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秦捷:服务于金融、物流的创企或将跑出下个独角兽
8月30日, 以“智慧+新服务”为主题的猎云网2018年度企业服务产业创新峰会在上海凯宾斯基大酒店隆重举行。在以《如何投出下一个B2B独角兽》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云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秦捷表示,在企业服务项目投资方面,更关注项目的内在价值和自主生长的能力,创业者要融资还是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自己的自我生长的能力。
云天使基金是一支主要专注于To B领域的早期基金,近几年有70%到80%的投资项目都是属于To B领域,大概有50个项目。
对于企业服务领域创业公司涌现,巨头入场,资本汇入,大B时代的竞争已来的现状,在秦捷看来,主要还是中国的企业对于效率和管理提升的需求明显上升。 但资本市场对于ToB领域的大量进入,也造成企业服务领域的创业企业增多,竞争也开始激烈起来。
对于在企业市场创业公司接下来将面临的挑战,秦捷表示,企业市场对于创业公司和创业者的要求相当高,由于企业市场产品服务的采购者是比较理性的采购者, 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对于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来说一开始的门槛就相当高。如果创业公司无法提供与市场相应水平的产品和服务的话,就很难参与竞争。
另外,中国和美国企业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ToB领域独角兽公司的总市值是超过消费互联网领域独角兽公司的,而中国目前也还没有出现一个To B的巨头。
对此,秦捷认为,一是美国很多ToB的独角兽公司都是跨国公司,它们在中国也有大量的客户。比如过去中国IT的市场大部分都是被国际的巨头所拥有。中国的ToB领域的公司包括创业公司本来就只占到市场的一小部分,所以价值也就比较低。中国实际上也没有IT技术的传统。二是美国企业市场发展相对成熟且细分,独角兽公司的数量比较多分布也比较广。三是美国资本市场对To B领域创业公司的市场价值认同更高一些,在中国,资本原先更认可To C领域的创业公司。
在秦捷看来,在中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上看,未来ToB领域的独角兽首先应该具有较高的产品和技术能力,另外全方位地服务客户的能力也很重要。ToB的独角兽可能最先客户群体很大的领域,比如云计算的基础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另外为大的垂直领域提供企业服务的创业公司的机会也比较大,比如金融行业,零售行业或者对物流行业等,这些行业机会比较大。
猎云网2018年度企业服务产业创新峰会,由猎云网主办,锐视角、猎云资本、猎云财经、AI星球、创头条协办。政府领导、投资机构、创业者等嘉宾围绕企业服务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共享办公、法律税务等垂直赛道的多个议题展开探讨,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寻找创业新商机,把脉企业服务未来新方向。
以下是嘉宾的圆桌实录,猎云网(微信:
ilieyun
)整理删改:
大家好,我是云天使基金的秦捷。云天使基金是一支专注于技术驱动型项目投资的早期基金,2013年由宽带资本、红杉资本,北极光、金沙江和双湖资本联合成立。我们这几年有70%的投资项目都是属于To B领域,一共投了大概50个项目。
今天来的都是企业服务B2B领域的投资人大咖,现在我们就是有一些观点想请教一下各位投资人。这些年我们观察到的趋势是,以往以To C业务见长的消费互联网巨头其实在纷纷布局To B的业务。2017年BAT的创投布局就显示出它的投资重心在转向toB的业务。那么我们想请问一下为什么To B回暖了?与之结合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个万亿级市场,中国此前没有出现一个To B的巨头?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的驱动下,创业公司涌现,巨头入场,资本汇入,其实大B时代的竞争已经来临,我们就想问一下,从资本的角度,企业服务接下来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包括在未来三到五年将呈现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我觉得首先机会还是非常多的。总体来讲,主要还是中国的企业对于效率的提高和管理的需求明显在上升,所以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采购需求是非常大的。
但是确实如刚才前面几位说的,现在资本市场也看到了这个巨大的需求,资本开始也大量进入,造成了现在做企业市场的创业企业是比较多,所以实际上竞争也开始多了起来,我觉得这对现在很多的创业公司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另外就像刚才冠泰说的,实际上企业服务这个市场,对于创业公司和创业者的要求相当高,其实不是一个小白创业者就能做的。由于企业市场的采购者一般都是比较理性的消费者,而且对服务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实际上对于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一开始的门槛就非常高。 实际上,如果我们中国的创业者或者创业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技术达不到跨国企业的同行相当的水平,比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平的话,实际上我们是也很难竞争的。这实际上可能是现在国内这些创业公司在企业服务这个领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刚才说到中国和美国企业服务ToB的差异,过去十年中国的VC在企业服务赚到的钱是没有消费互联网多的。 放眼海外,尽管美国已经出现消费互联网,诸如Facebook、Twitter这样大体量的公司,但是美国ToB领域独角兽公司的总市值其实是要超过消费互联网的。对此各位嘉宾有没有什么样的看法?
