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上市的光环与暗影:阿里投资、清华姚班创始人以及52亿巨亏
“水到渠成”。
过往几年里,每当媒体问到旷视科技创始人、CEO印奇关于上市的问题时,这四个字常常成为他,甚至很多人工智能(AI)独角兽高管对此提问的标准答案。
重要而敏感、提早着手却充满变数,上市成AI创业公司不得不考虑的命题。在被猜想与无数次询问之后,旷视科技在8月25日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公司年收入、最大股东、盈利状况……随着招股书的曝光,此前围绕着旷视科技的秘密旋即被揭开,不过,更多的疑问也随之产生,其中一个被很多人提及的疑问是,“旷视科技为何在此时选择奔赴港股上市?”
自2016年前后兴起的人工智能新一波浪潮中,旷视科技成为其中最知名的公司之一,它与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被外界并称为“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是无数话题与关注的中心。
这些关注实际上是针对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经历了三年多的全民热潮之后,AI依然与黑科技、未来、趋势、All in这些让人激情澎湃的词汇相关。AI的半张脸,是学霸创业、巨额融资、国际比赛冠军、媒体焦点等光环;另外半张脸,则是人们同样乐于想象或谈论的AI泡沫、估值虚高、商业化落地困难等。
如今,作为一家AI明星公司,旷视科技赴港上市牵动了整个业界的神经,它们在共同密切观望旷视科技未来的股价走势。因为,这对整个AI创业市场后续融资和上市都将产生不小的影响。
为什么是港股?
旷视科技为何选择此时在港股上市?
其实,这是一道选择题,选项实际上也只有三个:美股、A股以及港股。而这道题最好的解答方式是排除法。
在美股还是港股的选项中,首先排除的毫无疑问是美股。
旷视科技采用美元融资和VIE架构、同股不同权、业绩增长迅速、净利润规模较低、具有很大想象空间,这些特点完美地契合美股市场,不过,它的业务构成却决定了美股并不是合适的战场。
展厅中的旷视科技天眼系统。来源:被访者
2019年上半年,旷视科技收入最大的部分来自于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占比高达73.2%。城市物联网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是以政府机构等为主要客户的智慧城市管理方案,这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基于人脸识别的智慧安防等业务;另一部分则是与地产、学校等合作的智慧门禁等业务。
旷视科技是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趋势型投资的一个杰作。最初在A轮接触旷视科技时,后者还没有开始在安防领域的探索,但是当时邝子平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行业,他们是在人工智能这个行业里一个早起的公司。结果证明他的判断是准确的。目前旷视科技已经在安防、金融、移动、地产领域开始了商业化应用。
在“CV四小龙”中,以智慧安防为主的智慧城市业务均是各家最重要的业务收入来源,它需要与政府机构尤其是公安部门等合作,在数据安全等种种考虑之下,在港股和内地上市的企业天然具有优势。
对此有所谋划的不止是旷视科技。
不久前,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解释从美股退市时说:“我们做了退市,变成了一个内资的公司。到今天中美关系走到这一步,很多人才明白过来360的先见之明。我们的身份问题解决之后,才能真正为国家承担抵御国外网络攻击的职责,如果我还是美国上市公司,不可能做这一件事情。”
同样,旷视科技面临的抉择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智慧城市业务依旧将会是其核心业务之一,想要在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市场拿到更多加分项,港股或者A股是更好的选项。
那么,在港股和A股又该如何选择呢?
A股主板和创业板需要满足连续三年实现盈利的硬性要求,这使得旷视科技实际上只能登陆科创板,这看起来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科创板的相关政策规定:允许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允许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允许红筹和VIE架构企业上市。
具有吸引力还有科创板的高估值。
以首批登陆科创板的计算机视觉公司虹软科技为例,它的发行市盈率就高达74.41倍,截止8月26日收盘,其静态市盈率达到156倍,动态市盈率约203倍。
所以,旷视科技没有选择科创板,成为很多人难以理解的问题。
有投资人向《中国企业家》分析:“从融资情况看,旷视科技在D轮融资(2018年)时就已经开始筹划上市,它背后有大量的美元投资,在短期之内很难调整策略,现在就只能选择港股。”
也有国内采用VIE架构的AI独角兽企业的内部人士向《中国企业家》表示,该公司究竟选择港股还是科创板上市也在观察之中。在他看来,港股的优势在于规则成熟,科创板的优势是高估值,但科创板刚刚推出不久,各方面尚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在旷视科技的一位投资人看来,“在现在的中美局势下,香港可以为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技术公司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为什么是现在?
