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秘史(第一季):乔布斯与iPod、离婚男人与消失的程序员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如果你在2000年以后的那几年进入苹果工作,那或许会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公司里的人都陆续不见了。

一开始,这一现象还没有引起大家太多注意。直到某天,有人发现团队当中的核心工程师居然不在办公室,而且根本没有人知道他们去哪儿了。

Evan Doll当时就是苹果的一名软件工程师,他介绍说:“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那些核心团队当中的骨干工程师,总是会神奇消失。虽然我也发现了,但是究竟为什么消失,去哪儿干什么,我们一无所知。”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消失呢?有人发现,公司的软件工程主管Henri Lamiraux和软件主管Richard Williamson会突然出现在这些工程师的办公室,然后关上门说一些悄悄话。

其中,就有一位叫做Andre Boule的工程师。当时他刚来苹果不久,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强。

Williamson回忆道:“当时,Henri和我就直接走进了他的办公室,对他说:‘Andre,虽然你不认识我们,但是我们对你却是相当了解。我们知道,你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工程师,所以希望你能够加入我们共同开启一个新项目。但具体是什么新项目,我们现在还不能告诉你。当然,按理说,你需要仔细考虑一番,但是我们希望你今天就给出答复。’”

Williamson 接着说:“当时听我们说完这些话,Andre不仅仅是不太相信,甚至还产生了怀疑。他要求我们给他时间仔细思考,但是遭到了我们的拒绝。”

因为就算Andre花再多时间考虑,Williamson和Henri两个人也不可能告诉他更多细节。但尽管Andre掌握的信息如此之少,他还是在那天下班之前答应加入他们。在成说服Andre加入之后,Williamson和Henri又继续用同样的方法在公司内部招募其他人。有些非常满意当时工作状态的工程师,在听到二人的提议之后,选择了拒绝并且留在库比蒂诺。而那些选择加入新项目的人,比如说Andre,就自此踏上了研发iPhone的征程。

当时的他们并没有想到,一个简单的选择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至少在随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们都没有再过上之前那种偏于安逸的生活。他们要么就是晚上加班,要么就是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总之,自那以后,他们的生活再也无法融入其他事情,全身心投入到了iPhone的研发工作当中,为打造影响一整代人的消费科技产品而共同努力。

不仅如此,他们的私人生活也完全消失了,因为手头上的研发工作必须要严格保密,不能透露给任何人。Tony Fadell是当时参与iPhone研发工作的一位高管,用他的话说:“乔布斯不希望任何人在离开公司之后,把研发iPhone的事情泄露出去。他要求参与研发工作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件事情上保持沉默。说到底,他就是不希望任何人知道,没有什么特别原因,毕竟他本来就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

当时,Scott Forstall是iPhone软件研发的总负责人。乔布斯告诉Forstall说,就算是他也不能对外泄露有关iPhone研发工作的一个字。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出了公司,都必须要保密。Forstall 表示:“出于保密的原因,乔布斯不允许我从公司外部招募人才来设计用户界面。但是他说只要是公司内部的人,那都可以随便调用。” 这也就是乔布斯派Henri和Williamson等高层管理人员在公司内部秘密寻找合适人才,组建研发团队的原因所在。

与此同时,乔布斯还下达命令,说是要让所有意愿加入这一新项目的成员,都提前知晓所有规定和要求。说白了,就是把丑话说在前头:“我们现在准备秘密开启一个新项目,但是具体项目内容我现在还无法透露。如果你们一旦决定要加入进来,那么就得做好加倍辛苦工作的准备。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都必须要牺牲无数个夜晚和周末,只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这一新产品的研发。”

但令人震惊的是,就在这样一种什么都保密的情况之下,公司还是有很多顶级人才选择加入。Williamson介绍说:“说实话,当时选择加入新项目的,都是令人敬佩的人才。他们当中有资深设计师,也有年轻程序员;有与乔布斯共事多年的经理人员,也有从未见过乔布斯的工程师。正是这样一支背景多样的团队,成为了21世纪最为伟大、最具创造力的科技主力军。”

