闻行业可没有疑罪从无的原则——两年前的Uber和现在的Facebook都是典型的例子。人们对这家公司的印象一旦变差,它的某些正常举动(比如将某个广告或视频下架,或某位记者的一次Uber搭车比较糟糕)也可能会被贴上坏的标签。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些科技工作者所做的工作没有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取得的科技成果的确值得称赞,但要知道不是每一次尝试都能带来更大的价值,未必能帮助公司实现愿景,甚至可能会带来负面效果。

当科技行业受到批评时,科技工作者们更倾向于点击右上角的叉叉,眼不见心不烦。例如,有人攻击Facebook的内容调整会威胁到该平台所受的所有法律保护,换成Twitter、YouTube、Reddit或者任何一家社交公司,大家都会选择保持沉默。我们不会对批评者们说“你们能不能给点更精确的建议,告诉我们具体哪里做错了”,只会反过来把他们当作新时代的勒德分子,这些人只想让我们把所有社交应用上不好或不需要的言论全删掉。当然如果真要这么做,Facebook这样的公司估计要雇佣几百万员工每天忙着删内容。我们都是直接选择不信任这些批评者,却不愿意承认他们的观点大体上是正确的(尽管他们提出来的大部分解决方法都很蠢,上述人为删内容就是个例子)。

马赛诸萨州民主党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就给出监管大型科技公司的提议。这些提议包括“废除不利于竞争的企业并购”、“禁止科技平台霸占自己的专利市场”等,当她提出这些建议时,科技行业的工作者们纷纷反击,发推说沃伦根本不懂科技。可是她在大致的方向上并没有错,我们应该这样看待她的提议——这个观点虽然不够正确,但很理智,它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上讨论了“如何控制科技巨头的无休止扩张”。

由于现实是:大多数美国人并不信任科技公司,有人甚至巴不得科技巨头早日倒闭。但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不去改变他们的看法,而是从一开始就拒绝与他们交流,让几个小小的错误引导整个舆论,毁掉人们对我们的印象。

现在,我们不可能认为科技行业在将来不会犯任何错误,也不能随便攻击每一个批评者,拒绝外来的建议。有人认为管理科技巨头的最好办法会诞生在硅谷,这里的工作者明白这些解决方法可能有哪些副作用。最有可能是某家早期阶段的创企提出的,而非名声不好的巨头。同样地,没有人会比整天研究相关政策的工作者们更了解内容审核的困难性,也不应该等到公司被拖进舆论漩涡后,才去留意外界的批评。

个人而言,我非常欢迎监管机构去创建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平台。这可能要等到某些公司取得突破,或收购监管制度发生变化后。

之前有人认为Facebook应该拆分成Facebook、WhatsApp和Instagram三个部分,但Facebook在回应中称,这会降低公司整合资源、寻找攻击性言论的能力。这种说法的核心并没有错,资源共享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更好办法。但能否更进一步: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种联合整个行业的方法,解决某些大多数公司都头疼的问题。之前许多公司就曾联合应对儿童色情图片和视频的问题。

无视外界的言论不会改善我们的行业。如果我们不想要负面舆论加身,就应该主动交流、做出改变,共同打造我们的未来。

随意打赏

公众信任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