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商战前夜,速腾聚创拿下激光雷达领域超3亿元单笔最大融资
今日, 。2016年6月,速腾聚创曾获得 复星昆仲数千万的A+轮融资 。
据悉,此次融资是迄今为止国内激光雷达企业中单笔融资金额最大的一次,资金将主要用于芯片、固态激光雷达、AI感知算法等技术的投入,加速成熟产品的商用,拓展产业布局,进一步扩大业内优势。
速腾聚创是猎云网(微信:
ilieyun
)长期关注并报道的一家
激光雷达感知方案提供商
,其总部设立在深圳,并在北京和硅谷设有办事处,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300名员工,包含40多位博士在内核心的研发团队超过80%来自斯坦福、伯克利、滑铁卢、清华、北大等国际顶尖高校。
创立四年间,RoboSense已推出两款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和RS-LiDAR-M1Pre,量产混合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16和RS-LiDAR-32,提供激光雷达环境感知算法RS-LiDAR-Algorithms,并为各自动驾驶场景打造了P系列激光雷达环境感知解决方案。
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邱纯潮表示,本轮战略融资不仅是在资本上的帮助,还将获得战略上的资源补充。
凭借测量精度高、测量距离远、受环境限制小等优势,激光雷达成为自动驾驶不或可或缺的车载传感器之一。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 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可达到 360 亿美元。因此,除了老牌激光雷达供应商Velodyne,包括 Innoviz、LeddarTech等,后起之秀也致力于探索车载激光雷达领域更多的可能性,加紧在激光雷达领域跑马圈地。
得益于先发优势,Velodyne在激光雷达市场的主导地位将近十年。从16线、32线到64线激光雷达,Veldonye拥有相对完备的产品线,能满足自动驾驶从业者对传感器的不同需求。
自动驾驶领域的早期玩家,谷歌、百度等都采用了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但一方面由于价格昂贵,另一方面,64线激光雷达在生产效率提升和质量把控要求更高,因此,国内车厂和自动驾驶初创公司都希望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而且,相比高线数激光雷达,低线数激光雷达的性能已经足够满足大量低速封闭场景下的自动驾驶,例如无人物流车的配送、扫地机器人、景区摆渡车等,这类特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更有希望尽早实现商业化。
综合市场需求和技术考量,2017年4月,速腾聚创率先在国内量产车载16线激光雷达。为了满足部分车厂的高速自动驾驶需求,团队又于同年9月量产了32线激光雷达,同时正式发布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环境感知AI算法,提供软硬结合激光雷达环境感知解决方案;同年10月,公布MEMS固态激光雷达。
2018年5月,速腾聚创则宣布与菜鸟网络联合 发布全球首款应用固态激光雷达的无人物流车G Plus 。其中,G Plus搭载了三台速腾聚创的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Pre,以保证在行驶方向上拥有更强大3D环境感知能力,让无人物流车看清楚行驶方向上的行人、小汽车、卡车等障碍物的形状、距离、方位、行驶速度、行驶方向,并指明道路可行驶区域等,使其能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顺利通行。
量产和成本是激光雷达领域的亟待攻克的两大难题。此前接受猎云网采访时,邱纯潮曾表示,激光雷达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手工调试以及工程师的深度参与,这一点上,深圳高端制造业上的积累给速腾带来了很大优势;另外,团队推出的多激光雷达耦合方案,能够根据客户不同需求进行拆装组合,适用不同场景,更便于检测与维护。
本次战略融资,邱纯潮认为,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顶级激光雷达企业与自动驾驶相关产业巨头通过更深入的强强联合,共同推进自动驾驶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来,背靠我国第一大电商阿里巴巴,菜鸟拥有绝对的物流场景优势;此外,上汽与北汽集团,作为全球顶级OEM,拥有汽车产业最优质的资源,将会从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给予速腾全方位的支持,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强强联手,共同引领自动驾驶产业跨入大规模商业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