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们撒币:直播答题是否有了资金就可以忽略创新
直播问答App乃虚火 调侃知识终不能长久盈利
随着王思聪在微博宣布“我撒币、我乐意”,一款叫“冲顶大会”的App冲到了大众面前。紧接着“芝士超人”携10亿元奖金从天而降。瞬间之内,在线答题火得一塌糊涂,促成了中国网民新一轮的狂欢,而且狂欢地心安理得。
其实,直播答题App的产品逻辑非常简单:由真人主持人出题,用户在线选择,参与者需要在10秒之内完成答题,超时或者答错,立即退出游戏。12道题目结束之后,答对所有题目的人就可瓜分奖池奖金。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模式非常熟悉,这简直就是在线版的《开心辞典》和《幸运52》,两档全民节目,是那种周六熬到22点看首播,周日早上11点还要忍不住看重播的节目。
这两档节目也衍生出大量好的话题,比如李咏的大脸如此之长,他适合出现在春晚舞台吗?王小丫如何跻身央视最受欢迎主持人,而李嘉明的存在显得有些多余,他又有怎样的辛酸历程……
更关键的是,凭借央视的影响力,他们能搜罗到全中国最权威的专家,出最专业的题目,同时会考虑普通观众的接受程度等。于是,央视的这两档王牌节目长盛不衰,让人觉得舒服。即便现在停播,也是寿终正寝,而不是暴病而亡。
显然,日前爆红的在线知识问答平台,尚不具备《开心辞典》的精致,它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爆红,更得益于红彤彤的奖金,100万元、101万元的现金摆在直播间,能充分调动人类最本质的冲动。
但众所周知,靠冲动做的事儿,终不能长久。如果在线知识问答平台找不到新的兴奋点或者稳定的盈利模式,那么,它们只会是一场狂欢和一连串稍纵即逝的丑陋流星。
用户消耗时间,企业获得流量
最开始,智能手机只是“碎片时间清理机”,现在人类已经成为手机的高级配件,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浏览网页、刷朋友圈、打游戏等。这种情况越发地严重,更是有人沉沦其中,于是,痴迷手机的人开始思考,到底该不该继续沉迷手机,偶尔地也需要读书和运动。
但类似直播答题App的出现,又给了大家最新的“热爱手机”的理由:网上答题,不仅能赚钱,还能增长知识。
其实,这充其量算是低层次的心里安慰罢了,笔者不喜欢类似的答题直播,看到红彤彤的奖金而不得,简直是煎熬。更重要的则是,网友投入大量时间,换来的只是碎片化、零散的知识点,留到脑袋里,只是智商的脂肪而已。更何况,99%的参与者都要承受“挑战失败”的尴尬和沮丧,这种负面的情绪会进一步加剧人们对“学习”的嫌隙。
相关报道显示,确有真人领走了百万元大奖,这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彩票”,正因有如此极少数的幸运儿,才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关注即流量,这是如今的商业世界中最重要的事儿。现在,企业要开发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早就超过了十元钱。为了管控成本,互联网企业不再执着于传统广告,请明星代言,付出天价的代言费,却不敢保证效果。
如今企业更乐意采用一种“参与式”的广告宣传,比如说滴滴、快的网约车大战,虽说烧掉了14亿元,但仅仅用不到20元的成本就能获得一个用户,同时,培养出用户“移动支付”的习惯。要知道,当司机和乘客把零钱存入网约车App的时候,这些就成为企业可支配的资金。
现在的知识问答直播App也采用了相同的模式,他们没有请鹿晗、吴亦凡等小鲜肉做百万代言,却把百万奖金按照相对公平的方式分给了用户。这种良好的参与感,充满了希望,爱占便宜的用户自然会口口相传,从而形成巨大的免费资源。
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流量。相关数据显示:一场百万元的奖金,早已换来了百万流量,单用户推广仅消耗1元,简直是业界良心价。
相比之下,参与狂欢的消费者则没有太多收获。表面上看,消费者没有损失掉任何东西,但细细想来,当你口口相传这款App,当你为了答题不断地搜集知识点,消耗的是宝贵时间,这几乎是最值钱的东西,结果却只能换来零散、碎片化的知识。
事实上,手机App最恶之处正在于把时间杀掉,比如遍地的游戏和新闻客户端,会不断推送内容,从而形成持续性的新刺激。一旦打开,用户就再也无法停下来,不知不觉中消耗了大量时间。关于知识的App,我们更需要高效、系统的学习工具,给一些时间不够用的人,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这种服务比起所谓的奖金要正向得多。
知识如何带来滚滚财源
平心而论,在线问答直播App或者叫其他什么知识竞赛之类的平台,真正的脊梁绝非知识本身,几乎没有用户是带着“渴望知识”的心态来参与这场狂欢的,这个热烈的过程,开始于金钱,肯定也会结束于没有金钱。
在直播平台内,最美妙的体验莫过于参与奖金分配,仅仅是20元的奖金,亦能让用户玩得不亦乐乎。花椒平台甚至出现过人均4万元的盛况,以及“领走百万大奖”的神秘女孩,这些都是巨大的刺激,引导着用户持续地将“流量”投入进来。而其中三元、五元的分钱则确保了这种刺激会一直存在。
不要嘲笑钱少,要知道连几分钱的红包或者敬业福之类的东西,都能让用户疯狂,更何况是这么直接而赤裸裸的模式。
毫无疑问,有奖金的地方就会有流量,这简直是真理和铁律,但要想把这个模式持续下去,问答直播App需要尽快完善自己的盈利模式,且需要在成本烧光前完成“盈利验证”。
其实,面对巨额的流量,最常见的盈利模式就是插入广告,用户在参与答题前免不了先要欣赏一段广告,关于网络游戏的或者关于天猫店铺的。而问答直播的特殊属性,决定其还能在问答直播中植入一些广告,比如直接问,某品牌的智能手机,逆光也清晰,请问它的售价比iPhone X低多少?当然,这些都是最表层的盈利思考,知识平台或许能唤醒公众对知识的渴望,也能衍生出线上线下之培训,或者干脆靠金牌主持、网红主播来吸引人气也未可知。
知识就是力量,或许,应该直接说知识就是金钱。在这个娱乐为王、金钱至上的年代,谁也不要否认自己喜欢钱,但在诱惑面前,用户仍然需要冷静思考,与其沉溺于被人持续提供的刺激中不可自拔,倒不如思考“知识变现”的本质规律,做一个驾驭知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