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爱吐槽,韩国团队研发的匿名八卦论坛Blind正风靡硅谷
Google Maps、Lyft 、Slack、Facebook、Twitter等几款应用一直深受硅谷高科技人才们的喜爱。
但滑动手机屏幕,你会发现在他们的智能手机里还安装着一款不太出名的应用,那就是Blind。只需打开Blind,你就可以在它的匿名消息板处了解到此时此刻硅谷正在关注什么。在这里,内部人士们会分享信息、提供建议。
在Uber员工的专用板块,你可能会看到有正在讨论工作场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话题。在一个名为Tech Lounge的单独板块,你会看到一个和Snap Inc首次公开募股有关的调查。
你可以询问任何科技记者或打电话给华尔街的投资人来了解关于Snap上市的信息,但如果你想要知道硅谷中工程师、产品经理、人力资源主管、销售人员、营销人员的想法,Blind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虽然Blind贴有警告:不能随意进入。
Blind是一个只对科技公司旗下员工开放的私人社区,包括Microsoft、Amazon、Uber、Facebook、Google以及LinkedIn在内的100多家科技公司的员工们都可以使用这款应用。
Blind拒绝透露全部的用户数量。在他们看来,用户数量不是衡量成功的标准,一家公司里有多少人使用Blind才是。举个例子,每5名Uber员工就有1名在使用这款应用。
你也不能伪造成LinkedIn的员工身份。要知道,所有的注册用户都必须通过每家公司的官方电子邮件验证。但除此之外,无论是在Blind的社区里还是在这款应用的创建者眼里你的身份信息都是保密的。这是通过一项专利技术实现的。
Blind不算一款新应用。Blind于2015年在美国正式推出,但早在一年前它就已经被投放进韩国市场了,目前也仍在韩国运作。现在的Blind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开始拓展市场。Blind社区的拓展速度很快,会定期往里面添加新的科技巨头(最近的一些:WeWork、Medium、Postmates和Blue Apron)。
当然,Uber目前的一系列公关失误也把Blind的功能推向了高潮。上个月初,Uber员工每天会登录Blind 5次,平均每次的使用时间约为14分钟。但Susan Fowler Rigetti在周二发表的长博文将Uber员工的登录次数增加到了10.5次,平均每次的使用时间也超过了16.9分钟。
10.5乘以16.9?每位用户每天的使用时间为177分钟。
在过去的两年里,Blind赢得了部分媒体如TechCrunch、Forbes、Wall Street Journal的关注,也成为了硅谷成千上万人才的可靠信息源。一位最近加入了亚马逊的工程师表示他是从在微软工作的朋友那里知道这款应用的。
这位来自亚马逊的员工表示:“我的朋友告诉了我许多和Blind有关的信息。我对此很感兴趣。我了解过亚马逊的文化和压力。但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我并不真正知道要如何在一家公司工作,也不了解亚马逊的真实状况。我想获得更多的信息。”
他本来可以在Glassdoor上查询或向硅谷的人们询问。但Blind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实时、高投入以及匿名。
这就是亚马逊员工下载Blind的理由?对此,Blind运营总监Alex Shin表示,这也正是Blind的背后团队想要实现的。
Shin表示:“这是为了消除“我希望自己能在一年前就知道这个消息”或“我希望自己在两年前就知道这个消息”等类似的想法。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工作,但我们却不谈论工作。”
在韩国悄悄开始
Blind在国外发展已久,一群来自Naver(韩版Google)的员工创建了这家公司。他们建立并运营了一个内部的匿名消息论坛,后来被Naver关闭了。但这个团队并没有放弃反而进行了第二次尝试。这一次他们为Ticket Monster工作(韩版Groupon),这款应用也大获成功。之后它甚至还得到了韩国最大航空公司的女继承人的注意。
在韩国打好基础之后,Blind于2015年初正式进入美国。
在美国,由Jung Young-joon带领的创始团队只在LinkedIn的员工中进行了测试,因为他们在LinkedIn有几个私人朋友,同时考虑到公司的信息焦点,他们认为Blind能在那里起作用。
测试虽然失败了,但它得到Alex Shin的注意。通过朋友的朋友,Shin得知了这个项目的存在。
Shin表示:“一位朋友在Twitter上说有一个很酷的匿名应用来美国了。在我看来,“韩国和社交应用来美国”听起来像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主意,但我想试试这个挑战。”