港股是AI独角兽们的一个好去处,但目前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时机。
“这肯定不是一个好时机。不光是AI,包括之前很火的医药板块,现在在香港上市后都掉得比较厉害,再加上现在香港的局势,势必会有很大的影响。”有投资人向《中国企业家》分析。
数据显示,今年4月29日恒生指数30081.549,到8月26日收盘时已经跌至25680.33。有分析师预测,香港股市可能将创下自2015年以来的最差季度表现,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对港股的看法正变得愈发悲观。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点上市,一个普遍的猜测便是——旷视科技的投资人有退出需求。
成立于2011年10月的旷视,自早期投资人进入距今已有六七年时间,这恰好到了一只基金的退出周期。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通常投资人尤其是后期投资人进来的时候,对上市时点其实都是有明确的要求,这都可能促使旷视科技在此时选择上市。
旷视科技天使投资人刘维给出了更积极的看法:“我个人的感觉是,现在旷视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十亿级收入、证明了AI技术领先性所带来的系统领先性,可以在多个行业创造价值的阶段,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是水到渠成的事,也利于下一步的更好发展。”刘维曾在联想之星任职,如今担任百度风投CEO。
值得关注的数字
在旷视科技的招股书中,有些数字似乎能透露一些信息。
66.99%表决权
旷视科技采用同股不同权,三位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杨沐在上市前的持股分别为8.21%、5.90%和2.72%,合计持有16.83%的股份。而他们持有的A类股一股有10票表决权,B类股只有1票表决权。有机构统计,在表决权方面,三位创始人在上市前的表决权大概在66.99%左右。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数字。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约66.66%)以上通过。
如今通过同股不同权掌握了66.99%的表决权,三人同时签订了一致行动人协议,就可以把旷视的决策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上。
29.41%
阿里 系是重要股东。
招股书显示, 蚂蚁金服 通过API Investment持股比例为15.08%,是第一大机构股东, 淘宝 中国持股比例为14.33%,两者相加达到29.41%。另外,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国桥和国风桥两家公司,持有合计11.33%股份。其他重要股东还包括联想集团、启明投资、鸿海精密、阳光人寿、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投资局等。
13.5亿美元
九轮融资13.5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旷视共计完成了九轮融资,总额13.5亿美元(具体来说是1,350,898,504美元),折合人民币96.5亿元(8月27日汇率)。
30岁
旷视科技的创始人们很年轻。印奇31岁,唐文斌32岁,杨沐30岁。再往前推,2011年创业时,印奇23岁,唐文斌24岁,杨沐22岁。而三人均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
356%
旷视科技的收入增速异常显眼。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旷视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780万、3.13亿和14.27亿,同比增长分别为361%、356%。2019年上半年9.4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10%。
巨亏52亿VS盈利3270万
在国际会计准则(IFRS)下,2016~2018年,旷视科技分别亏损3.43亿、7.59亿和33.52亿,2019年上半年亏损约为52亿;不过经过调整之后,旷视在2016~2018年分别为亏损9200万、亏损1.42亿元、盈利3220万,2019年上半年盈利3270万。
之所以在不同会计准则下亏损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主要原因是由于“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处理带来的亏损,简单理解也就是它把投资人入股后增值的部分计算了进入,而不是业务亏损,融资越多、估值增长越多的公司越会录得大额亏损,到下一财年时,这些亏损将会消失。
在给媒体的资料中,旷视科技对于这样的亏损专门进行了解释,可见外界对于52亿亏损的关注与解读也给这家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营收与利润数字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对于AI公司的商业化落地能力表示怀疑,而这些数字表明计算机视觉公司们增速的确可观,多少也能缓解外界对于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
73.2%
旷视科技主要依靠城市物联网赚钱。2019年上半年,其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收入占比73.2%,毛利率59%;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SaaS收入占比13.1%,毛利率87.2%,个人设备占比8.7%,毛利率77.9%;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收入占比5%,毛利率62.8%。
旷视科技业务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SaaS)(主要是Face++平台)和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个人设备)(人脸解锁等);第二类是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为政府机构提供的智慧城市方案(包括智慧安防等)、为地产商业等提供的智慧社区(如智慧门禁等);第三类是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如河图操作系统、AGV机器人等。
上市之后呢?