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几个问题。首先我挺认同刚才甘总(甘自辛)的说法,应该这么说,现在的IT技术实际上主要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我们看美国有些独角兽公司在中国也有大量的客户。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的企业市场多年来基本上都是被国际的巨头所占领。所以说在中国的企业市场里的中国公司包括创业公司创造的价值本身就不很高的。 另外就是,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因为中国过去没有IT的传统。但是这个情况实现在在改变,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第二是美国企业服务市场相对比较成熟,也比较细分,所以美国企业服务独角兽的分布实际上是比较广的,它们的总市值也非常高,有传统的巨头,像微软、甲骨文,也有新兴的,像AWS,Workday这样的巨头。它们的数量其实是比To C要多的,总市值比To C的要高。
第三实际上中美两个资本市场,对企业服务、或者To B这块市场的价值认同还是不太一样。我自己觉得,在美国对于企业服务或者说To B这个市场的企业价值认同会更高一些。在中国,实际上过去对To B市场的价值认同不是很高,由于To C市场人口红利的原因,To C的企业增长速度非常快,所以大家对于To C的商业模式,价值认同更高一些。这两年也开始从大量的VC开始关注To B企业,也说明大家开始认同这一块的市场价值。
刚刚讲到To B的投资,其实是需要两点,就是专业判断和耐心。耐心肯定是基于在专业判断为基础,我想请教一下,在各位看来,这种B2B的这些独角兽,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包括这些独角兽可能在中国的市场环境最可能出现在哪些细分领域?
就特质来说,刚才叶总(叶冠泰)也说了,首先应该还是产品和服务,其实企业服务这个领域,由于采购者是企业,他们是理性消费,对产品和服务要求非常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其实创业公司在这方面必须能提供相应的高标准产品和服务,包括技术。
从领域上来看,我觉得中国企业市场的创业公司,或者独角兽,肯定首先要满足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哪些To B的市场客户比较多,或者需求比较相似的领域,一定是最早产生T独角兽的地方。现在如果把阿里云从阿里巴巴剥离出去,它肯定就是个独角兽了。 云计算领域中基础设施服务这块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 另外为大的垂直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领域,如金融行业,制造业,物流行业等,出现独角兽的机会也会比较大。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但是也是从去年一直被谈及的一个问题,就是资本寒冬。因为从资管新规的出台,包括私募杠杆政策的变化,它其实是让银行本身的募资就变得比较困难。从而人民币基金的重要来源其实是被截流,面临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三座大山已经横亘在中国投资人面前。
对于创投圈来讲,淘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投资圈来讲,其实也基本上是资本的炼金时代。就比如说在寒风凛冽的投资人的逻辑主导,包括回归理性的情况下,想问一下各位投资人,创业者创业公司应该如何调整融资策略?几位也是在寒冬中盛开的梅花,给创业者提供一些融资策略方面的建议?
我觉得其实企业服务这个领域投资的疯狂性,其实远不及To C的领域,所以受资本杠杆寒冬的影响,应该没有那么大。但是现在大家可能投资的速度都再往下降,而且对于To B领域要求更高了。我们看的项目也是更关注项目的内在价值和自主生长的能力,就是说,创业者还是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自己的自我生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