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涨粉100万,关于公众号“小声比比”的一切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我和梓泉老师上次见面,还是在年初的新榜大会。

和公众号里抠脚憨憨的形象不同,面前这个男人西装革履:驼色呢子大衣、英式黑白格三件套,头发定型得老高,皮鞋锃光瓦亮。

很久以后,他向我坦白,那天的三件套只是“假象”,真实的他和公号人设是一回事:一个穿T恤、叫外卖、到社交场合会出现言语卡顿的宅男。

在2018年末以舌战某独角兽事件一战成名,梓泉的公号“小声比比”大胆扒皮、小心求证,时下科技社会热点多曾遭逢其嬉笑怒骂。文风以短句见长,沙雕中透露着精巧,丝丝入扣的表情包做配,最后一锤遣词卓绝的人文思考定音。

粉丝爱他,一天不更新便叫嚷“鸽王”。近两年公号涨粉近一百万,图文界“黑马”名副其实。

“就跟天桥底下说书的一样”,梓泉的声音有些羞涩,“只是时代给了我们一个红利,让说的书能够被更多人听到,对吧?”

高中怪咖

梓泉本名丁子荃,“梓泉”是他做杂志社编辑的母亲旧时的笔名,也是他大名的来处。

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气质浓郁的商人。私下里,梓泉偷偷认定,文气的父亲更适合当一个大学老师。

“他从小一直鼓励我去读很多,当时在我们看来没有什么用的书,像是昆德拉、波伏娃、萨特,这些书当时我也不一定能看得懂,但是让我慢慢养成了去吸收各种各样观点的习惯。”梓泉说。

诸多文史哲大家著作的影响下,高中生梓泉过早的陷入了信仰危机。

那时候梓泉是个两百斤的小胖子,在西安本地一所知名高中就读。用他的话说是所“超级中学”,里面的理科学霸经常让他感到窒息。

“学理的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有很多你一看他说话的逻辑性,就知道是‘天才’”,回想当时的环境,梓泉仍心有余悸,“可能你几天不见他来上学,然后问怎么回事,原来是奥赛拿了物理金奖保送北大数学系了!然后过两天他又拿着一个游戏机过来跟你连线!”

在人的高中时期,理科是一门相对的“显学”,分数和竞赛赤裸裸彰示着普通人和天才之间的基因差。

梓泉的物理不好,外貌亦不出众,满脑子哲学迷思的他选择了学文科来缓解无处安放的压抑。

原因之一,是文科的评判标准相对比较主观,不那么直白。他承认,选文有“躲”的成分。

而另一方面,他亦早早便打定了要成为文字工作者的念头。

尽管考场作文的分数一直在40~50之间徘徊(满分60),这并非他的能力限制使然——他不愿意按照传统套路规定的方式去写作。“第1段今天落叶黄了,第2段陶渊明,第3段司马迁,第4段李白”,他从容地说,“我当然知道,也肯定是要为分数折腰的。但没有办法完全做到,你的想法就好像是漏水的水龙头一样,他总会露出汁来。”

这份遮不住的灵气,让历任语文老师都很喜欢这个“怪咖”学生。

梓泉却一天比一天不想上学。

一日,梓泉拖着沉重的身体和头脑找到父亲:“爸,我不想读书了。”

父亲的反应出乎意料地平静。

“首先,我非常理解你”,父亲娓娓道来,“这些应试教育的东西其实是很拖累你的,让你觉得很疲劳,如果你决定不再念书了,家里会供养你的生活。”

小梓泉有些吃惊。

父亲接着说:“但也有一个问题:如果你不上学的话,你就没有途径去认识像你一样有想法的人了。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如果你不念书的话,你怎么去找他们交流?你去公园的滑梯上——他们不会在那个地方出现。这些聪明的头脑往往都在好大学里头呆着。”

时隔多年,父亲的话依然在梓泉的回忆里嗡嗡作响。

这段话让他明白,不去念书,就要接受隔离于其他特立独行的灵魂的生命,去忍受孤独、忍受绵长一生无止境的迷茫。

他回到了学校。

不久后,中山大学社会学的录取通知书飞到了梓泉的手上。

体育编辑快手梓泉

“一个好的文字工作者,应该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解,这样才能建立起全局的视野。”梓泉这样解释自己的大学专业选择。

大学的梓泉成功减了肥,一米八、一百三四十斤的他变帅了,被舍友在知乎爆料“吸引到很多妹子”。

不过并不是靠他的外表,而是因为他“啥都懂一点儿,读过的盗版书看过的小广告之多令人发指”。

对此,梓泉显得有点害羞:“她们就喜欢找我聊天而已。”而梓泉自己,最喜欢找老师聊天。

总在下课时间,梓泉缠着老师讨论课上提及的边角观点,硬是要辩出个逻辑是非。此举对他的成绩毫无帮助,但老师们偏爱这个学生。

这同样对他未来的写作生涯意义非凡。

“社会学教会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不同的框架和视角去看问题。马克思、涂尔干、费孝通,他们看同一件事情,会得出在自己的框架内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对吧?”