我们都知道,研发iPhone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当时参与研发的人员却表示他们在整个过程当中体验到了创新和协作的喜悦。

Andy Grignon是当时参与iPhone研发工作的一位高级工程师,他介绍说:“没日没夜地研发iPhone,导致我最后离婚了。”事实上,这种事情并不少见。我采访了数十位当时参与iPhone研发工作的工程师,他们都表示iPhone的确毁了不少人的婚姻。

Grignon介绍说:“当时,所有人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毫不夸张地说,那段时间可能是我整个人生当中状态最为糟糕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集结了整个公司最为优秀的人才,在一种完全高压的状态下,朝着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进发,试图在短到离谱的时间内去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还有人向你灌输这样一种想法,说是整个公司的未来,都指望着这个项目。当时的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幻想未来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与之相反,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总是会听到大家说:‘哎!又搞砸了!’”

踏上研发iPhone的征程

虽然说,iPhone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得到乔布斯的批准之后,于2004年年底才正式开始。但其实,酝酿和准备工作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Williamson表示:“我觉得,很多人在看到形状系数之后,都在想这次要研发的是非常特殊的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都不一样。但其实,归根结底,它与其他计算机并没有太大不同。当然了,要非说不同的话,那就是从软件角度来说,它比其他计算机更加复杂。这款设备的操作系统,与其他现代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几乎一样复杂,但却是我们三十年来在开发操作系统过程中的一次升级。”

iPhone秘史(第一季):乔布斯与iPod、离婚男人与消失的程序员

与许多其他面向广大用户、拥有较强盈利能力的科技一样,iPhone的背后也有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当时,也就是2000年之后的那几年,苹果至少同时进行着五个不同的手机项目以及与手机相关的项目。这其中,既有规模较小的研究项目,也有与其他企业建成的比较成熟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是,说实话,这些项目中的产品和技术都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它们只是从不同的创意、想法和概念开始演变,在众人七嘴八舌和不同物质利益的驱动之下,进行着意义不大的创新研发和重复试验。

公司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Phil Schiller在2012年表示:“当时,苹果决定开始研发iPhone,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首先,在决定研发iPhone之前的那几年当中,人们只知道苹果是生产Mac,也就是生产电脑的。虽然公司的电脑业务确实发展得不错,但毕竟所占的市场份额太少了;其次,公司随后推出了iPod硬件设备和iTunes软件程序,并且成功改变了人们对于苹果的看法。要注意,不仅是外部人士改变了对公司的看法,就连内部人士也觉得眼前一新,为之振奋。于是,就有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苹果能够通过iPod为自己赢得更多市场份额,那是否还能够再推出其他的创新产品?一时间,众人给公司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包括让他们研发一款照相机,以及生产一款汽车这类疯狂的想法。”

当然了,这其中也包括让他们研发一款手机。

回到最初iPod的年代

1997年,乔布斯重新回去执掌苹果。通过削减生产的方式,拿到了微薄利润,让Mac业务再次走上正轨,拯救了摇摇欲坠的公司,并且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但尽管如此,它一直都没能以强大经济文化力量的姿态,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2001年,公司正式推出了iPod,这才顺利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站稳了脚跟,为后来iPhone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Fadell表示:“可以说,没有iPod,就没有iPhone。” 虽然Fadell 参与了iPhone的研发,并且负责了整个iPhone的硬件开发过程,但是他对公司做出的更大贡献还是研发了iPod。在媒体眼中,Fadell称得上是“iPod之父”。除了他,几乎没有其他人,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两款设备之间的联系。

