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从500万到2000亿美元,Adobe“AI巨头初长成”
20世纪50年代,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带出了关于“思考的机器”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机器人三定律”。英国科学家和数学家阿兰·图灵提出:如果人类可以从已有信息进行推理和逻辑判断来解决问题,那为什么机器不可以这么做呢?于是乎,一场轰轰烈烈的人工智能革命掀起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浪潮,当科学家和数学家们迈出第一步后,人工智能如同赤潮席卷各行各业,以前所未有之姿态改变传统领域。
这是#你好AI创造力#的第一篇,我们将带你探寻一家从计算机早期一路走来,伴随人类文化发展壮大,如今成长为2000亿美金AI巨头的云服务公司——Adobe,并探索其成长背后的秘密和对中国产业的启示。
成为苹果的“杀手级”应用
Adobe名字来自于一条小河,1982年11月,曾任职于施乐帕克的计算机工程师查尔斯·格什科和约翰·沃诺克决定携手创办一家公司,在为新公司起名时,查尔斯看到了地图上自家附近的一条溪流,“就叫Adobe怎么样?”查尔斯问约翰,后者思考之后表示同意,于是,有史以来最知名的软件公司之一——Adobe就此诞生,谁也没有想到,这条“小河”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会变成一片汪洋。
Adobe公司最初想做的是激光打印机技术,这项技术诞生于他们在施乐帕克工作期间,但和图形交互界面一样,激光打印机技术并未受到施乐帕克重视,于是查尔斯·格什科和约翰·沃诺克决定自立门户,然而打印机领域当时由巨头IBM占据,于是两人便将目光转向软件领域,开发出名为PostScript的编程语言。
在PostScript诞生之前,计算机在打印时只能打印出简陋单调的字体,PostScript的出现能让打印机识别出用户设定的字体颜色、大小并进行调整,并提供了更清晰的效果。通过将该技术提供给众多计算机企业,Adobe赚得了第一桶金,并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这时,一家同样成立不久的新公司登门拜访寻求合作,要求Adobe 为其新推出的电脑开发更多类似PostScript的刚需应用,这就是乔布斯的苹果公司。一位Adobe的早期员工Stephen MacDonald提到:“乔布斯一看到Adobe的技术,就意识到了它的价值,这为他的Macintosh(麦金塔)创建丰富的图形用户界面(GUI)铺平了道路。”
当时,乔布斯的第一反应是500万美元重金收购这家刚成立不久的年轻公司,但当他在饭桌上提出自己的想法时,他的“现实扭曲力场”失效了!两位刚刚离开施乐帕克自主创业的工程师以不愿替人打工为由拒绝了收购,但答应为苹果提供其技术,并接受了苹果的250万美元投资,于是,两家公司各自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合作促成了家用计算机领域的繁荣。
乔布斯与Adobe两位创始人,图自维基百科
苹果公司入股成为Adobe快速成长的催化剂,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用户购买和使用Macintosh电脑,乔布斯推出了一整套计算机系统,包含:Macintosh电脑、LaserWriter激光打印机和PageMaker软件,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许多家庭用户在第一次使用到电脑和激光打印机系统的同时,也接触到了Adobe公司的PostScript和PageMaker,就像如今手机上要预装QQ和微信一样,Adobe的PostScript打印技术帮助苹果引领了桌面出版革命,Adobe也借此机会快速占领市场,二者互相成就,苹果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一流公司制定标准”,正因为Adobe提供的PostScript打印技术和PageMaker排版软件,苹果公司完整实现了从电脑排版设计、打印标准到打印设备的完整闭环,让出版印刷纸质物品实现了“所见即所得”,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电脑操作复杂且不够实用的传统印象,并由此奠定了苹果公司和Adobe公司在各自领域的领导地位。
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领先的技术,也需要在最开始便找到最佳合作者,这是帮助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Adobe的起步证明了这一原则。正如海外《Soft letter》编辑Jeffrey TarterTarter的评价:“苹果和Adobe,两家公司不仅在技术上,甚至在市场营销上也配合默契。Adobe使高品质的激光打印输出成为可能,而苹果则为这些印刷输出工作提供了优秀的平台。”
转型云端服务,传统的Adobe继续腾飞
当Adobe开启和苹果公司的缘分之后,他们很快发现了出版印刷背后更大的市场——图像处理领域。1990年,Adobe推出大名鼎鼎的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也就是如今我们口中的PS。凭借简单的操作、丰富的功能、庞大的苹果用户生态,很快开启了自己的新阶段,在这款软件之后,Adobe公司也逐渐了解到设计者和艺术创作者的更多需求,Adobe家族系列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登陆市场。
除了PS,Adobe公司还推出了跨平台文档格式pdf、视频剪辑处理软件Premiere、特效制作软件After Effects、音频处理软件Audition、3D模型制作软件Dimension等等,如同歌手喜欢在自己的专辑上附带签名一样,这些软件都在名字前加上了Adobe的标签,并形成了一个围绕着出版、设计、音频、视频等领域的产品矩阵,Adobe的产品覆盖了艺术创作者们的方方面面。1997年,Adobe的年收入达到了9.17亿美元,其中80%来自于这些软件产品,而与此同时,一场软件领域的革命也将深刻影响Adobe公司。
不妨假设,国内也有一家公司,相继推出一系列软件工具,从出版印刷覆盖到创意设计、视频创作,从文字到图片,从音频到视频,每个领域都有这家公司的身影,假设有这样一家公司存在,那么在国内,它能否和Adobe公司相抗衡?