不出所料的是,旷视科技上市的消息迅速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甚至有业内人士略带玩笑地预测,“上市”有可能成为不久将要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最热门的话题。
不过,对于旷视科技乃至所有的公司而言,上市只是一个里程碑,前路依然漫漫。且上市后,旷视科技将不再那么神秘,它的股价波动、报表数字的变化等都有可能被放大成公司的负面声音。
隐忧常存。
在招股说明书中,旷视科技列出了自己面临的风险:所处行业日新月异,如果不能持续进行创新并且满足客户的预期,业务和经营就将面临巨大的影响。它同时面对的,是已经“十分激烈”的多个领域的行业竞争,实力雄厚的公司、跨国公司等都有可能成为竞争者或者潜在竞争者。
这些叙述实际上并不空洞,而是AI公司们正在面对的事实。
以智慧安防行业为例,除了“CV四小龙”之外,根基极为深厚的传统安防巨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早已布局,同时也有新的巨头公司与创业公司不断投身其中,价格战的苗头时隐时现,这对于一家科技公司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2019年初,旷视科技对外宣布加速AIoT布局时,提出了两个半场景:一个是围绕城市的大脑场景,一个是围绕供应链以智能物流为核心的供应链大脑场景,而半个场景则是手机与金融服务场景。
这一布局引发了对旷视科技的质疑。
与旷视科技有竞争关系的业内人士对《中国企业家》分析,旷视科技此前赖以起家的手机与金融服务场景降格成为0.5,可能会让它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丧失,而供应链大脑实际上与旷视科技以计算机视觉为核心的技术积累相差较远。
作为旷视科技天使投资人,刘维反击了这样的质疑:“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家‘大脑’(Brain++)而不是简单的人脸识别和图像识别公司,智能安防、智能供应链等复杂感知和决策的场景,背后同样依靠旷视的一套技术平台优势,相信(旷视科技)能做出很大特色。”
对于旷视科技而言,进入这一领域的优势,无疑在于背靠 阿里巴巴 这个大股东的资源。
另外的风险来自于旷视科技公司运营本身。
旷视科技在招股书中透露,在中美贸易摩擦情况下,有可能成为受限制的对象,虽然旷视科技表示“并无收到任何通知表示我们已成为任何相关限制的目标”,但这已经影响了管理层的注意力,报表中也有迹象显示,旷视科技有可能在为此制定紧急计划并做储备。
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有投资人对于旷视科技上市后股价走势表达出不乐观,他认为如果港股延续现在的跌势,旷视科技上市后的股价也势必将受到影响。
也有AI从业者向《中国企业家》表示:“我们会紧密关注旷视科技的股价走势,它要是走的好,对于AI创业公司的后续融资和上市都会是有利的。”
8月26日,重庆智博会期间,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旷视科技作为AI的代表企业之一,上市后的走势将反映出人们对于AI企业的看法,它也有可能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到这一行业。
“不管旷视科技的走势好坏,人工智能向上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姚志强表示。
AD:还在为资金紧张烦恼吗?猎云银企贷,全面覆盖京津冀地区主流银行及信托、担保公司,帮您细致梳理企业融资问题,统筹规划融资思路,合理撬动更大杠杆。填写只需两分钟,剩下交给我们!详情咨询微信:zhangbiner8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