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G新战事:华为遭“滑铁卢”,爱立信诺基亚渔翁得利
华为5G:从全球领先到遭遇“滑铁卢”
自去年2月以来,华为便再也没有更新过5G商用合同的订单数量。
彼时,华为宣布在全球总共获得了91份5G商用合同,领先于对手爱立信的81份和诺基亚的67份,位列第一。其中,欧洲以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47份订单)成为华为在全球最大的5G市场,而亚洲则以27份订单排在其后。
华为之所以能够在5G订单上占据领先优势,主要是由于其在技术等方面掌握了不少话语权。
根据德国专利信息分析机构IPlytics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全球总共批准了17179项5G专利,其中华为以6372件5G专利排名第一;另外,在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上,华为也以2993件夺得榜首。
然而,随着美国政府“国家安全威胁论”的提出以及“芯片禁令”的出台,华为的5G业务在全球尤其是欧洲市场也因此遭受了巨大打击。
去年7月14日,英国方面宣布将停止在本国的5G建设中继续使用华为设备,并要求运营商在2027年前移除所有华为5G设备。
有意思的是,在发表这一声明的6个月前,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曾一度允许华为在英国的5G计划中发挥“有限”作用,前提是后者在非核心设备方面的份额不能超过35%。彼时,约翰逊甚至表示,“如果谁反对华为参与,请拿出替代方案”。
继英国“变脸”之后,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以及北欧、东欧地区的部分国家也纷纷采取行动,以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华为5G拒之门外。
根据美国政府发起的“5G清洁网络”(5G CleanNetworks)行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全球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180家运营商选择放弃华为及中兴的5G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50多个国家中,其中包括30个北约成员国中的27个、27个欧盟成员国中的26个、37个经合组织国家中的31个、12个三海国家中的11个,以及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越南、印度和新西兰。
随着“5G清洁网络”名单上的数字不断增加,华为在国际方面面临的处境也愈发艰难。
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以美国为首的“抵制华为阵营”基本上将继续保持对华为的强硬态度,这一点从新一届拜登政府方面的相关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上个月底,美国商务部长提名人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公开场合表示,其打算维持华盛顿对华为5G的强硬立场,尽管她并没有明确表明是否会继续将华为留在该国的“贸易黑名单”上。此外,美国国会已经于去年12月批准了一项19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替换该国网络中的华为和中兴设备。
更为不利的是,甚至连一向保持中立的德国对其待华为的态度也有所转变。
去年年底,德国在修改其网络安全法时大大提高了电信设备供应商的门槛。尽管该法律并未直接禁止华为,但其商务部长却明确表示目前华为想要参与该国的5G建设已经基本不可能。另外,柏林方面还计划提供20亿欧元用于开发替代5G设备供应商,以使本地运营商摆脱对华为的依赖。
在以上50多个国家和180家运营商的集体围猎之下,华为在全球5G市场的地位也开始有所动摇。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Dell’Oro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华为5G的市场份额为32.8%——虽然仍然位居榜首,但与第二季度接近一半的的市场份额(43.7%)相比,华为的市场领导者地位无疑遭到了巨大挑战。
尽管华为方面已经多次公开澄清,并在美国、瑞典等多国提起诉讼试图推翻这一禁令,但按照目前得到的反馈来看,华为5G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在短期内似乎很难看到逆转的可能。
爱立信、诺基亚:渔翁得利,实现反超
华为遭遇多方围剿,其对手爱立信和诺基亚却开始捷报频传。
根据爱立信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全年的销售额为2324亿瑞典克朗(约27.8亿美元),同比上涨2%;整体营收达到278亿瑞典克朗(约33.25亿美元),同比上涨163%;净利润为17.6亿瑞典克郎(约2.11亿美元),与2019年的1.8亿瑞典克朗相比,翻了近十倍。
对此,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鲍毅康(Börje Ekholm)表示,2020年公司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5G设备的强劲销售。据其透露,爱立信目前已经在全球累计签署了131份5G商业合同,并拥有79个商用现网。
可以看出,与去年2月的81份相比,爱立信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增加了50份5G商业订单,增长幅度超过60%。可以肯定的是,在爱立信这一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为数不少的电信运营商弃用华为的结果。换句话说,过去一年爱立信之所以能够在5G市场攻城略地,各国政府对华为实施的禁令可谓“功不可没”。
但有意思的是,今年年初鲍毅康突然向瑞典政府施压,“威胁”称如果后者不解除对华为的5G禁令,爱立信将搬离瑞典。
尽管鲍毅康最后并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但是他这一“反常”举动背后的原因却很快被揭晓——爱立信方面并非是出于公平竞争的目的而替华为“求情”,而是担心瑞典政府对华为的禁令会遭到中国政府的“报复”,从而影响到其5G业务在中国地区的开展——据悉,爱立信目前在中国5G市场占有约10%的份额,该公司的业务也严重依赖中国的分包商。
从华为禁令中“受益”的并不是只有爱立信一家,连老牌电信巨头诺基亚也因此“渔翁得利”。
