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的夏天:百家机构花式减持
又是一波VC/PE退出潮:根据中泰证券研报统计,2019年上半年A股公告减持力度已经接近2018年全年,是2017年的3倍左右。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出现了超过百家投资机构扎堆减持的盛景。
因为基金周期,VC/PE面临退出压力,另外相对于2018年下半年A股的估值有所修复,种种原因让VC/PE的减持热情非常高涨。有传言称此次减持热潮下,不少创投机构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减持部门”。不过投中网就此向数家机构求证,对方均表示,“目前并未成立‘减持部门’。”
无论有没有减持部门,VC/PE们2019年的减持任务繁重是显而易见的。参考2017年、2018年减持计划的完成情况,若以实际减持规模约占预案上限的55%计算,市场在2019年后续减持规模仍将来到1300亿元以上。
对于VC/PE来说减持通常意味着完成退出拿carry,但也并不是所有机构都如此,VC/PE亦不乏被套牢者,乃至出现“缺钱式减持”。一位PE人士点评道:“所谓的‘2019年减持力度空前’,对机构而言,很难从绝对意义上评论好坏。”
外资PE清仓式大减持
7月23日,主板上市公司老百姓公告显示,公司收到泽星投资出具的《减持计划告知函》。函件指出,泽星投资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8533.87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9.78%。
泽星投资,是一家来自瑞典的外资私募。老百姓招股书披露,EQTGreater China II Limited基金(以下简称EQT)通过一系列特殊目的公司间接持有泽星投资99.30%的股权。这说明泽星投资只是个投资平台,背后的实控者为EQT。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EQT是一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成立于2006年,总承诺出资额为5.35亿美元,专注于股权投资业务。EQT背靠瑞典私募股权公司殷拓集团,殷拓集团的背后则是全球知名投资机构——瑞典银瑞达集团。
在老百姓上市时,泽星投资曾承诺:“本公司拟在锁定期满后开始减持所持的老百姓股份。本公司将根据证监会、交易所关于股东减持的相关规定,结合市场情况,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尽量采取对市场影响较小的方式,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所持全部老百姓股份。”截至7月23日收盘,老百姓股价报收于59元/股,按照泽星投资减持股份上限估算,其此次清仓套现或将超过50亿元。
然而,“此类高密度大幅度减持行为不会成为机构抛售的常态。”专注于智能制造投资总监李豪告诉投中网,“不是每家机构都有这样的资本、运气和魄力。”
最流行的减持方式:连续小额减持
实际上,因为市场、政策各方面的限制,更多的机构选择了“蚂蚁搬家”式的连续减持。
4月13日,中曼石油的股东深创投宣布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07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69%;股东北京红杉信远、天津红杉聚业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09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23%。
而在此减持计划公告的前一天,深创投、红杉刚刚完成了上一轮减持,其中深创投完成减持0.91%;北京红杉信远完成减持0.6%,天津红杉聚业完成减持0.4%。
7月25日,盘龙药业披露股东减持计划,苏州永乐九鼎、天枢钟山九鼎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52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本轮减持后,九鼎投资将套现1.39亿元。而九鼎在刚刚结束的上一轮减持中,已经减持了1%的股份。如果九鼎的连续两轮减持都能够完成,将可套现1.65亿元。
2017年上市的金域医学,2018年9月上市满一年以来,多个股东频繁、大额的减持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其中,公司前五大流通股股东中的国开博裕、国创开元、君睿祺以及君联茂林均发布了减持计划。部分股东在一次减持计划届满后,接连公布了第二次减持方案。据不完全统计,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这些股东已累计减持超公司总股本的9%。同时,仍有多名股东的减持计划正在进行中。
