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出身,80后创业者田间创业七年:不断打碎、重塑自己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创办麦飞科技之前,宫华泽在中科院从事了近12年的研究员工作。时间线再往前推,自大学起,他便与遥感技术结缘,一直到博士毕业。

拥有二十余年的技术储备,麦飞科技成立之时,创始团队思考的便是如何将科研级别的技术能力,变得更加产品化、体系化,并容易被市场接受。

众所周知,农业周期漫长,技术应用验证慢,需要创业者有足够的耐心。“你积累的每一个教训,背后需要趟很多‘坑’。”宫华泽如此说道。走过七年之痒的麦飞科技,一路摸着石头过河。

2020年,麦飞科技进行了多项转型,宫华泽也设定了一个新目标:“2025年,希望平台上沉淀的土地数据规模达到1亿亩。”

给800万亩农田做“CT扫描”

在介绍麦飞科技业务之前,宫华泽先谈及自己对农业的一个观点——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之下,农业升级的核心价值不在于人或技术,而是土地价值。

土地的平整与否、集约程度,决定着机械化应用比例。标准化生产程度越高,越能提升土地生产效率,降低农户生产成本。也因此,先进的管理方式或技术手段所要做的是,去发掘出土地的最大价值。

麦飞科技成立于2016年,团队利用遥感技术,辅助农业生产,包括帮助农户精准施肥打药、农田病虫害探测防治、产量预测等软硬件一体化技术。

细分来看,麦飞科技包括科技、农业和数据三部分业务。其中,科技是面向B端的业务,如同其他同类型农业科技型公司一般,利用农业遥感技术,通过监测土壤性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面向种粮大户、合作社、农场、粮食品牌商等,售卖一套技术解决方案。

麦飞科技的特色是面状数据采集和分析。过往,大部分农户习惯凭传统经验施药,麦飞科技通过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农田病虫害的实时精准探测,农药喷洒的精准控制,极大改善了农药过量喷洒问题。

“相当于是对农田做了一次CT扫描,形成一张农田热力图谱,告诉农户不同农田位置生产参数的好与坏,例如病虫害的分布位置和分布轻重程度。如果农户想追加施肥,根据农作物的长势差异和茎叶含氮量的指标高低,在农田不同位置进行差异化施肥方案。”宫华泽介绍,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帮农户优化种植成本、生成利润。

农业科技公司一个突出问题是面向的客户付费能力弱,因此直接面向C端的农业服务业务,国内科技型公司涉及较小。

麦飞科技在屡次碰壁之后,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从利用遥感技术形成农田病虫害分布图,到形成解决方案,再到施肥,为农户做病虫害防治一条龙服务。

“想让农民为技术买单很困难,但我先给你干出个样儿,通过精准的喷洒农药方案,农户可以节省一半农药使用量。农户在病虫害防治这一块他就有预算的。”宫华泽认为,改变土地经营者的固有思维,让他们接受新的管理和技术改造,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通过农业服务。

数据板块则是依托于农业与科技板块产生的数据,对农业大数据变现的业务进行探索。当前麦飞科技数据板块主要面向的客户群体包括农村金融保险机构等,这些机构需要对农村风控信贷的评估,因此对数据有比较强烈的需求。

目前,麦飞科技以湖北、辽宁、江苏、安徽为中心的精准科学施药,每年服务面积超过800万亩农田。

一路摸着石头过河

自成立之初,麦飞科技备受资本青睐,背后站着BV百度风投、峰瑞资本、中科创星等知名投资机构。

七年以来,麦飞科技可谓是一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怀揣着用遥感技术改变农业的一腔热情,但麦飞科技创始团队成员都并没有跟农业有过直接接触,这需要经过一个从“理想走向现实”的过程。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心态转换,在与农民的沟通中,你要用更接地气的语言,宫华泽说,不能让技术是“高高在上”的姿态,真正应用到农业的技术应该具有普适性、大众化。

“创业过程中,要把原来的心态、愿景,全部打碎。经过多轮的打碎、重塑,以一个比较务实的心态去做。”宫华泽认为,农业技术的核心就是必须帮助农民降本增效的目的。

目前,麦飞科技主要积累起三大核心技术,一是近地空视觉/光谱耦合,结合农作物参数遥感反演模型,在冠层及植株尺度内精准监测农田作物长势及病虫害信息,实时生成作物长势及病虫害多维农情监测图。