答案或许是否定的,因为让Adobe公司成长的关键不仅是覆盖面众多的软件工具,更是设定行业标准的权利,这才是保持行业优势的办法。羽翼渐丰之际,众多行业新玩家也在追赶Adobe公司的产品,并逐渐在一些领域取得成功,此时的Adobe需要面对新兴对手的挑战,这家公司敏锐觉察到了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并成功转型,这成为Adobe再次向上腾飞的关键。
2007年,Adobe不再通过许可证和CD销售软件产品,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开发和营销方式的连锁变革。过去,Adobe尽管拥有忠实的核心受众,但软件的高昂费用让普通用户难以接受,这导致大量盗版软件出现。基于云服务的核心,Adobe转为订阅制模式。
转型之后Adobe产品线进一步扩大,图自Adobe官方
迁移到云端对Adobe来说是一项面向未来的长期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尽管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但Adobe依然坚定选择了走向云服务和订阅制,并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与革新,例如软件服务的完全线上化,使Adobe成功触达更多用户群体,从而在移动时代继续保持优势。
在2008年,Adobe发布了Photoshop的网页版本,名为Photoshop Express,能够让用户轻松打开网页编辑照片、创建相册,并与他人分享。Adobe软件也登陆iOS、Android等手机系统,更重要的是,Adobe开始于2016年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下一个时代技术——Adobe Sensei。
羽翼渐丰,软件巨头借AI打造护城河
Sensei一词来自日语“老师”的发音,Adobe Sensei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这家软件公司通过多年来沉淀的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做出怎样的突破。它可以明白某张照片或者某段视频中的内容,听懂音频内容,并让一些操作变得自动化和简单化,这能极大帮助人们完成过去创意设计中的机械式工作。
例如在照片编辑中,Adobe Sensei技术能识别出照片内容,为黑白图像着色或改变背景天气风光;在视频中,Adobe Sensei技术能够识别不同画面,并加入合适的转场效果。
不仅如此,为了跟进和适应上百万企业用户在市场变化时的需求,快速做出响应,Adobe Sensei技术还发展成为企业级个人化引擎。无论何时何地,为企业宣传活动管理和内容管理提供适当的建议,通过人工智能学习加入的“自动化优惠”服务,Adobe Sensei可以提供适合每一位访客的最佳优惠;而为了帮助客户完成产品选购,Adobe Sensei还能提供灵活有用的“产品建议”,不再需要IT部门的协助。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Adobe不仅为旗下的软件开发出过去所不具备的神奇功能,也将过去人们使用软件的使用方式转变为“云端下载插件”,所有好用的功能都不再需要用户四处搜寻,都通过云端智能化集成,用户使用云服务的体验进一步提升,也反过来推动了Adobe人工智能领域的规模化效应,这也降低了Adobe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本。根据官方数据,Adobe在2022年第一财季营收为42.62亿美元,毛利润为37.50亿美元,毛利率高达87.9%,且仍在缓慢增长,要知道,茅台的毛利率为91%,可见Adobe的营收实力。
自1982年创立至今,40年时间里,Adobe公司不但经历了个人计算机时代和智能手机时代,还融合了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走在最前列,放眼全球软件公司,具备这样行业经历的也屈指可数。通过将软件服务从单一应用扩展到软件套件,Adobe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全面的软件套件,形成了类似于“苹果全家桶”一般的生态体验。而从传统永久许可证转为付费订阅服务模式的模式转型,则让其穿过了时代变革的阵痛,最重要的是Adobe作为老牌软件厂商。当AI时代来临,Adobe又勇敢地拥抱智能化,构建平台化,探索让AI服务于人的解决方案,并成为AI领域领头羊,每一步的举措,都让Adobe“老树常青”,并更加强大。
如今,Adobe的产品环绕在我们身边,也许你不曾听过它的名字,但诸多领域都在伴随它的存在而发生改变,真正的科技,就是让人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这便是Adobe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