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暂停浙江区域顺风车业务,滴滴何时走出事件-整改-事件循环模式?
8月25日下午,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紧急约谈滴滴平台浙江区负责人,鉴于滴滴平台顺风车业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要求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其在浙江区域的顺风车业务。
滴滴近来安全事件频发,每次事件都暴露出其平台监管、客服、安全应对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此次的乐清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中,滴滴方面客服甚至被认为是事件的助长因素之一。同时,事件发生后,在所谓道歉声明中,滴滴在强调“钟某此前背景审查未发现犯罪记录,是用其真实的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信息在顺风车平台注册并通过审核,在接单前通过了平台的人脸识别”之后,才说“案发车牌系钟某线下临时伪造”,而没有做更多反思。
“整改”似乎一直伴随着滴滴。三个月前,空姐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发生后,滴滴方面展开了为期一周的自我整改。当时整改内容包括,全部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下线(这是空姐遇害案中的讨论核心之一)、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上线紧急求助功能等,全平台清理人车不符情况,运营及客服体系全面整改。
从整改内容看,滴滴方面确实做了一些调整,但是仅从客服体系一项来看,其整改效果就受到质疑。而且从历次滴滴的整改来看,作为一家平台企业,滴滴似乎永远是靠问题推动整改:出了某一个案件然后或平台主动或被政府要求整改,然后对出问题的原因做调整,比如有案底人员犯案的清理犯案人员,以个性化标签为诱因的清理个性化标签。由此来看,作为一家在行业内战绝绝对领先优势,甚至是垄断的企业,滴滴平台的完善是由各种案件、各个受害人和公众舆论来推动。而滴滴方面,虽然可能在调整时走得稍远一些,在核心问题之外做一些调整,但是大体来看,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把“安全”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也没有真正解决安全问题。
此次事件发生后,在当地政府的要求下,滴滴顺风车业务被下架,被要求整改。这一次的整改是否还将延续滴滴之前一贯的“套路”,重新陷入问题-整改-问题的循环模式呢?滴滴平台的完善什么时候才能不靠事件和受害人推动?从公众反应以及共享出行其他平台的发展势头来看,留给滴滴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AD: 8月30日,猎云网2018年度“智慧+新服务”企业服务峰会落地上海!携手众多行业先锋领袖,共同探讨企业服务行业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