不过,在苹果公司内部,甚至在整个硅谷,Fadell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Brian Huppi和Joshua Strickon是苹果输入工程团队的重要成员,打造了iPhone的早期原型。二人对Fadell可谓是赞赏有加,说他大胆果断的管理风格非常值得借鉴,并且还说他是为数不多的敢跟乔布斯正面对峙的人。但也有人觉得,Fadell这个人过于自大,在iPod和iPhone两款设备的研发和营销上,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认为自己是最大功臣。甚至还有一位曾经在苹果工作的人,告诉我千万不要相信Fadell说的话,哪怕是一个字都不要相信。2008年,Fadell离开了苹果,并且参与创建了一家叫做Nest的科技公司,专门生产智能家用设备,比如说学习型恒温器。后来没过多久,这家公司就被谷歌以32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

Fadell介绍说:“iPhone能够问世,完全是因为iPod提前给它开辟好了道路。当时,iPod获得的收益,占整个苹果公司收益的55%。但其实,2001年iPod刚刚问世的时候,是无人问津的。因为它是完全为Mac设计的,因此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连1%都不到。用户需要通过iTunes软件来下载和管理所有的歌单,而这一软件也是只针对Mac服务的。为了引起广大用户的注意,它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其实,Fadell曾经想过要向Windows设备提供iTunes软件的,但是遭到了乔布斯的拒绝。不过,在遭到拒绝之后,Fadell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私下组建了一支团队,研发出了适用于Windows设备的iTunes软件。正是因为这样,iPod才得以普及到更多人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Mac用户。

但好景不长,2004年iPod就遇到了发展瓶颈,因为刚刚兴起的手机,同样也有播放MP3的功能。简单地说,如果你现在只能从iPod和手机当中选一个,那你会选哪一个呢?我想,这个答案再明显不过了。为了应对这一情况,苹果开始与摩托罗拉合作。

苹果 & 摩托罗拉

2004年,摩托罗拉是市场上最为主要的手机生产厂商之一。它的王牌产品,就是Razr系列超薄翻盖手机。当时,摩托罗拉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Ed Zander 与乔布斯关系还算不错。乔布斯非常喜欢Razr系列手机的设计理念,因此就打算借助合适的机会,让苹果与摩托罗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其实2003年,苹果高层管理人员本来打算直接把摩托罗拉买下来的,只可惜因为价格太高,所以选择了放弃。)作为两家公司合作的成果,带有iTunes音乐功能的摩托罗拉手机就诞生了。二者在与一家叫做Cingular的无线运营商合作之后,于那年夏天正式推出了Rokr手机。

2005年,乔布斯曾经公开表示了自己对研发手机这一想法的反对。因为在他看来,威瑞森和AT&T这类电信运营商非常善于获取终端用户,但苹果并不擅长。不仅如此,他认为运营商在哪些手机可以使用它们所提供的网络这个问题上,拥有太多甚至是决定性的话语权。它们会设置各种各样的规定,“指导”设备制造商应该如何设计和生产设备。

因此,选择与摩托罗拉合作,是解决iPod所遇危机的最佳方式。在这段合作关系中,摩托罗拉主要负责生产手机设备,而苹果主要负责提供iTunes软件。

正当所有人都看好双方合作关系时,问题就来了。苹果内部人士认为,摩托罗拉的设备操作速度太慢,而且对不少歌曲设有限制,根本无法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使用体验。

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之后,乔布斯就开始制定解决方案。他在与摩托罗拉和Cingular开会的时候,尽量多地收集所需信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合作方式让苹果在手机设计过程中掌握更多主动权和决定权。为此,他考虑过将苹果打造成一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也尝试过与威瑞森进行合作。只可惜,威瑞森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设备设计过程中掌握更多主动权,因此双方没有能够达成合作。

想办法解决棘手问题

在真正着手研发iPhone之前,苹果从上到下都不是很看好手机,认为手机完全就是垃圾,没有任何发展前景。

当时担任人机交互界面团队主管的Greg Christie告诉我说:“苹果只有专注解决所有人心目中的麻烦问题时,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价值。”

在iPod出来之前,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使用数字音乐播放器。就像在Apple II出来之前,大家都认为计算机太过复杂,门外汉根本不会用,是一个道理。