Shin签约成为了Blind团队的一名顾问,并想在美国再次尝试。他曾在美国Seattle和Bay Area的许多科技公司工作,其中包括Google。
Blind面临一个主要障碍,那就是App Secret的发展。Secret原先是一个类似的匿名消息论坛,但很快它就变成了一个充满种族歧视、仇恨和负面情绪的地方,也因此给匿名消息论坛留下了一个坏名声。
一位来自LinkedIn的员工表示:“我以前在另一家公司的时候用过Secret。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里所有的评论都变得越来越消极,所以这些匿名社区必须找到一条线来维持平衡。”
对此,Shin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在Facebook上投放广告,如果反响不错就深入下去。他表示:“我们在Facebook上投放了一个小广告,内容和匿名程序在工作中的用途有关,目标群体是技术员工,之后我们得到了大批来自Seattle的用户 ”
2015年7月,Shin和一名同事前往Seattle工作并开始和那里的公司联系。他们和亚马逊的员工通话、见面。7月20日,他们再次在美国推出Blind。
效仿 Facebook 的模式
很快,亚马逊的员工就用上了Blind。之后他们又开启了微软的社区,并创造了“lounge”。在“lounge”,两家公司的员工可以以匿名的形式互相聊天。不过就算取得了这两项成功,Shin也没有马上拓展市场。他选择回到西海岸发展业务。
Blind的发展模式是效仿Facebook的。事实上,Facebook曾经是一个只对精英开放的社交网络,其中的大部分用户都来自常春藤联盟的大学。但不要指望Blind会去做相同的事,至少它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做。
Shin表示:“我们对Blind的重点不是吸引大量的用户。即使以后公司扩大了,我们希望它还是创建有价值的、独特的社区。”
随着Blind的不断进步,它已经成长为一个技术人员的聊天室。技术人员们可以在这里聊工作,也可以在这里了解新闻。
LinkedIn的员工表示:“我是在微软收购LinkedIn的时候发现这款应用的。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他在两天前就已经得知了这个收购消息。”
最近,有关Uber的八卦消息一直是热门话题。一位谷歌的员工表示:“最近,我们公司的员工都在讨论一篇和Uber有关的文章,但我们不知道微软、LinkedIn或苹果的员工是怎样的状态。”
Blind还可以是职业变动的快速反馈地。
他表示:“一些对话会有点尖锐。通常对话都会和公告有关。它不仅有公司板块,还能让你和其他公司的许多员工交流。”
LinkedIn的员工表示:“在工作中我有很亲密的朋友,但即使是和这些人,我也不会像在Blind里那样和他们交流。在Blind,我感觉自己就像在和老同事聊天一样。”
Blind 的远大蓝图
Blind仍然是由一家更大的公司在运营。Shin警告不会透露任何和“老大哥”有关的东西。事实上,Blind设计这款应用就是为了防止那些在公司工作的人们知道注册用户的信息。
举个例子,你忘记了自己的密码?记起来的希望很渺茫。但一旦经过验证,你就可以再次登录,无需和那些在Blind工作的员工接触。
Shin表示:“我们是完全匿名的。甚至连我们这些内部人员都不知道。我们的目标是尊重用户的隐私,特别是私人公司的。”
当然还是存在一些调节措施的,但那主要和Blind的“标记引擎”有关。如果一篇文章受到用户的数次举报,它就会自动下沉。在“lounge”里就有这么一条谣言:在Susan Fowler Rigetti发表博文之后已有118名Uber员工辞职。
如果用户受到足够多的标记,就会被踢出Blind一周、一个月或永久。
但是要怎么赚钱呢?现在,Blind在美国的分公司正在精简运营开支,进行A轮融资。投资人包括DCM和Yik Yak。
Blind还在准备另一轮融资,并计划扩大其在旧金山的团队,将员工人数从4名增加至10名。
要说他们从成功中获得的启示,那就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雇佣更多的员工。在韩国,Shin将业务特征描述为“非常成熟”。对此他的解释是:“我们几乎把这个应用推广到了韩国的各个行业。大约有20%的白领是我们的用户。”
至于收入,Shin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几个想法,但绝不会和出售用户数据有关。Shin表示:“我们从未共享过任何数据。事实上,由于我们匿名的这项专利,我们真的没有任何可以出售的数据。”
Shin重申:“维护用户的隐私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小程序搜索难?猎云网精品小推荐正式上线,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xiao.lieyunwang.com
279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