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高手上市破发,华兴资本的金融帝国能否实现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9月27日上午,有着“独角兽猎人”之称的华兴资本,正式登录港交所,从幕后走向了资本台前。

然而,这位投行界的龙头企业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收盘报24.7港元,跌幅22.33%。港股今年一向表现惨淡,这样的成绩,对华兴来说,或许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华兴资本分别实现经调整净利润1.43亿美元、1.44亿美元和2.12亿美元。

从收入来看,交易及顾问费是大头,然而也在近三年呈下降态势,这与新经济领域创投环境低迷有关。其中,华兴资本投资银行业务线的收入从2015年的1.12亿美元降至9886万美元,是一个佐证。

从成本结构看,薪酬及福利开支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15-2017年,华兴资本的薪酬及福利开支分别为4357万美元、6473万美元和1.01亿美元美元,分别占期间总收入的36.3%、48.5%和72.7%。其中,2017年华兴员工人均收入达120万元,七成以上营收拿来发工资。

原因很清晰,华兴资本的雇员数目增至三倍以上,通过招兵买马来建立对早期创业公司的扶持,提升股票研究能力、销售和交易能力。不过目前,华兴在人力方面的投效尚未显现。

华兴资本控股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包凡在上市仪式后表示,现在市场仍有相当大的波动,短期的股价不重要,对于公司而言最要做好业绩,长期一定会在股价上得到体现。

华兴资本成立于2004年,起初仅开展FA业务,主要负责私募股权融资和并购顾问;后来,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并购融资热潮,为了更好地分享互联网的红利,华兴资本于2013年募集成立私募股权基金,做起了资本方;2016年,早期项目陆续开始IPO,华兴资本抓住时机成立华菁证券,涉足证券业务,从一级市场跨入了二级市场。

从一个只有2人的小团队,到成为中国的领先的投行机构。这一路,华兴资本紧跟中国互联网的浪潮和资本市场发展轨迹,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一个侧影。

互联网风云初起,起家FA

21世纪初,中国互联网风起云涌,对中国互联网新贵们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2000年开年首日,李彦宏刚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新浪的王志东、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被称为“知识英雄”。很快,在没有任何盈利模式的情况下,他们接连敲开了纳斯达克的门。

人们惊诧地看着王志东从中关村的小倒爷,成为了纳斯达克的闪耀明星;张朝阳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丁磊走出广州7平方米的格子间登上《福布斯》,一跃成为中国的首富;百度也在备受期待中于2005年登录纳斯达克,还顺带打造了8个亿万富翁。

2003年起,互联网应用多元化局面初现,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视频网站、社交娱乐,新的领域诞生了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中国也从舞台边缘走向了舞台中央,从被诟病的“不务正业”到今天成为万众创业追捧的对象。

然而,随着国内新兴科技公司对资本的渴求与日俱增,创业者和风险投资机构、私募基金之间的连接却是一片空白。

2004年,包凡在北京汇集了国内新兴互联网科技的创业者,创立了华兴资本,为早期创业项目提供融资服务。此时华兴还只是一个只有2个人的小团队,但很快就吸引了包凡在瑞士信贷的前同事谢屹璟(Kevin Xie)和其他的初创伙伴。他们一起帮助国内的科技企业从投资人那里筹集资金,并由此建立起创投圈深厚的人脉网络。

以财务顾问业务起家的华兴资本,很快奠定了其在资本市场的江湖地位。招股书显示,2013-2017年间,按为新经济提供顾问服务的交易额计算,华兴资本排名第一。2017年财务顾问业务实现收入8585万美元,占投资银行业务线的86.84%。

14年过去了,如今华兴的业务范围早已突破了原有的精品投行的范畴,不再是一家小机构,而是成为了一家为约700宗交易提供顾问服务、交易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投资业务资产管理规模约41亿美元的金融机构。

新经济并购潮涌,介入投资管理

随着互联网第一波浪潮的退去,第二波浪潮也紧跟着袭来了。O2O、垂直电商、移动游戏……新的互联网机遇出现。百度、阿里巴巴、盛大、奇虎360等互联网企业也先后加入这一战局。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互联网领域呈现新的繁荣。2013年淘宝双十一销售额突破350亿元,2014年滴滴快的斥巨资红包争抢用户,2015年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新的经济形态开始呈现繁荣和分化格局。

“如果不骑在新世界的背上,就会被新世界踩在脚下”,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这样描述当时所处的时代。

2013年,眺望新世界的华兴资本开始介入投资管理业务,专注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管理及投资。

这一年,发生了滴滴快的、美团点评、58赶集、携程去哪儿四大并购案,华兴参与了前三大合并案,成为了这场并购风暴中的大赢家,彻底奠定了自己在新经济并购领域的地位。

截止2018年3月31日,华兴资本私募股权业务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1亿美元,其中,认缴承诺总额31亿美元,已投资金额19亿美元,共投资约90家公司。