Nitin Ganatra也是当时参与iPhone研发的一员,在此之前他主要负责公司电子邮件团队的管理工作。他介绍说:“在苹果开始研发iPhone的一年之前,公司内部都在打赌,看看市场上哪一款手机的表现最差。就算是那些表现还不错的手机,在他们看来都是一文不值。” 当然了,这个小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苹果勇于认错和改变的积极态度。正是这种态度,让它成为了现如今广大用户最喜欢的手机品牌,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导者。

集合所有力量研发iPhone

Andy Grignon是一位工程师,在苹果的多个部门待过,也参与过不少项目,比如iPod软件开发、视频会议软件开发,以及即时通讯工具iChat的开发。另外,他在参与iSight摄像头研发时,还和上文提到的Fadell成了朋友。

在Fadell的诚挚邀请之下,Grignon就加入了iPod的研发工作。不仅如此,Fadell还说服他一起瞒着乔布斯继续之前被否决了的技术研发。

Fadell想要做出一些成果,来说服乔布斯。突然某一天,Grignon提出可以尝试在iPod中添加无线网络功能,似乎给大家指明了一条道路。2004年,Fadell、Grignon和团队中的其他成员,终于成功将iPod和互联网通讯设备进行了融合。

Grignon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iPod和互联网终于擦出了一些火花。于是,我赶忙把研究成果拿给乔布斯看,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认可。可是他仍然表示了不满,在承认创意新颖的同时,对糟糕的使用体验进行了批驳。当时,公司的其他高层管理人员也都在劝他,说研发一款手机对于公司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可以也应该尝试一下。但他还是坚持己见,认为研发手机并不能让公司走向成功。”

其中,最想要说服乔布斯研发手机的,就是在公司待了十五年之久的资深员工Mike Bell。在Bell看来,计算机、音乐播放器和手机,发展到最后将会融为一体。他花了好几个月苦口婆心地劝说乔布斯,让他同意公司研发手机。另外除了Bell,当时负责研发掌上电脑Newton的副总裁Steve Sakoman,也是研发手机的坚定支持者。

用Bell的话说:“我们就一直在往摩托罗拉手机中添加iPod功能,对于我来说,这真是令人恼火。如果能够把iPod的用户使用体验,与公司的其他研发成果进行融合,比如说与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进行融合,打造一款全新的手机,那肯定就可以占领整个市场。”在经过若干回合的辩论之后,乔布斯终于退让了。他发现全世界每个国家的手机市场都在蓬勃发展,因此还是同意研发一款手机。得到乔布斯的同意之后,大家就赶紧坐下来制定详细的iPhone研发计划。

改革平板电脑

其实,在决定是否要研发iPhone的同时,苹果还在进行着一项触屏平板电脑的研究项目。当时,Bas Ording、 Imran Chaudhri和公司其他人都在努力研发以触屏为主的用户界面。

直到有一天,Bas Ording接到了乔布斯的电话,得知公司要开始研发一款手机。

Bas Ording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想到了公司在数年之前进行过的Q79平板电脑项目,以及随后由几位优秀工程师和设计师研发出来的触屏交互原型。说得简单点,那就是最开始的iPad模型。但是由于各方面的硬件条件限制,再加上研发成本太高,所以公司已经暂停了该平板电脑项目。但如果要研发手机的话,只要按照一定比例将系统和屏幕缩小,那Q79完全可以当作是一款手机。

乔布斯告诉Ording说:“如果要研发手机的话,那么一定要配备比较小的屏幕,而且必须得是触摸屏,最好还不能有任何按钮。在这三个基础条件之上,研发手机就行。”乔布斯要求研究用户交互界面的专业人才设计出各种有关屏幕触摸和滚动的功能,并且向他进行展示。

Ording介绍说:“说实话,当时我真的非常激动。我知道,这些事情听上去都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不断尝试和创新的过程,肯定会非常有趣。”从那以后,他和其他设计师就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来专门研究以触摸屏幕为基础的用户交互界面。现在看来,当时那几年全身心投入屏幕触摸研究,还是非常值得的。

