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刷单改头换面,如今又在新电商平台诈尸
“10个店铺9个刷,还有一个做批发”,这是流传在电商店主圈里的黑话。
所谓刷单——就是商家通过刷单机构,用虚假发货收货的方式,提升商家的销量和口碑。说白的,刷单的目的是通过“机器人”一样的好评,让纠结不定的消费者选择下单。
在2012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网店刷单的内幕:花1000块钱就能刷出一个淘宝电批的“冠”;在大众点评平台上,一个虚假的店铺花6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带图片的好评。
除了淘宝和大众点评,美丽说等电扇平台都因刷单而被315晚会点名。对此,各大电商平台对刷单、虚假发货的行为出台了严厉的惩罚规定。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新型电商的出现,刷好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甚至改头换面继续欺骗消费者,如新氧平台的虚假日记、小红书曾存在的虚假“种草”。
被315点名之后的几年里,即便监管部门严令禁止,刷单还是成为了消费者“见怪不怪”的常态。
刷好评屡禁不止,刷单平台狡兔三窟
近十年是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十年。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零售从业者开始将目光放在了线上消费领域,要让一个店铺实现“从0到1”销量逐渐有起色,放肆无度的人为刷单一度成为线上电商的常态。
在淘宝在成立之初,侵权、伪劣商品曾是其挥之不去的阴影。在赴美上市后,淘宝曾经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列入“臭名昭著市场”名单;后经改进、重获认可,才将其从上述名单中移除。
当淘宝逐渐摆脱假货的标签之后,自淘宝成立起就存在的刷单行为却迟迟没有得到解决。
在2016年被央视315点名之后,淘宝发布公告称,会继续坚决打击刷单的现象,发现单品宝贝刷一笔虚假交易单品屏蔽搜索一星期, 2笔直接删除宝贝,3笔直接屏蔽店铺,超过5笔情节特别严重,予以关闭店铺处置。
店铺的真实评价代表了店铺的信誉,也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在网购下单的最后一个环节,总会在评论区看一眼商品评价,评价少代表交易量小,差评则会直接影响消费者最终要不要下单。
在利益的驱使下,商家的刷单行为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销量和好评是能否被推荐的重要标准。此举对于商家来说一本万利。
但是,对消费者和其他规范经营的店主来说,刷单行为会造成平台虚假交易泛滥,同时踏实做口碑的淘宝店反而会遭遇“劣币驱逐良币”。
如淘宝、京东等平台型电商由于管理难度大,最容易出现刷单行为。
商家只需要在开始阶段进行刷单,之后销售便可走入正轨。因此,即使是刷单屡次经过媒体曝光,发展势头却依然难以遏制。
刷单背后的利益诱惑也让电商企业内部的人员参与帮助商家进行刷单。如2015京东曾曝出了员工涉嫌帮助商户刷单来赚取点数。此后,京东发布了“反作弊系统”,将检测到的刷单数据交给京东一个团队处理,作为处罚违规商家的依据。
一位电商从业者告诉凤凰网科技,“没有一个平台不刷单”,平台监管技术和规则不管更新,但是商家总能见缝插针,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一位从事刷单的兼职人员告诉凤凰网科技,近几年随着平台“反作弊技术”的推进,刷单的形式也在与时俱进,“以前可以通过虚假购买,一次性好评,但现在需要换账号、电脑、时间进行购买。”
“一单(可以赚)3-5元不等”,她说道:“客单价越高,佣金越多。手机等数码电子产品则有30-50元的收益。”同时为了保证不被平台监测到,刷单机构会要求刷单客手打输入、浏览多个店铺后最终下单。
刷手账号的信用等级越高,佣金也就越高。
改头换面之后,虚假日记、笔记继续猖獗
2019年1月1日施行的《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刷好评”和删除消费者的评价。7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拟将网店刷好评、删差评等36种情形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在层层监控之下,网店简单粗暴的“代发空包刷好评”已经摇身变为“模拟真实消费者”的选购操作,以此来巧妙躲过平台和监管部门的审查,在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上,“互刷”、“假聊”的行为仍然大范围存在。
除了电商平台的刷评价、刷单行为伤害消费者权益,线上教育、二手车教育、医美平台都存在“刷单”、刷好评的问题。
在医美领域,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App在2019年曾爆出了虚假日记、擅自删除消费者评价的新闻。据北京时间报道,目前在该平台上仍存在大量的“医美托管”商户。所谓“医美托管”,包含医生包装、项目包装、文案撰写、案例更新等。
一位医美运营人员曾这样告诉媒体:“根据项目不同,建议准备几万元预算去刷单,并写短评,让口碑和热度上去,从而把排名推上去。”
除了医美,备受追捧的线上教育公司也存在刷单造假的行为。据《华夏时报》报道,上个月,做空机构Grizzly 发布了关于跟谁学的做空报告,指控跟谁学刷单、做假账。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黄文伟表示,刷单、虚假笔记等行为均属于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知情权。一个好的消费生态应该讲诚信,刷单行为显然破坏诚信,提升了整个社会交易成本。
尽管315屡次曝光,但是,刷好评、造假已经构成一条规模化、公司化的产业链,面对打击形成了一系列规避手法。这种行为不但伤害了消费者,也让平台深受其苦。
由于在商家端给予补助,拼多多也存在着大量的刷单机构,他们操纵大量虚假账号购买商户商品,帮助商家刷单的同时骗取拼多多的补贴并完成套现。拼多多真金白银的补贴,也落入了刷单客的口袋。
作为消费者,只能多加比较和甄别,遇到刷单情况应及时投诉,共同净化消费环境。而如何让商家合理竞争、避免用假评论混淆视听,电商、生活服务平台仍需要加强监管和自查。
参考文献:
评论:阿里巴巴正面临多重危机?
刷单、竞价排名……新氧成了“医美版百度”?
推广:猎云银企贷,专注企业债权融资服务。比银行更懂你,比你更懂银行,详情咨询微信: zhangbiner870616 ,目前仅开通京津冀地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