从资产管理规模上看,截止2017年末,华兴资本在投资新经济的私募股权基金中排名前10,江湖地位弱于其FA领域。

争夺A股市场,成立华菁证券

资本市场的变化总是来得迅疾而猛烈,2015年,包凡再次敏锐地意识到:新经济企业或早或晚,一定会回归中国资本市场。华兴资本对A股牌照的争取也始于这一年。

一次闭门分享会中,华菁证券内部人士道出了华兴当时的急迫:“奇虎360、陌陌等企业都是我们作为顾问帮助它从美国退市,但比如360从美国退市之后立马要去A股上市,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A股牌照。从客户的角度来讲,他也很遗憾,因为华兴从奇虎360的B轮融资开始就一直在陪伴它,帮助它在美国融资、上市,但到最后一段,它要回归A股的时候,反倒因为牌照的事,我们接不上力。”

不仅如此,早在2010年,包凡就嗅到了这股危机。2010年是中国公司在全球IPO活跃的一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规模高达1053.54亿美元。然而这些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绝大多数是由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国外的巨头充当证券承销商。

这件“披着洋外衣”的风光上市看似很美,却经不起利益的撕扯。2010年12月8日,当当网在纽交所上市,当日收盘价为29.91美元,较发行价16美元上涨87%。李国庆认为投行故意压低当当网的定价,和摩根士丹利的员工在微博上对骂了一个月。

这一次,包凡再一次展示出他组织团队打大仗的气魄和能力。

历经层层阻碍,华兴资本于2016年4月获证监会批准,设立华菁证券有限公司,获得A股牌照。2016年10月华菁证券开业,可提供证券承销、证券经纪、研究及资产管理服务,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华菁证券的成立是华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这意味着作为一个立足于中国的投行,华菁证券真正进入了自己的母市场。

此时,华兴已经集齐了美股、港股、A股三大牌照,开始可以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换句话说,从早期私募融资到三地IPO上市,客户的需求都能在华兴的不同产品间得到满足。

然而,证券承销和经纪业务一直是券商的核心领地,强手如云,新人“华菁”的前路并不好走。数据显示,2017年华菁证券实现收入1220万美元,在营收中占比不足10%。华菁证券在2016年8月成立后持续亏损,从2016年、2017年到2018年3月31日止的第一季度,分别亏损1610万美元、2900万美元及2800万美元。

江湖气息“包老大”

“包老大”,是包凡在华兴内部的称呼,他不喜欢同事称他“包总”或“老板”。

说他江湖气息,是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说,包凡和中国互联网的许多早期创业者是同一类人,是好斗、不服从权威,不愿意循规蹈矩的叛逆分子,他们一心只想创建自己的“江湖规矩”。

周鸿祎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界的“斗士”,在他的童年和所处的互联网世界中,他是那种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的人。而包凡从小就听爷爷讲旧上海十里洋场的帮派规矩,为了打架不吃亏甚至学过拳击。这样的两个人,在中国互联网圈子里能相互嗅到气味太正常了。

包凡很欣赏刘强东,“老刘是个很江湖的人,我也是个很江湖的人,我们都很讲义气。但对你性格再认可,做不出事,大家一起喝酒、玩儿就得了,不用做买卖了。我最欣赏他的是,说过的事基本都能做到。刚开始也觉得他不靠谱儿,这玩意能做成吗?但每次他都说到做到,还超过不少。”

“华兴和美团真是好朋友,连提交上市表格都是在一起,同一时间完成,也希望更多的优质企业和我们组团前行,携手共进,互赢互利。”6月25日,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妻子在朋友圈感慨道。

在包凡看来,华兴虽然是在做项目、做交易,但他们自己积累的是朋友,是人脉。华兴不希望只是做一锤子买卖,而是希望在一起还能干点什么其他的事儿,有时再多的钱放在包凡眼前,这个人交不成朋友,他宁愿不做。

类似这样的做事规则,使得外界为华兴贴上了“江湖气”的标签,但在包凡看来,所谓的江湖气更多的是原则和信任。

包凡认为,不只是投资机构,所有新经济企业创业者,更应该明白靠圈钱为商业模式的年代过去了,去虚存实,回归本源,把技术创新放在第一位,未来每个跑道才可能产生千亿级的龙头企业。

投资是个江湖,对于新经济投行霸主华兴资本来说,一级市场的江湖地位似乎很难撼动。但二级市场向来险恶,股价只凭实力说话,这位江湖“狠手”不知会给股民一个怎样的交代。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猎云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爱奇艺上市破发华兴资本ipo华兴资本招股书华兴资本上市华兴资本包凡首日上市破发小米上市破发港股上市破发华兴资本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