七月百家VC扎堆,下半年减持规模可达1300亿
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7月内,上市公司共发生648次减持(涉及上市公司约600家),其中涉及创投机构超100家,知名基金包括鼎晖投资旗下天津鼎晖元博股权投资、软银中国旗下SBCVC Fund及九鼎投资旗下苏州祥盛九鼎创业投资中心等。
据券商人士估算,2019年下半年产业资本减持仍然不容小觑。参考2017年、2018年减持计划的完成情况,产业资本实际减持规模约占预案上限的55%,以此为基准,市场在2019年后续减持规模仍将来到1300多亿元以上。
从公告披露的减持原因来看,主要包括“基金出资人资金需求”“基金存续期间临近届满,需要对各项投资项目的退出做相应安排”等。
对于2019年出现的大减持,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是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
一是因为2018年特别是2018年下半年以来,股权质押的风险较大,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链非常紧张。除上市公司外,大股东其他产业资金需求非常高。有些机构投资者融资负担重,亟需回流资金。所以在股价大涨后纷纷选择了减持。
二是现在A股成交量非常大,股价也一直在回升,给股东减持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交易量和有吸引力的价格。减持不再是割肉,逢高减持可以看做是投资收益兑现的一种行为。
然而,减持也不是想减就能减。某VC机构合伙人林丰对投中网表示:“减持都是有规定的,减持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政策对投资机构的影响较大。”
2018年3月初,中国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的特别规定》(简称《特别规定》),区分创投基金的投资期限,形成了投资期限与首发前股份减持时间区间反向挂钩的机制:对于在公司IPO前投资期限不足36个月的,按照现行减持规则执行;投资期限满36个月但不足48个月的,现行规定中减持比例(集中竞价交易1%、大宗交易2%)的减持时间区间由任意连续90日缩短至60日;投资期限在48个月以上的,则由任意连续90日缩短至30日。
在林丰看来,投资机构本来就是“逐利驱动者”,它们来赚上市公司的钱很正常,解禁后就会卖掉走人,但是,机构的合理退出才能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秩序。“如果是产业资本大量减持甚至清仓,就要引起关注。因为产业资本对行业的嗅探往往更加深入,它们的大规模撤出可能宣告着一个行业在走向‘没落’。”
有传言称此次减持热潮下,不少创投机构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减持部门”。不过投中网就此向数家机构求证,对方均表示,“目前并未成立‘减持部门’。”
有投资人向投中网解释称,“首先,手里有大量上市公司的机构数量不在多数,‘减持部门’的成立不会是普遍现象;其次,机构是赚钱的,股价太低减持亏钱的事一般不会做,减持还是要找准时间点。”
减持不等于获利
投中网在采访中也发现,在减持潮中,也并非每一家机构都在急着减持。
“这么着急减持,钱回来自己拿不了多少都给LP了,也不可能减持钱拿回来再做投资。”在询问“减持部门”的相关事宜时,有投资人对投中网如是评论。
实际上因为估值倒挂,被“套牢”的VC/PE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因为一级市场募资难,还有令人唏嘘的“缺钱式减持”。
李豪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16年,我所在机构曾回购某支单项目股权投资基金中LP全部的基金份额,因为对项目信心很足。当时老板想的是,如果一切顺利,几年后靠减持可以赚一大笔,因为是自有基金的投资,不需要像大部分GP一样‘上交’给LP。”然而就在2018年,李豪所在机构将买回的份额全部抛售。“因为缺钱。其实这次清仓没赚多少钱,不得已而为之。”
这样的无奈给原本“获利为本”的减持行为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因此,所谓的‘2019年减持力度空前’,对机构而言,很难从绝对意义上评论好坏。”他告诉投中网。
资本市场一向如此。入行九年的李豪想了想说,“毕竟,这里没有完全的对错,只有清楚的输赢。”
AD:还在为资金紧张烦恼吗?猎云银企贷,全面覆盖京津冀地区主流银行及信托、担保公司,帮您细致梳理企业融资问题,统筹规划融资思路,合理撬动更大杠杆。填写只需两分钟,剩下交给我们!详情咨询微信:zhangbiner8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