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驰创投朱天宇:VIP陪练、美术宝之后,下一个千亿级的教育投资机会在哪里?
01、思考终局:“普惠的个性化教育”和“新的教育评估体系”
一百多年前,普鲁士需要成批量的生产工人,就是批量流水化生产,不断复制,让大家都变成一样的东西。更早以前,普通老百姓连流水线的教育都接受不到。只有贵族、具备宗教职务的人才能接受教育,那时每个人的受教育成本非常高。
一个是昂贵的个性化教育,一个廉价的流水化教育。
我们可以推测,未来教育的目标,一定是更普惠的个性化教育。在这个大的教育目标之下,我们再去看现在的教育发展和教育投资。
大家都是从中国的教育体系走出来的,都经历过高考。
高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标准无差别的决定了学生的部分命运。当然,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以尽可能公平的方式来选拔人才,看起来好像是唯一的路径。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学生,只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这件事是合理的么?。
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还没有去响应未来的变化,还没有真正适应人的发展需要,而是反过来让每个个体去适应它。
中国的教育创新经历了几个阶段,新东方、好未来都是其中的代表。但是,之前更多的做法只是把线下业务直接搬到线上,技术的进步并没有真正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高考指挥棒”的这套系统短时间内不会被改变。但我认为这个市场里头会有另外一个价值评估体系,让孩子能够找到自己,而不仅仅是用分数来决定自己。现在,全世界也都在探索更适应未来挑战和变化的教育评估体系。
其中的一个标志。2017年,由近百所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组成的联盟 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 (MTC) 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它不含分数,也不评级,而是会持续追踪记录、评估学生的 8 项能力。10 年之内,这种动态的电子档案就或将终结 SAT、ACT 等“美国高考”,成为全美大学录取新生的评价体系。
“MTC”是基于“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evaluation)的体系,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要建立这样一套“形成性评估”体系,就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方案作为辅助获得数据,或是在学习活动中更自然的获得数据。我觉得,互联网就为孩子和教育之间提供了很好的连接。而随着技术的进步,AI、视频直播等技术手段也能提升教育的效率。甚至,孩子未来在其他应用(例如游戏、社交、健康类)里的行为数据(隐私脱敏后的),都可能成为学习评估中的一部分。
如果用“形成性评估”的角度去看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每一个学科都会有非常多的新机会,且不限于素质教育。
02、投资逻辑:找到“有梯子”的赛道,然后“看事”“看人”
前景很美好,但现实是骨感的。所以从商业的角度,投资教育,我们要关注:创业者选择解决教育问题,还是解决商业问题?
本质上,我们投教育要选那些相对“宽口径”的赛道,要具备成规模的商业价值,且成长空间较大。以素质教育为例,在当下的中国,我们首先要找到“有梯子”(有价值评估体系)的细分赛道。
但同时,教育是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教育行业有自己的专业性规律。要解决这个行业里的问题,就需要创业者有更深的洞察,更有耐心,更懂得延迟满足感。
在具体的投资时,还要看“事”和看“人”。
先说“看事”。
第一,新的品类。英语也好,数学也好,都已经有巨头跑出。再想投到新的有规模的头部企业,要去挖掘一些新的品类。新的品类不一定必须是新的需求,可能是学生原来就有的需求,现在以一个新的服务方式,或者产品创新切中用户需求,重构出一个新的品类。
第二,有效率的解决方案。我们会看这个新的品类是否有效率。它的开发是否容易标准化,能够有效率。它的交付是否容易规模化,能够有效率。
第三,老师供给。我们经常提供给的瓶颈,完全不依赖老师不太可能,但可以让杠杆更有效率,用更少的老师来服务和带动更多的学生。这里面可以运用技术,也可以在课程内容或者教学服务上进行设计。
拿VIP陪练举例。第一,VIP陪练是个新品类。其实VIP陪练最开始想做音乐类教学,后来做了取舍,取了做练习,舍了教主课。这也符合并满足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第二,做陪练这个事,内容服务相对容易标准化,同时交互方式是通过平板加摄像头,技术在这里面保证能够有效率地完成交付流程。第三,在老师供给方面,VIP陪练率先把音乐学院的在校的学生和老师(真正能够提供音乐服务的稀缺供给)圈在自己的领域当中,然后建立教研研究所基地,确保自己的老师供给,同时也提高管理效率。此外,无论是VIP陪练提供的音乐教育,还是美术宝提供的美术教育,都是“有梯子”的细分赛道,都是有社会化的评估体系。同时音乐和美术也都是一种表达方式,受众群体是非常广的。
再说看“人”。
