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硅谷,败也硅谷!iPod之父Tony Fadell与苹果谷歌的爱恨情仇
此时此刻,Tony Fadell正在伦敦外的一处豪华乡间别墅。这里正在举办着高端创始人论坛:对象只有凭借邀请函才能进场,威廉王子、雅虎前CEO梅丽莎·梅耶尔等赫然在列。但是,Tony Fadell俨然是此次论坛的中心人物。
尽管iPhone发布已经有十个年头,媒体的声势依然不减。“iPhone的秘密”成了最近的新话题,然而处于这一话题中心的Fadell,正进行着自己的事业。当天下午的主题为“下一代的开发重点”,Fadell、Niklas Zennström以及Kevin Ryan(纽约市最成功的互联网创业者),还有其他几名既是企业创始人又是投资人的人物一同站在讲台上。不过,Fadell是唯一一个协助开发了在场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在使用的产品的人,先是iPod,接着是iPhone,再后来是自己创业开发了Nest温控器。
Fadell是论坛的焦点,他自己也清楚。他充满自信,有时甚至是自负。他曾表示:“任何跟你说创业就该去硅谷的风投,都是极为懒惰不负责的人。”当时站在他身旁的两人,恰好来自硅谷某一风投公司,而Fadell则镇定自若。当然,Fadell通过一家名为Future Shape的公司也进行天使投资。
当有人问他,你曾料想过技术会让你如此出名吗?
“当然没有,” Fadell说,“80年代的技术圈就像《菜鸟大反攻》里一样,都是极客……我们被路人瞧不起,遭白眼……”接着他又说,“我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名人,但是在别人眼里就是如此。”
我倒不觉得Fadell像什么摇滚明星,但我也很快发现,他不是那种愿意早早退休,然后把投资当兴趣的硅谷富豪。他甚至搬出了硅谷,移居到了巴黎。并且,随着对他的了解越深,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位硅谷之子对硅谷有着隐秘的恨意。
“去他妈的苹果!”
90年代初,Fadell还只是密歇根大学的一名计算机工程学生,但他已然尝到了创业的成功滋味。他在自己的寝室里创办了一家名为Constructive Instruments的教育软件公司。但他显然并不满足。他说,“我对安娜堡的小天地感到无比沮丧,我满心向往着西方,硅谷!硅谷!硅谷!”
当看到Mac的英雄级程序员Andy Hertzfeld离开苹果,自己创业成立了General Magic公司时,Fadell仿佛看到了希望。
1991年,毕业不久的Fadell在某个早上突然来到General Magic的办公室。通宵加班的工作人员完全无视这个小伙子。但是,年轻的Fadell无比有毅力,并且在1991年底,他收到了来自General Magic的工作邀请。
Hertzfeld后来表示:“回想那会,我真该说‘这家伙肯定能改变世界啊!’他真的很有才华,有主见,非常聪明,也十分体格健硕。”
在General Magic那会,Fadell加入了一个小团队,开发一种被公司称为个人通讯器的东西。他说,这玩意有通讯功能,有可下载的应用,可以购物,有动画、图形和游戏,它是一部电话,还有内置的调制解调器,俨然一个14年前版的iPhone。但是这个产品未能发布,General Magic在2000年初宣告破产。公司虽然不在了,但是经验却是实打实的。离开General Magic后的几年,Fadell又成立了自己的硬件公司Fuse Systems。公司打算生产一个完整的最优音乐播放器,将立体声系统压缩到便于携带的,类似于随身听一样的设备。为此,Fadell租了办公室,还找了十几个员工。
这时候,苹果找上门来了。那时候,乔布斯刚回到苹果,并且忙于拯救公司于水火中。乔布斯无意与微软竞争,并且和Fadell一样,他也想到了便携式MP3播放器,并且他需要一个懂得这项技术、能开发原型的人。Fadell本以为苹果是要他设计下一代Newton之类的,便参加了会议。直到他签了保密协议后才发现公司是要他设计一款便携式MP3播放器——也就是未来的iPod。