梓泉又举例:“比如说‘996’,如果马克思来解释,他会说这是阶级矛盾;但如果用现在流行的框架,它又解释这是内卷;还有其他的理论说,这是因为没有入关。哪怕是完全一样的事实,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论体系眼中,他就会扮演不一样的道理。而且这些道理都是在逻辑上自洽的,他不是胡诌出来的。”

胡适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梓泉则认为,世间万物皆不过如此。

另一段对梓泉未来自媒体人生涯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他跑到北京,做了体育编辑。

新浪国际足球部门,12个简单朴素的直男。“我的领导,老梁和陈驰,还有同事们,都是在内容上品味很好,对读者嗅觉很敏感的人。”

体育内容有着很好的新媒体基因:第一,强热点驱动,时效性强;第二,创作相对自由,束缚少;第三,追求戏剧化;第四,对标题的要求非常高。

“比赛结束前5分钟,就要把所有选题和角度敲定;比赛结束后20分钟左右,第一篇赛后报道就推送出来了。”

长期高强度内容训练,梓泉有了余力在微信上开个人号,写写网上冲浪遇到的那些“卧槽,这也可以”。

2017年9月,梓泉推送了同名公号的第一篇文章《史诗级直男癌赚了280亿会做什么?》。

一口气堪堪几万阅读量,梓泉隐隐感到,自媒体可能是他另一个文字造梦厂。

与此同时,他的体育编辑路却也渐渐走到了尽头。

“大口径喷壶”的煅烧

梓泉做英超编辑的最后一年,公司作为门户网站,被微博、微信以及今日头条三大阵营挤压得死去活来。

部门引入了自媒体AI系统,内容素材量顿时上升到编辑部原产出的几十倍;同时,编辑的工作从内容生产,变成了给现成内容改标题、打标签,训练推荐系统,使其更加智能。

“训练一个早晚会淘汰自己的系统。4个字:自 掘 坟 墓。”

在技术突破的历史车轮面前,梓泉和当时的很多人一样,担忧人工智能会使饭碗像灭霸打响指一样消失。

此外,他亦思考反机械化、反工具理性的出路:打造自己的品牌IP。“未来不会被淘汰的,除了程序员,可能就是艺人、艺术家。”

第11篇公号推送的次日,梓泉把公号改名为“小声比比”——这是在“退堂鼓手”、“争气朋克”等一众滑稽名称中,朋友们公投出来的结果。

“一开始想注册‘小声BB’,不成;后来又想用‘哔’,也不成。只剩下这个‘比’能用”,他打趣道,“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比’字是没有平声的,对吧?但是大家都念‘小声 bī bī’。我感觉我对汉语构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破坏,挺惭愧的。”

然而,建号伊始的他,没有表露出任何丝毫惭愧或谦虚的情绪,而是先给自己扣了许多犀利甚至有少许政治不正确的大帽子:

网络暴力发源地、海淀区口径最大喷壶、知乎友善度系统一生之敌、公众号评论区嘴臭大赛三届冠军……

这种激烈性情定位带来的影响,在2018年下旬集中暴发:

他爆火了,也危险了。

根据新榜公众号回采,公众号“小声比比”的前34篇文章中,有12篇已因存在争议、违规、涉嫌侵权而无法查看,删文量超过三成。

而这34篇中,有4篇点赞量高达5位数,1篇点赞量10万+。

连续几篇争议最大,也令他在业内外“一战成名”的,是揭露某独角兽公司运营数据造假一事。为此,梓泉甚至付出了与大公司对簿公堂的代价。

知乎高赞中,多认同梓泉在此事中扮演相对正义的角色:利用技术制造假数据、营造平台虚假繁荣是业内人士所共知的灰色产业,梓泉只是扒下了这层“皇帝的新衣”。

2019年中旬,梓泉再度因品牌充电宝频频爆炸事件,为粉丝维权,站上舆论风口。

陪同受害人收集证据、怒怼厂家、被拉黑后不断舆论揭发,直到问题批次产品被召回……这件事,成为他回首2019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的创作有意义”时的不二答案:“确实有改变一些东西,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推动。”

梓泉的文字依旧朋克如昔,只是越来越多的人津津乐道于,这个披着抠脚大汉式马甲的人,如少年般对这个魔幻世界大声较真。

不如斗图

“小声比比”在徐徐变化。

号越做越大。两年之间,涨粉百万。

飞驰的流量是创作者的双刃剑。没有一个创作者的性格中不包含渴望被看见的自恋,但也没有一个创作者不对舆论的波涛心有戚戚。

曾有两个读者,让梓泉恣意妄为的笔头子顿住了。

第一个是名高中生,他在后台留言说,每天蹲守梓泉的文章,是为了看最后一段的价值升华,好把它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头。“你明白吗?这种感觉是非常惊异的。”梓泉对我说。

