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谷朱波:投资人都是“墙头草” ,技术创新明年春天走出空窗期
“我一直说,投资人最大的调性就是随风转、墙头草,哪里热就往哪里跑。这是绝大部分投资人的思维逻辑,叫做迎风口。”朱波如是评价中国的投资行业。
朱波于2012年创立创新谷孵化器,当时以孵化器为主辅以少量的投资。2014年5月,朱波开始以基金的形式做天使投资。进入2015年,朱波进一步打造了追梦者基金,作为一个与创新谷平行的品牌独立发展。到今天,创新谷以及追梦者基金已经投资孵化了超过300个创业公司,成为国内最活跃的天使投资机构之一。在创新谷快速成长的这四年间,中国的创投行业风向已经变了数回,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被这变幻莫测的“风口”绕的晕头转向。“去年上半年有人打出唯O2O不投的口号,今年再这样说别人就要说他傻了。”
朱波对这样的状况感到理解和无奈,“我们也要跟着风口转,因为偏要对着风走的话,可能就被风吹倒了。”
而眼下又处在一次风向转换的当口。这一次,用朱波的话来说,是中国乃至全球的创投行业一个新的起点。与过去的无奈不同,朱波对这一次的转换却充满了期待。因为这次是从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的演进,在朱波看来,这是具备强大技术背景的投资人脱颖而出的机会。
支持90后创业,相信“江山代有人才出”
其实在实际上,在创新谷创立四年来,朱波在对90后创业者的投资上收获颇丰。到目前为止,创新谷有20%的所投项目创始人是90后。朱波投资的所有项目中回报最高的礼物说(300倍的回报)创始人温城辉、次元仓其创始人钱勇都为90后。至于更广为大家所知的“90后霸道总裁”余佳文所创立的超级课程表,目前发展状况良好,为创新谷带来了超过30倍的投资回报。
朱波表示:“我是坚决支持18岁到25岁的年轻人创业的。在任何时代,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最具逆反心理,同时也是最具有颠覆性思维。他们不可能跟别人比拼行业资源和经验,所以只能面向未来,创造新的东西。美国的苹果、微软、谷歌、Facebook,所有这些数得出来的大公司的创始人,都是在20岁左右出来创业。你无法想象一个40岁以上、50岁左右的人去颠覆世界。”
当然,朱波也并不否认目前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创业存在严重同质化现象,但朱波认为这并不完全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而是学校等各种外部环境在引导上出了问题。同时,朱波认为,社会对年轻人创业失败应有更多的包容。如果整体社会风气是创业失败就要被抨击,那么就没有年轻人敢创业了。
模式创新下的创投:疯狂重复九死一生
过去的模式创新时代,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其特点,就是“重复”。任何一个新的模式冒出来,立刻就会有无数的模仿者跟上,同质竞争,大家杀成一片红海。Uber在全世界都获得了成功,唯独在中国败下阵来,正是因为中国的竞争环境是最残酷的。
朱波将其形容为丛林战役,千军万马冲进去,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一两个。这不仅是形容创业者,也是形容投资人,成百上千的投资人倒下了,成就一两个投资人的辉煌,真正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人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在看天吃饭。例如在出行领域,滴滴、快的不一定比死掉的摇摇招车做的更好,它们最终成功了,这是大量偶然夹杂的一点必然。团购领域也同样如此,百团大战最后只剩下美团、大众点评,也并不见得就他们一定比其他人聪明,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投资人,当年很多人都投了打车软件、团购平台,最后失败只是因为没赌对罢了。
这是一个成王败寇的时代,那些成功的幸运儿站在聚光灯下受人追捧,而那些失败者并不一定不聪明、不努力。
投资人的压力是很大的,用朱波的话来说是“如履薄冰”:“一个赛道上有几百个赛手在跑,我怎么知道能跑出来?所以真的是看天吃饭,希望以别人的失误来成就自己,别人钱烧没了,我就活下来了。大部分都是如此。”
朱波并不喜欢这样的市场环境,作为一个技术出生的投资人,做天使投资感觉不到太多创新的成分,因为技术层面都是一样的,只是在模式上做了不同探索,很难形成壁垒。无论是从PE出来的人,还是刚入行的年轻人,还是有丰富创业投资经验的人,做天使投资其实没有太大差别。
技术创新春风乍起 明年春天走出空窗期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创投市场迎来了一场持续至今的寒冬,其影响所及不仅限于中国,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这场寒冬在很大程度上宣告模式创新走到了终点,创投需要转向新的方向。
朱波认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的风向标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其称之为寒冬,不然视为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从模式创新向技术驱动的回归。
当然,眼下技术创新仍然是春风乍起,有两个方面的滞后导致创投行业出现了一段明显的空窗期,也就是所谓寒冬。
一是创业者意识的滞后。朱波感觉到,直到今年,还是有大量的创业者仍然围绕互联网模式创新做文章,现在参加路演,百分之七八十的项目依然属于这一类。朱波表示:“创业者的脑袋一下子转不过来,或者没有前沿意识,习惯了别人有什么就学什么。”
另一方面,创业者的缺乏准备,加上创新型的技术大多还在摸索期,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投资人也非常谨慎。朱波认为,实际上现在投资机构手中有大把的资金,之所以投的少,是因为老的项目不能投了,新的项目还没长大,于是造成了资本寒冬的现象。
朱波认为,这一个空窗期要到明年春天来了之后才会慢慢过去。
至于朱波和他的追梦者基金,今年的投资节奏基本保持平稳,今年上半年投出了22个项目,下半年会有所加快,全年预计会投出50多个项目。
不存在互联网下半场 投资逻辑必须要变
朱波从大学开始,学习、工作、创业一直浸淫在技术领域,是一个典型的工科男,一直对技术情有独钟。但这几年的投资却以模式创新居多,大众所熟知的超级课程表、礼物说、次元仓等明星项目也大多属于这个方向。朱波说这是整个市场环境决定的,过去几年整个行业风向如此,创新谷不能逆风而行。而现在,风向已经刮向了技术创新,游戏规则变了,有丰富经验和技术背景的投资人终于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朱波就开始有意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方向转型。到今年,这一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几乎所有投资机构都在谈论这些行业。
现在有一个概念叫做互联网下半场,朱波认为这是把问题看简单了,互联网已经是基础设施,我们迎来的不是互联网的下半场,而是走到一个全新的地域,过去的投资逻辑要发生变化,过去适用的方法也将被抛弃。
以一个深度学习领域的创业公司为例,它的市场空间不会像过去模式创新类的公司那么巨大,因为模式创新是赢者通吃的,而技术创新则由细分市场汇聚成河。“即便有一个投资人去捧它,它也不一定能长成一家千亿美金的公司,这是客观规律。”
而要投中优秀的技术创新公司,首先就要求投资人对技术有很深刻的理解。对这一点朱波非常自信,他表示表示:“我与技术驱动的创业者聊天,可以坐着聊两个小时,一直聊到骨子里为止。我可以知道它的技术壁垒在哪里、到底能不能成。”
对技术做出判断之后,下一步投资人还必须考察市场,考察团队。而对于天使投资来说,所有这些很多时候都是基于投资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是最考验投资人的判断力之处。
朱波表示,在美国,投行里工作是刚刚MBA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可以去做量化分析。但做天使投资的都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因为天使投资需要人生阅历的积淀和积累。反之,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去做天使投资,就真的只能赌运气了。
“到了今天,我个人认为,属于我们这些人的春天来了。”朱波道。
你的项目也想被报道, 点击这里 ——猎云网
本文为转载,转载请注意真实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