现在我们用习惯了的那些细节,都是当时无数失败和重复尝试的产物。用Ording的话说:“那个时候,我必须要尝试所有的组合可能。虽然有些是不算太复杂,可一旦组合不对,那就会很麻烦。”

而另一边,Forstall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乔布斯同意研发手机这个好消息告诉了Greg Christie。

Christie在20世纪90年代加入苹果,主要负责Newton的研发工作。没过多久,Newton就在市场上收获了较为积极的反响,而且当时互联网也开始蓬勃发展。所以,他就想如果能够把移动、互联网和手机这三者结合起来发展,那就更好了。于是,他向乔布斯提议了几十次,说是要研发一款Newton手机,毫无疑问都遭到了拒绝。

但是,在乔布斯点头同意研发手机之后,Christie就变成了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负责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到一种完美的方式,把以触屏为基础的用户界面与智能手机的相关功能进行融合。

所幸,他们一开始就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与此同时,作为Dashboard的项目负责人,Imran Chaudhri还研发了不少组件工具,包括天气、股票、计算器、笔记和日历,这些都非常适合放到iPhone里面去。Chaudhri介绍说:“最开始研发手机,就是为了要把这些组件和工具融入一款便携设备,可以直接放在口袋里随时拿出来使用。”

其实,现在iPhone中的很多图标,都是当时开发Dashboard设计出来的。有些是一个晚上想出来的,而有些则是短短几个小时想出来的。Imran回忆道:“当时,乔布斯给我们下了很多死命令,时间掐得非常紧。他要求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一个初步模型,展示给他看。”所以说,想想现在广受用户欢迎的iPhone,有很多图标只是短短几个小时的智慧结晶,还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情。

在研发过程中,Chaudhri还让工业设计团队做了几款木质iPhone模型,以便测试各个图标的大小,找到最适合用户手指触屏操作的规格。

在各个分散的研究步骤完成之后,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整个研发工作非常缺乏连贯性和聚合性。以触屏为基础的手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他们心里根本没有清晰的认识。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Christie决定重头再顺一遍,而且立志要找到研发iPhone的正确道路。在过去十年中,Christie一直都坚定地认为,移动计算必将会与手机实现结合。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他必须要抓住机会,拿出一些研究成果。

因此,Bas、Imran和Christie,以及三位设计师Stephen LeMay、Marcel van Os和Freddy Anzures,再加上一位项目经理Patrick Coffman,就正式组成了一个小分队,开始把各个零部件往一部手机中融合。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终于在乔布斯设定的截止日期之前,拿出了一款结合多种功能、配有home键的单一设备原型。他们向乔布斯展示了该原型的一连串使用过程,比如说有电话打进来是什么样子等等。它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把各种功能结合在一起,而是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iPhone秘史(第一季):乔布斯与iPod、离婚男人与消失的程序员

听完所有汇报之后,乔布斯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认可,并且表示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期待第二次看到的成果。几乎每一个人看到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

于是,他们就开始按照乔布斯的要求进行修改。如果说触屏交互研究会议是序幕,平板电脑原型是开始,那么继续完善就是iPhone的第二章,剩下要写的内容还有很多。乔布斯会定期与公司最为优秀的100位员工开会,讨论公司接下来的产品和战略。

有了这一计划之后,研发团队就开始加快完善速度,为这一小型公开演示做准备。他们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让iPhone变得更加具体、更加真实。用Christie的话说:“当时,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处于高度紧张的连轴转状态。我让他们集中住在酒店,以避免开车回家浪费时间。然而,大家都在痛苦的同时,收获了钻研和合作的喜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乔布斯对修改后的设备非常满意,而且在员工会议上演示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随意打赏

iphone ipod乔布斯发布iphoneiphone乔布斯iphone秘史乔布斯ipod史蒂夫·乔布斯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