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马亮:顶格处罚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传递了哪些信号?
近些年来,社区团购悄然火起来,成为互联网企业争相抢滩的热门领域。但是,社区团购行业暴露出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备受关注。3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对五家社区团购企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予以顶格罚款,共计650万元。公告指出,五家企业的不正当行为包括“低价倾销”和利用价格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
社区团购所引发的问题以及政府部门所采取的监管措施,对于平台经济发展和监管而言都有值得注意的风向标意义。
社区团购进军的社区零售行业,其典型特征是“小散乱”。集贸市场和摊贩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作为民生行业,社区零售是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关系居民的生活成本和水准。作为劳动密集的个体经济部门,社区零售在解决农产品销售、吸纳就业和便利居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很大作用,也是大量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和收入来源。
虽然是社区团购,但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志不在此,甚至是声东击西。可以说平台企业要的不是居民盘子里的菜,要的是高频流量和日活用户。如果纵容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巨头压倒性地碾压这些势单力薄的从业者,让实体店和老百姓的生计没有依靠,那么对于市场公平和社会稳定而言都是不可取的。
企业在刚进入市场的短期内,为了获取客源可以低价促销,甚至是赔本赚吆喝。但是,采取长期大规模肆无忌惮的降维打法,甚至利用技术手段欺诈消费者,那么对于市场良序竞争而言就无疑构成了潜在的巨大威胁。
如果这些行为导致社区团购一家独大乃至整个行业寸草不生,那么就可能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初衷,并反过来吞啮消费者福利。特别是可能导致社区团购的上下游产业链遭受重创,甚至影响整个行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羊毛出在羊身上,短期来看对于每一个消费者的个人福利是利大于弊,但是长期来看对于消费者整体的公共利益却有可能是弊大于利,因此的确是值得警惕的陷阱。
把社区团购作为突破口来杀一儆百,对于其他行业的平台经济从业者加强和创新市场监管,具有较强的风向标意义。去年底,监管部门就联合商务部约谈了相关平台企业,引导和规范社区团购秩序,并三令五申地明确“九不得”。但是,这些企业并没有就此收手,而这也是政府部门必须重拳出击的重要原因。
对于平台经济而言,政府坚持对新兴业态的包容审慎原则,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但是,在平台经济出现值得警惕的严重问题时,就要采取触发式监管,该出手时就出手。据悉,早在去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就对五家社区团购企业的低价倾销、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从启动调查到做出处罚,费时两个多月,足见对此类问题的监管之难。
今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了对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等垄断行为的调查原则和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监管总局对五企业的处罚依据的是《价格法》,而没有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这是因为裁定一家企业是否处于市场优势地位并构成垄断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超越行业、区域边界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如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都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对于社区团购这样的新兴业态,政府部门既要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又要维护市场公序良俗,的确充满挑战。相对来说,价格操控的事实和证据更加容易确定,也是监管部门率先采取的制裁措施。当然,目前顶格罚款的数额相对于这些企业的体量和影响来说,仍然是九牛一毛、杯水车薪。因此,不排除未来监管部门在掌握新的事实和证据后,依据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来升格处罚。
虽然相关企业受到处罚,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创新潜力。社区团购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来重构社区零售业态,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购物选择,也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未尝不是增加了福利,提升了体验和品质,获得了便利和实惠。
实际上,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巨头的到来,也曾引发“狼来了”的类似争议,因为人们担心它会打破既有的零售生态。但是,最终形成的是不同规模和特色的商家共存的市场格局,而消费者也获得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互联网企业奉行赢者通吃的生存法则,这意味着社区团购在短期内仍然会是腥风血雨的一场乱战。这类似于共享单车等新型业态的发展过程,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都会有一个市场自愈和反复调整的过程。为此,我们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但是,市场未来将走向何处,仍然应该交给市场来最终评判。
对于社区团购等平台经济,政府部门要做的不是确定谁可以最终胜出,而是厘清并执行公平竞争规则。监管部门要通过公平、精准而有效的监管,确保优胜劣汰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推动市场可以更快地健康规范发展。与此同时,要引导平台企业差别化特色发展,真正回归社区团购的行业初衷,使居民有更加多样性、负担得起和高品质的消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