Fadell本可以拒绝,但是他自己的公司Fuse需要资金。因此,他放任Fuse自行发展,自己选择在短短的六周内设计iPod原型。接着乔布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Fadell放弃Fuse MP3播放器,为苹果工作。还未成功就宣告失败,对年轻的创业者Fadell来说难以接受。然而事实上,Fadell没有选择。Fuse成功的几率实在微乎其微。因此,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选择为苹果打工,带领开发iPod。第一代iPod尽管不够完美,却也远甩竞争对手好几条街,直接扭转了苹果的困境。iPod在市场上大热,Fadell也成了苹果内部的英雄。
当乔布斯2004宣布自己罹患癌症后,Fadell也在其继任名单中。
2007年推出的iPhone,是Fadell在苹果的最后篇章。作为开发iPod的大功臣,他顺理成章地继续为公司开发下一款旗舰产品。针对iPhone的设计,Fadell沿用了iPod上的旋钮式拨号。但是苹果内部的另一个团队有着更大的野心——全触屏设计。当然,Fadell输掉了iPhone的最终设计之战。但是鉴于他之前的成功,公司仍希望他继续开发硬件,这也造就了他跟另一个苹果的传奇软件大师Scott Forstall之间的各种矛盾。
最终的结果对Fadell来说,更是残忍。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向世人展示第一代iPhone。当他演示到,用户可以轻触屏幕已删除联系人时,他删掉的那个人正是“Tony Fadell”。观众可能并不在意,但在场的苹果工程师们都心知肚明。Fadell坚持称自己跟乔布斯关系依旧铁,那场演示是“Scott Forstall搞得鬼”,但了解演示的知情人士则表示,那一幕是乔布斯临时加入的。不管怎样,2008年,Fadell和自己的妻子(同为苹果员工)选择了辞职。
“去他妈的苹果!”
这是我去采访Fadell刚踏进他家后院听到的第一句话。Fadell的公关人员安排了这次采访,但似乎Fadell早已忘了这事,眼下正烦恼着。后来我才知道,他投资的一家公司跟苹果闹起了一点纠纷。
接着,Fadell提议我们该出发了。除了采访,他还打算在VivaTech上露面。他指着路边的两辆自行车建议我们骑车前往目的地。自行车上配备了充电设备,该设备来自一家名为Superpedestrain的创业公司,Fadell是其投资人。
我们各自骑着自行车,Fadell拿着iPhone开着导航。不一会,他咆哮道手机没电了,一边嘟囔这手机有问题,一直在狂耗电。
“我要重启一下手机,”他说。于是我们停在了车站附近的废弃广场边,重启手机并没有解决问题,“哎这就是数字公民的日常啊!”他忽然感慨。
于是,我建议让Fadell使用我的Android手机来导航。刚要达到目的地时,Fadell扭头看了几眼世博中心,接着惨剧上演。Fadell的车轮卡进了花岗岩路缝,把他连人带车扔了出去。我的手机也跟着飞了出去,粉身碎骨。这会,他看着我,说:“这事你不会写进报道吧?”
一上午的经历,俨然验证了Fadell制造戏剧场景的天赋,意外越多,越好。他的公关人员告诉我,跟Fadell一起工作,每天都是新的挑战。
向巴黎前进
搬到巴黎存在一个问题,在那里Fadell没有实际的人脉。不过,很快他遇到了“法国的史蒂夫·乔布斯”——Xavier Niel。和Fadell一样,Niel也是靠着互联网创业发家,现在做着互联网投资。
俩人彻夜详谈10多小时后直呼相见恨晚。同时,Fadell在此提出了新的创业想法,也就是后来的Nest,Niel是他的早期投资人之一。简单说,Nest将打造一款如iPhone一般精致的智能温控器。但是,Nest的终极目标是要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
再一次,Fadell带着Nest回到硅谷,跟苹果前同事Matt Rogers再次创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但直到一年后才首次公开。谷歌的谢尔盖·布林看了原型设计后便立即动起了收购的心思,乔布斯听说后也想一睹温控器真容。可惜,当Fadell觉得产品足够完美可以公之于众时,乔布斯已经病入膏肓。
2013年夏,Nest系列第二款产品智能烟雾报警器即将问世,此时Fadell正在寻觅下一轮融资。Nest的愿景是智能家居控制中心,想要完成这一使命,就需要资金和时间。同时,谷歌一直想着收购Nest,并且,将Fadell收入麾下。毕竟,Fadell具备让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企业的设计天赋。