这些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具备长时间序列分析能力,掌握作物生长动态变化规律,为精准科学的农田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是人工智能聚索,麦视(McVision)监测机采集数据,形成高光谱数据库、辅助农田信息数据库组成的农情AI数据云;基于遗传算法建立作物健康病例体系;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得到农情信息及遥感技术耦合模型,实现对监测机数据自动化科学诊断,实时出具作物长势及病虫害多维度监测信息。

三是病理药理建模。基于多维农情监测图、农田/气象/土壤数据及作物病理药理模型,结合区域性用药习惯与渠道商筛选,精准确定植保所需的农药种类及使用量;作物病理药理模型严格遵守农学试验规范,每一种模型均严格设置标准对照组,对农药作用的本地化效果进行科学检验。

对麦飞科技而言,也需要考虑盈利问题,因此必须算出非常好的单体利润模型,然后进行复制。

宫华泽坦言,初期创业时候也有过一些浮躁的心态,很多业务规划是面向投资人,希望能够融来的钱越来越多,不免走入一些误区。“创业者必须要明确的是,跟行业的特点和核心价值保持一致。如果是目标太虚,后续发展中会衍生出很多问题。”

此外,适应农业的周期逻辑,保持长期的心态,互联网的“烧钱换增长”模式并不适合农业,农业的周期和回报率慢,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其次是业务调整。2020年开始,在疫情之下,麦飞科技进行一系列调整,重心从农业服务转向科技业务。麦飞科技农业服务按亩收费,虽然很容易规模化,但毛利较低。因为涉及到对农田实地实施方案过程,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会加大成本投入,利润不稳定。

麦飞科技对农业服务的经营模式也进行了一定调整,由自营转向加盟模式。随着服务面积增加,各个省份的主要农业客户、环境气候和植保政策多有不同,导致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因此,麦飞科技目前依托本地加盟商的商务关系拓展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目前加盟商达300家。

至此,麦飞科技形成“科技为主、农业为辅”的业务比例规划,数据业务则是慢慢培育状态。不过,宫华泽认为,数据面向的客户群体利润率较高,当数据沉淀到一定程度,将成为麦飞的第二增长曲线。也因此,麦飞科技未来希望寻求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达成合作。

VC集体“下乡”,农业又站在风口之上

眼下,VC再次开启“下乡潮”。IT 桔子数据显示,2019-2021 年中国农业领域共发生 489 起投资事件,对应投资规模分别为 302.6 亿元、324.7 亿元、364 亿元,投资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

一方面,随着新消费、TMT、工业、互联网等赛道热度渐退,农业成为部分投资机构转向的新赛道。无论从政策角度,还是产业特点,农业拥有更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相比其他产业,农业技术普及度较低,随着技术发展的成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在农业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业赛道持续升温。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部署。

宫华泽认为,农业的每一个发展周期一般长达十年或十几年,十四五期间,是建国以来,农业科技手段应用得最广,并且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高时期。麦飞科技希望抓住这样一个历史性行业的红利期。

他认为,农业革命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育种、机械化、数字化和绿色革命。现在正处于机械化革命的后半段,数字革命的前阶段。

此外,中国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出现,他们对科技接受程度更高,加之土地流转加速,小块农田连成片,智能化、机械化在农业的不同环节中,潜力巨大,也诞生了众多利用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提供栽培、植保方案和服务的公司。

对于农业未来发展,他认为,未来呈现两大趋势,一个是土地集约程度提升,人均管理面积会越来越大,数字化、信息化会成为主要管理方式,加速农业从种植到售卖的效率,未来或会形成按需生产的农业订单。

二是,消费端的饮食习惯变化和种植端之间的数据会更加匹配,例如农户的一万亩地,每年如何进行不同比例的差异化种植。

“届时,第一产业变成一个确实性收益的行业,农业技术应用的示范点会达到空前高潮,农户不再是‘看天吃饭’,而是在大数据指导下决定明年生产哪种农作物。”宫华泽说。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