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公司招股书,水滴筹并不贡献营收
4月17日,水滴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启动上市流程。招股书显示,水滴公司2020年营收为30.28亿,同比增长100.4%,旗下业务水滴筹并不贡献营收。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水滴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向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分销服务、以及向保险公司和其他保险经纪或代理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等。其中保险分销佣金收入为核心业务,贡献收入占比89%。
水滴筹是水滴公司旗下最重要的业务之一,上线于2016年7月,是免费个人大病求助平台,通过社交网络将寻求帮助和愿意帮助的人聚集在一起,为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提供医疗费用支持。
招股书数据看,保险收入是水滴公司的主要来源,而水滴筹作为水滴为用户提供的免费筹款工具,并不为水滴公司带来营收,所谓的用户爱心款项也和水滴没有任何关系。相反,为维持平台的正常运转,水滴公司每年都会对水滴筹业务进行大量补贴。
以筹集资金算,水滴筹在中国所有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中排名第一。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有超过3.4亿人通过水滴筹累计为170多万名大病患者捐款370多亿元。
因为水滴筹在朋友圈的热度,很多人自动的把免费、帮助别人的水滴筹和公益慈善划上等号,将水滴公司说等同于水滴筹,认为水滴公司做的就是公益组织的事情,加上在水滴筹筹款的大多是患了大病但缺钱治疗的所谓“弱势群体”,外界便想当然地以为免费服务的水滴筹是在做慈善,误以为水滴筹就是慈善公益组织。
实际上,但水滴筹并未给水滴公司贡献一分钱的营收。水滴筹此前也曾多次澄清,自身并非慈善公益组织,运营主体为商业企业。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凌霄认为,水滴筹等平台极大地降低了公众发起筹款的门槛,解决了很大的社会问题。《慈善法》规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并不能为个人利益发起公开募捐。以水滴筹为代表的互联网筹款平台,其为用户提供的是个人求助服务,属于公民的一种权利,与慈善组织公开募捐善款的行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