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滴滴“围剿”哈啰,共享电单车上演“三国杀”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共享经济这个领域一直不曾被忘记。

从3-5年前的百家争鸣,到如今的滴滴、美团、哈啰三大巨头对决,共享电单车这个创业领域,可谓好戏连台,看点十足。

曾经,共享电单车只是小玩家的战场,但经过三年的洗牌,小玩家所剩无几,只留下小遛共享、松果出行等顽强活着;如今,由于政策松动、盈利可期,美团和滴滴都来搅局,他们要从先行者哈啰嘴里抢下一块肉。

成立于2016年9月的哈啰出行,虽然进场较晚,但却成功在共享单车混战中逆袭成为行业领军者。

如今的电单车大战,可以看做是一场哈啰的生存保卫战 ,也是美团和滴滴向超级独角兽进阶的必经之路。

1“三国杀”局面重现

将时钟拨转到三年之前,彼时滴滴、美团、哈啰单车就曾小规模试水电单车业务。

2017年7月,摩拜发布摩拜助力车,并先后在长沙、泉州、汕头等地完成投放;2017年9月,哈啰出行推出哈啰助力车,意欲开辟两轮新业务;2018年1月,滴滴也开始运营“街兔”电单车,至此三巨头齐聚共享电单车赛道。

然而,彼时共享单车大战正酣,共享电单车业务并未受到舆论足够关注。

更何况,由于共享电单车自重大、速度快、易发生交通事故,再加上火灾隐患和电池安全等问题,“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在2017年就被写入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

随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明确限制共享电单车进驻,杭州、郑州等二线城市也收紧了政策,此后几年,国内的电单车市场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2019年4月,被称为电单车“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市场才有所升温,不过一二线城市仍未放松监管,服务商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三四线下沉市场。

数据显示,我国有2700多个县,加上260个左右的地级市,在这些广袤的三四线城市里居住着数亿居民,他们经常面临打车难、公共交通不够普及等问题,对3-10公里的出行需求极为强烈,共享电单车恰好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再加上政策管制相对宽松,成为巨头们竞逐的新战场。

据了解,在这些城市中,既有雅迪、爱玛、新日等电动车整车企业,也有青桔、美团、哈啰、松果、小溜等共享电单车品牌,相比一二线城市,市场情况更为复杂,竞争也更激烈。

与此同时,赛道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共享电单车的投放规模达到100万辆,同比增长52%,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数量将超过800万辆,可以说现下正逢黄金发展期,市场价值有望进一步释放。

2赚钱容易吗?

哈啰用过去两年的经验告诉从业者,相比于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是一个更容易赚钱的生意。

这或许和当时的竞争环境,以及哈啰的投放策略有关。2020年以前,哈啰一家独大,其一度占据市场份额的70%以上,一位哈啰出行内部人士表示,当时哈啰的投放策略讲究的是获利能力,投放数量有限,这也就造成了单个电单车的盈利空间非常大。

但滴滴和美团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模式。一位在美团和哈啰都工作过的员工表示,美团电单车的采购成本要远高于哈啰,因为哈啰更多是助力车,只能一个人骑,而美团的座椅更长,前者采购成本不低于4000元,而后者的价格在3200-3700元左右。这意味着,这是有钱玩家的游戏。

不过,现在的哈啰也采取同样的电单车了。

其实,对于电单车来说,更高的成本来自运营。“运营成本主要在换电部分:正常换一个电池4.5元,实际上目前5块一个电池都没有人去换,因为大部分换电师傅都要集中在凌晨工作,还要自带三轮车,冒着被交警抓的风险,不是每个城市都像长沙一样好运营,交警,政府问题都很难处理。”一位共享电单车行业运营人员表示。

而在这其中,更大的不确定性来自政府。

如今,三四线城市的管控力度也在加大。8月中旬,汕头几家共享单车、助力车的品牌陆续发布公告,称共享助力车、共享单车要陆续回仓、保养;9月3日,江门市要求哈啰、美团等平台全部回收投放的共享电动自行车……

但更重要的是,共享电单车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会和原有的出租车体系形成对冲,这也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而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因此,对于共享电单车来说,赚钱,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3巨头们输不起的游戏

相比单车,电单车在下沉市场更是刚需,被巨头视为不可放弃的市场。此前政策不明朗,电单车一直处于在下沉市场低调运营的状态。小玩家在此分蛋糕,一、二线城市仅有部分玩家试运营。由于政策的不鼓励,共享电单车在大城市甚至一度消失。如今,三巨头同时将战火烧至电单车领域。

4月初,青桔单车融资超10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将主要用于共享两轮车的扩大投放。

无独有偶,期间美团单车也被曝在电单车方面动作频频。近期发布的财报显示,二季度已向市场投放电单车30万辆,这也说明,此前传闻的美团重金加码共享电单车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对于巨头而言,电单车也是一场不能言败之战。

对哈啰来说,两轮业务更是安身立命之本。哈啰有先发优势,但面对美团和青桔的围剿,哈啰也“压力山大”。

“哈啰要做自己的平台,两轮是平台的基石。既是流量基石,同时也要成为这个平台长期的现金流和稳固的收入利润来源的基石。”哈啰出行单车事业部总经理褚轶群表示,单车和电单车承担的作用略有不同,单车在引流上的单位成本低于电单车,电单车的盈利能力更好,而两者都能实现自我造血。

今年年初哈啰在其App首页上线了本地生活服务,褚轶群表示,哈啰还在探索两轮流量带来的潜在收益,新业务会通过骑行过程中的相关定位进行一些引流,比如营销上的联动等。

这也是美团一直在做的事。早在2019年1月,美团就宣布未来将摩拜改名美团单车,美团App成为单车的唯一入口。如今美团正通过网约车、单车、点评和外卖等多个服务,试图将美团打造成一款超级App。

其中,美团电单车正在加足马力。

据《晚点LatePost》报道,截至2020年6月,哈啰电单车平均日单量约为400万,而滴滴和美团的日单量分别达到300万和100万。而到了7月初,美团两轮事业部宣布其电单车日订单已突破200万,相比6月涨了一倍。

当下的九、十月正是两轮出行高峰期,玩家都在争抢这一市场,补贴战也在部分地区上演。但滴滴两轮车事业部总经理、青桔CEO张治东认为,相比单车,电单车更是一种刚需产品,基本不靠补贴和价格战。

可以预见的是,电单车不会像单车大战那样,重蹈在资本的裹挟下疯狂投放的覆辙。玩家与管理者都更为理性、成熟,但激烈竞争带来的擦枪走火仍会持续。

未来,共享电单车是一地鸡毛还是成为最后三到十公里必备,等待时间来回答。

素材来源:

Tech星球:《美团滴滴「围攻」哈啰,共享电单车的下沉新战事》

钛媒体APP:《共享电单车开启“三国杀”,行业标准出台推高进入门槛》

中国企业家杂志:《巨头掀起共享电单车“三国杀”》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