据诺基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龙培凯(PekkaLundmark)透露,截至2020年12月,该公司已经在全球获得了133项5G商用合同,相当于在短短10个月内就实现了近100%的增长;另外,诺基亚总共签署了包括付费试用在内的184项5G商用协议,同时已经部署了39个5G现网。
5G业务的繁荣也体现在公司财报上。根据诺基亚近期发布的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尽管该公司的净销售额呈下降趋势,但其营业利润却有所增加。
对此,诺基亚官方表示,净销售额下降的部分原因是网络部署和计划服务的下降,但有部分下降被5G设备的需求增长所抵消。此外,移动连接设备的整体毛利率在第四季度上行,主要原因是受5G相关设备的利润驱动,而5G设备的销量增长也抵消了部分传统业务下行的影响。
通过以上声明不难看出,5G业务的强劲增长将为诺基亚的发展迎来“第二春”似乎并不是不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早前在5G产品的开发阶段,诺基亚由于选择了更灵活(制造后可以重新编辑)但也更昂贵的FPGA芯片,导致其设备的价格比华为和爱立信(使用的ASIC芯片,功耗低、成本低但制造后不能重新编辑)大约高出一倍。而在面对对成本控制极为严格的电信运营商时,诺基亚的5G设备根本不具备任何价格优势。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这一决策上的失误差点导致诺基亚被挤出5G一线阵营,而正是由于华为禁令的实施,以及各大运营商对爱立信有可能造成行业垄断的担忧,诺基亚的5G业务这才有机会扳回一局。
目前,诺基亚方面计划到2022年将所有5G设备的FPGA芯片替换为价格更为低廉的ReefShark芯片。此举不仅能帮助该公司降低成本,还可以助其进一步在5G市场抢占更多的潜在客户。
三星、NEC:新玩家入场,5G战役新玩法
随着最大玩家华为的竞争力被大幅削弱,爱立信和诺基亚在抢占其留下的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新对手入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
去年以来,三星已经相继与新西兰的Spark、日本的KDDI、加拿大的Telus和Videotron以及美国的Verizon和U.S. Cellular等多家移动运营商签订了5G商业合同。
尽管在订单数量上与第一阵营的爱立信和诺基亚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但三星却早在华为禁令实施之前就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5G解决方案与设备供应商,并且该公司还对外宣称,其5G基站规模将近是华为的5倍。
三星的成长引起了爱立信的警惕,后者于今年年初分别向得州联邦法院和华盛顿国际贸易委员会起诉三星侵犯其专利。在最新的诉讼中,爱立信要求华盛顿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禁止进口三星设备,并要求得州法院判决三星向其支付专利使用服务费,以增加三星方面的压力。
作为反击,三星同样以专利侵权的指控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诉,试图阻止美国进口爱立信的5G网络设备。
另外,三星还与诺基亚联手,相继宣布加入由微软谷歌等巨头成立的5GOpen RAN政策联盟,以共同对抗爱立信。(OPENRAN技术是指将5G供应链分割成较小的部分,并允许运营商和不同的参与者以“乐高拼图”的方式共同完成5G网络建设,该概念将使小型设备和软件制造商受益。)
除了韩国之外,日本昔日的芯片巨头NEC(日本电气)和富士通也加入了这场5G大战。
去年10月底,英国政府宣布将与NEC就本国的5G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合作。日本政府方面也表示将拨款1万多亿日元用于发展包括5G和6G在内的无线通信技术,以帮助本国运营商摆脱对国际5G厂商的依赖。
NEC公司则于去年年底在印度设立了一个Open RAN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作为其在英国的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CoE)的补充,以加速5G 开放生态系统的发展。
面对三星和NEC等新玩家的入场,爱立信和诺基亚除了表示要不断加大在5G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之外,还企图通过以收购或与巨头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其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11月,爱立信以1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美国5G方案提供商Cradlepoint的收购,并宣称这笔交易将有助于其进一步扩大全球5G业务。
今年初,诺基亚宣布与谷歌云达成合作,主要合作方式是将诺基亚的5G运营服务和网络功能与谷歌云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分析方面的领先技术结合在一起,联手打造解决方案,以帮助运营商大规模提供5G连接和服务。
眼看各路5G玩家在国际市场上“刀光剑影”,被迫中途下场的华为只能将目光收回到国内市场。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5G基站数量已经超过71.8万个,约占全球的70%;另外,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5G用户超过2亿。
不幸中之万幸,作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国内市场也许可以成为华为自救的“最佳武器”。
除了要与爱立信和诺基亚等对手争夺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外,华为还在5Gto B方面寻找业务拓展的可能性。
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BG总裁丁耘近日表示,截至目前,华为已经在煤矿、工业制造、港口等超过20个行业落地5G技术,并与全球运营商签署了超过1000个5G行业应用合同。
表面上来看,华为积极自救似乎初见成效,但失去了大半5G国际市场的这一电信巨头,何时才能重拾昔日光彩?没有了华为的参与,三星以及NEC又该如何追赶爱立信和诺基亚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