第一,价值观。我见一个创业者,首先会问他“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
可能回答会是我看到了一个商业机会,或者是我看到了一个教育问题。这也就能看出,这个创业者的初心是想解决教育问题还是商业问题。
我认为,教育行业是有一些专业性的规律的。要解决这个行业里的问题,需要更深的洞察,更加有耐心,也要延迟满足感。教育创业者的初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要承担什么样的代价和挑战。
第二,背景经历。一个创业项目的背后是创始人。在项目还非常早期,甚至还没有长出产品模样,就选中并投资,更多的是选中这个创始人。
VIP陪练创始人葛佳麟,自己就会手风琴,对练琴深有体会。在这次创业前,也有过商业的经历。
美术宝创始人甘凌,在互联网公司做了八年的产品经理,又在线下美术学校做了五年的校长,拥有做在线教育所必需且罕见的双重基因,既具备多年的线下专业美术辅导经验和优秀师资资源,又具有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线上产品和运营能力。
刚才说了做教育的初心、情怀、价值观,但一家企业如果希望帮助更多学生,也是要有商业结果来支撑的。
第三,自我觉识。一个创业者的自我觉识能力决定了自身和企业的成长速度。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自我觉识有三个阶段:知道错,愿意改,改得快。
1.0阶段是知道错。90%的人可能过不了这一关,不知道自己错的,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创业者如果不知道自己错的,对事的判断、对人的判断就会有问题。
2.0阶段是愿意改。第二关又淘汰剩下的90%的人。大多数人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每个人都有路径依赖。看到一个更有机会的方向,成长更好的方向,愿不愿意重新学习?愿不愿意找一个更好的合伙人?愿不愿意干苦活、脏活、累活?
3.0阶段是改得快。改得快需要高度的自律和合适的方法。做自己原来不喜欢做的事,甚至把跟自己优点天生的缺点改掉,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03、感知当下:针对80后新家长群体,还有很多新品类机会
教育和医疗行业都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不是完全商业化的资产。当然,从商业上来讲,这两个行业都是抗周期的行业。经济增速很快的时候,它们的增速可能没有那么快,但是经济放缓的时候,它们还可能维持涨势。所以,对我们来讲,教育行业会是我们始终关注的。
但是不是在线教育其实并不是关键,核心还是要有效率地解决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就具有商业价值,越有效率规模越大,商业价值也越大。
另外,教育和医疗也是人的两项基本需求,一个治疗人的精神,一个治疗人的肉体。
所以这其中,素质教育是我们更有兴趣花时间去看的。本质上,素质教育之于应试教育背后,是“培育”和“选拔”的不同教育理念。蓝驰更看重“培育”而不是“选拔”带来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相较K12辅导,素质教育被技术赋能的空间更大。上一波K12辅导主要是把原来线下的业态模式用线上重做一遍,技术的成分相对少一些,更多的还是在想怎么调成本结构,怎么去低价获客。当然,在K12阶段,也出现一些新的偏素质教育的新品类,例如在大语文方向下,支持图片语音视频的技术元素也可能会赋予新品类,如阅读,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带来更多“培育”的可能。
同样,少儿编程、数理思维等虽也被归入素质教育,对于这两个新兴的炙热的品类,蓝驰认为仍有待观察。
少儿编程听起来偏素质,但从课标走向上来看很担心会像K12的必修课一样,变成应试选拔的学习品类。而且,不像音乐或者美术,在原有的市场里头有一些评级、考级,少儿编程赛道的“梯子”还没有形成。数理思维本质上则是在解决幼升小问题。一方面,虽然数理思维相较于之前的奥数,会有一些灵活的思维逻辑上的训练,多了一些“培育”的成分;但另一方面,数理思维也在加剧小孩的拔苗助长的问题。为数理思维付费的家长,更多的是希望在幼升小的时候,让孩子获得一个好的位置。
在蓝驰创投的价值观里,VC的工作不是预测未来,而是最先感知当下。现在,上海有的家长对幼升小的热度,不亚于中考和高考。80后家长读大学的比例要比70后高很多,因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诉求也会有一些新的变化。
这给我最大的启示是,针对80后新家长群体,教育里头还有很多新品类的机会。不仅仅是音乐陪练和在线美术,不仅仅是少儿编程和数理思维,更不仅仅是各种STEAM教育。还有很多新的产品、新的形态、新的场景,值得我们去持续发现、关注。
VC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解决创新的问题。如今,VC很幸运的作为社会资源的分配者,就要在大的经济体里挤出一小部分资源,拿去做支持创新创业的事。所以我们很希望找一些有技术因素的颠覆性创新,能够带来一些社会价值的方向。
我经常跟创业者们说“多想想,多试试”。作为很多创业者的第一个机构投资者,希望大家在从0到1突破的过程中,低成本的快速试错,在一个宽口径的赛道里头找到一个最容易突破的突破点。
多想想,多试试。试成之后,就能享受到热刀切黄油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