如此两难的境地似曾相识。十年前,Fuse也是面临这样的局面。但是这一次,Fadell不用杀死自己的公司,他可以在谷歌内部独立运行Nest,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且,他们的条款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五年期限,在这五年内,Nest可以自由消耗资金,自由创新,以实现互联家居生态系的未来。” 于是,2014年1月,谷歌以32以美元价格收购了Nest。
但事情的发展有点糟糕。没多久,谷歌请来Ruth Porat担任新的CFO,并对谷歌展开业务重组,还成立了Alphabet公司。当时,天真的Fadell还想着自己跟谷歌的“五年之约”,然而随着谷歌摇身一变成为Alphabet,一切都变了。2015年末,他偶然发现Alphabet打算出售Nest。伤心之余,在2015年12月份,Fadell提出了辞职。
就在这时,科技圈忽然掀起来了一场针对Fadell的诋毁,指责Fadell“暴君式”管理,说他“继承了乔布斯的所有负面品质,却没有学到他把事情做到完美的优点”等等。而这大部分的指责,都出于Dropcam的CEO——Greg Duffy。Dropcam是谷歌后来收购的一家智能家居安全摄像头公司。Duffy曾私下欲取代当时的上司Fadell,未果后离职。Fadell对于上述诋毁,自然是不认的,但苦于法律协议约束,他不能随意公开声明,只能哀叹“在众人诋毁自己和Nest时,谷歌没能挺身而出”。
闹剧如何收场,我们不清楚。我们只知道,在硅谷经历了两次失败后,Fadell再次回到了巴黎。
复仇硅谷
好在巴黎还有他的好友Xavier Niel。在Niel眼里,硅谷一文不值:随便一个工程师的收入都高得让你想哭、交通恶劣、缺乏文化机构、缺乏跟欧洲城市的联系等等……
因此,在巴黎外围的一处大型建筑群Station F,Niel打造了一个类似硅谷的众创空间,仅服务于创业公司。年轻的创业者带着创意和想法便可以申请入驻,之后便有机会接触到法国的整个创业生态系统。放眼周围,天使投资人网络、风投公司、孵化和加速项目比比皆是。
其中,就有Fadell的办公室——Future Shape,即上文提到的投资公司。Future Shape的资金全来自Fadell个人,因此被投资的公司也就少了传统的VC压力,比如上市或收购等。虽然遭遇过财务危机,Fadell表示,现在资金已不成问题。对于Future Shape, 他的目标是寻找那些伟大的产品——类似于iPhone或Nest温控器那样的,需要长期资金支持但有望改变世界的产品。
如今,Fadell已在巴黎定居。硅谷给他带来名声,带来财富,却也带来了两次背叛和伤害。第一次是乔布斯,榨干了Fadell的价值后将其一脚踢开,所谓“兔死狗烹”不过如此。第二次是谷歌,不同的公司,差不多的德性。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Fadell总会抓住一切机会奚落嘲笑硅谷。
也许,你可以说,如果没有苹果和谷歌的支持,Fadell可能根本没有今日的成就。并且,以硅谷一贯的成功标准衡量,Fadell着实在硅谷硕果累累:两次离开公司,他都赚足了钱。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有钱也许就够了。但是对于乔布斯,对于埃隆·马斯克等等,他们渴望的是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公司的成功,以及牢牢把握住自己公司的发展创新。Fadell亦是如此。
然而,Fadell绝不是自怨自艾的那种人。很明显,他的第三阶段职业生涯就是挑战硅谷的核心系统。在这里,他亲自挑选和曾经的自己有几分相像的年轻创始人,给他们资金,看他们能有何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看着自己人生轨迹的不同版本如何发展。他的投资是否成功,暂时还未有定论。但是,至少有一点,他成功了:曾经他有求于硅谷,如今,硅谷有求于他。
Niel说道:“在巴黎,他见到的美国科技人士可比他在美国见到的多了去了。”
但不管外界如何评判,硅谷又是如何辜负他,Fadell依旧野心满满,特立独行,并且充满乐趣。只不过在你跟Fadell会面前,听我一句劝:千万别把手机借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