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裁员、欠薪、停产,又一新造车势力倒下了
又一家新能源造车企业,没有熬过这个寒冬。
说起新能源汽车,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的都是蔚来、理想、赛麟.....而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负面也多次出现在媒体中,裁员、欠薪、倒闭也不在稀奇,这不,又一家新能源造车企业倒下了。
作为首批拿到新能源汽车“双资质”的长江汽车,最终也未能熬过今年。
近日,据媒体报道,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8月24日裁定受理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根据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的破产文书显示,自主车企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公告称,根据杭州万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的申请,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8月24日裁定受理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的债权人应于2020年11月11日前,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书面说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是否属于连带债权,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将于11月26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1欠薪许久,员工被迫离职
在进入破产程序后,长江汽车的员工也苦不堪言,欠薪风波也持续发酵。据媒体报道,长江汽车拖欠员工工资长达12个月之久,工资何时发放至今没有准确消息。
并且,自今年8月24日被杭州余杭区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后,长江汽车据称每周发放一次关于“居家等待”的通知,而在几日前,众多员工收到了公司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协议书”。
几乎每一家“浮出水面”而被发现其实正在“裸泳”的造车新势力,都是从欠薪开始的,长江汽车也不例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关于长江汽车欠薪的新闻报道就开始增多。
“其实前年我们的工资发放就开始出现问题了,但拖欠的时间并不长,一般为几天,最多不超过一个月。”据杭州长江汽车员工小王透露,从去年开始,工资发放延迟的时间大大增加了,经常一拖就是两三个月,甚至长达半年。至于入职时承诺的“十三薪”,从来没有兑现过。
出现欠薪问题的并不只杭州公司一家,在去年年中,位于贵州和成都的长江汽车公司也都先后有员工曝出拖欠工资的情况。
事实上,有些已经申请劳动仲裁的离职员工,直至现在也没有拿到长江汽车拖欠的工资,而从今年春节开始放假的部分在职员工,长江汽车也一直没有通知他们何时返岗,承诺在放假期间发放的最低保障工资同样处于拖欠的状态。
“受大环境和疫情影响,员工欠薪的情况确实存在。”长江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为改变当下的境况,他们正在采取一些可行的举措,例如与公司的股东和潜在投资者接洽,推进融资计划,以及开拓更多细分市场等。
欠薪只是长江汽车资金短缺的“冰山一角”。
启信宝显示,从去年3月至今,长江汽车被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等列为被执行人次数共计65次,累计执行标的超2.35亿元。不仅如此,今年1月4日,长江汽车董事长曹忠还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原因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2手持“双资质”却难产
如今走向破产清算的长江汽车,也有过高光时刻。
长江汽车是最早一批获得发改委批文和工信部审核的双证造车企业,仅次于北汽新能源后第二家拿到双资质的汽车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长江汽车前身是在1996年挂牌的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该公司最终濒临停产。2013年,五龙电动车注资重组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李嘉诚曾多次增持五龙电动车股份,并一度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2016年4月,长江汽车发布电动车品牌“长江EV”,同时杭州工厂正式投产,一期年产能为10万辆,二期年产能为30万辆。随后,长江汽车加速扩张,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相继成立,并吸引不少政府背景的投资。
2017年,随着V8070型物流车运往美国,长江汽车成为国内首家大批量向美国市场出口高端电动物流车的车企。同年,长江汽车还与中渝国际在杭州正式签署销售协议,订单涉及500辆G08电动商用客车,总额过亿元。
与商用车业务相比,长江汽车的乘用车业务并不顺利。官网显示,目前长江汽车拥有奕阁、奕胜、益众、逸酷四款车型,但前三款均为商用车型,仅有定位小型纯电SUV的逸酷为乘用车型。逸酷于2016年4月发布,但时至今日,仍然未能实现上市交付。
对此,长江汽车内部人士曾透露,“逸酷早就研发出来了,但是新能源补贴门槛一再提升,拖到后面这款产品已经达不到补贴要求,导致采购成本太高,缺乏竞争力而没能上市”。
根据长江汽车2016年时公布的计划,该公司基本上1-2年就会推出一款乘用车新车型,包括C级、D级车型。然而,自2016年发布逸酷后,长江汽车直到2018年才携三款新产品亮相北京车展,中间空档期长达两年,且三款新产品均为概念车。
3“蓝海”变“红海”
随着造车门槛降低,互联网造车兴起,大量资金的涌入诞生了数十家新造车企业,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停滞,部分企业还未正式投入量产已经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由蓝海转变为红海。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新能源造车的疯狂浪潮基本结束,难以容下数十家新造车企业,车企进入两极分化阶段,无法获得外部资金支持与市场认可的车企,或将在2020年集体倒下。
据统计,国内造车新势力超过40家,但截至目前,只有10余家车企拥有新能源汽车“双资质”,没有“双资质”的车企无法合法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在此背景下,如蔚来等新势力车企只能通过代工的方式变相解决这一问题。
而作为曾经炙手可热,手握双资质的长江汽车深陷员工欠薪、工厂停产甚至面临破产清算的结局,不禁让人唏嘘。
很显然的是,长江汽车不是首家在激烈竞争中倒下的新能源车企,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去年至今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司爆出欠薪、欠款的消息,包括博郡汽车、拜腾汽车、赛麟汽车等。
“长江汽车的失败在于错过新能源汽车市场红利期,迟迟未能推出量产乘用车。” 在业内专业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迎来加快洗牌的一年,长江汽车的破产结局将给所有新能源车企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