另一个则是名年纪较大的老读者留言:“看似非常滑稽,甚至有点玩世不恭的文字中,会突然闪烁出思想性和人文关怀的光芒。这是这个账号给我带来最珍贵的东西。”

这些留言成为了梓泉心头的担子。

他开了个小号“B头4”,把内涵相对较浅的,新奇、亚文化向的内容分了出去。“比大号更加离奇和‘恶毒’”。

至于大号“小声比比”,今年以来,少有文章再起争议。他表示自己逐渐找到了更好的表达方式,去照顾到不同层次的人对各类价值观的接受程度。

曾经的那些“喷壶”标签,如今只剩下一个:人人有图斗公益基金发起人。

多数时候,他的粉丝在后台留言“比比真帅”,来获取他文章里外的表情包。

搞插图是他在英超时期养成的习惯。如今,他有特别的找表情包技巧:跑到各个支持图片评论的平台,如微博、即刻、懂球帝等,在评论区挖宝。

“能在评论区被顶到前头的表情包,要么特别切题,要么特别精妙。”下载表情包后,梓泉把他们分为“能动的”和“不能动的”两种。写文章时,哪里要插什么样的表情包,会自动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可能是一种天赋吧”,他解释说,“其他的分类方法都不合适。比如按情绪分类,说‘沮丧’,蜡笔小新沮丧的样子,樱桃小丸子沮丧的样子,杰尼龟沮丧的样子,一只猫猫沮丧的样子,它所对应的情感中悲伤的浓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表情包审美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训练上的难题,不好教。”

目前的文章内容,主要由梓泉自己撰写,其余同助手敲定大纲以后,由助手进行落地。

他特意提到团队中“审阅”的角色:除了核查细节事实、把控文章理解成本以外,“审阅”还起到性格、观点补充的作用。

“我这种风格化很强的写作,写到一定程度,里面的攻击性或者说恶趣味有可能伤害到大众的情感,或出现价值观上的翻车。‘审阅’能够控制好边界,把它打磨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地步,再向社会公众去释放。”梓泉总结道。

视频时代与脱口秀之梦

今年年中,梓泉被自己立的flag“打脸”了。

去年我曾问他,面对视频风口是否有投身的打算。他的答复是拒绝:

“我们的图文其实已经很短视频风格了。短视频本质上是尊重观看体验的一种内容形式,我觉得图文也完全可以在改良自身表达的基础上达到这种舒适的阅读体验。”

然而他的B站账号说明了一切。

梓泉本人是B站的忠实用户,认为B站在未来内容消费习惯中将占有重要席位。

在公号官方B站账号“高能嘴炮比比哔”下,从5月起共发了7条内容,形式为B站今年极为流行的“配音+表情包”。

配音由梓泉本人完成。初出茅庐的声优梓泉,竭力地配合视频风格,抑扬顿挫中难掩一丝勉强和羞涩。

效果不够理想,梓泉显得坦诚:“配音、写文案都感觉很费劲。我一开始觉得视频脚本和图文写作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当我真正感受到配音结合视频效果之后,才意识到差距还是挺大的。”

公众号写作中,多讲求长线逻辑性、阅读节奏以和每屏的信息承载量。而B站视频里,段子与段子之间的独立性相对更强。

“可能更重要的是对于喜剧结构的把握”,梓泉说,“就像魔术师在台上,一会掏出来一个兔子,一会掏出来一个鸽子,一会掏出来一个彩带,就是这样的。”

梓泉参加过喜剧培训班,甚至在北京讲过开放麦。“你不用担心,没有视频。你看比如像李雪琴,她像在台上聊天,唠嗑一样,很多人就会想我也能上去扯两句是不是?我自己去讲过之后,深刻体会到你看她说的语气很轻松,但可能每一个字、每一个停顿都是设计和练习过很多遍,每一个笑点、每一个包袱在哪个地方,引领大家情绪,那都是练了几十遍上百遍才能够达到的自然的效果。”

他用“达克效应”(D-K effect,又名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来形容自己这几年的体会: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一无所知时,他将对此毫无自信;当他略知皮毛,则会到达自信的“愚昧之峰”;随着认知的增多,他将再次落至自卑的“绝望之谷”;见识再继续加深,他的信心才会回复到相对平常之地。

“过去的我常常容易低估做成一件事情的难度,然后高估批评一件事情的难度。”梓泉说,“现在会对能做成一件事情本身更有敬畏之心。”

聊到最后,他向我透露,未来或许不排斥在视频中以本人面目出镜。

“好的,我保持期待。”我说。

“请你把期待降低一点,我很担心,我紧张。”梓泉连忙说。

随后,他又拒绝了与我B站个人账号互粉的请求。

“不行,我觉得太羞耻了。我在看我B站历史记录,我佛了。可见B站号它是真的是勾引出了很多人的过去没有发现的这些趣味。看完我的B站,我觉得不能给,太可怕了。别的,我们还是保持一点我在你心中的形象,我尽力了。 ”梓泉的声音结巴了起来。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