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谈区块链之八:挖矿可能是个骗局
近期在关注区块链技术之外,也在思考和区块链相关的很多事物的含义,借给大众媒体写专栏的机会,把学习和思考过程写下来。文章来源:方军读书会(ID:mindmeters),作者:方军。
01、绝大多数挖矿可能是骗局
“挖矿可能是个骗局”,其实是个标题党,其实应该是,“绝大多数挖矿可能是骗局,除了……“
几个月前,有人说跟我说,等着来我们的媒体平台“挖矿”?我很惊讶,“挖矿”?我知道意思是,你写文章,被阅读被点赞,可以获得 Token (代币)奖励。
这个不是新鲜事,区块链领域交易事务数量最大的链之一是Steem和其上的博客平台Steemit。全球区块链社区很多人在这个平台上写文章,而不是选择去体验更好的Medium博客写作平台,既是因为这儿区块链信息更聚集,也是因为有 Token 奖励。但这是「挖矿」吗?
当时,迅雷后来改名为“链克”的项目正火,机器的价格被爆炒。它的功能点并不是说,给用户带来多大的用户价值,虽然的确随着装机量的增多,迅雷网络内容分发网络的效果提升了。它的价格暴涨,也是因为“挖矿”二字,分享了闲置的硬盘空间,可以获得“链克”币的奖励,而万一这些 Token 进入交易所交易则变成财富。
这里还有一个小背景,在之前因为显卡(GPU)挖矿盛行,导致显卡价值暴涨。当时「链克」某种程度上利用这种误解。显卡挖矿在之前在以太坊网络或一些较新的链上还是可行的。
再之后,随着区块链进入大众视野,我听到更多的「挖矿」「挖矿」。写两个挖矿是因为 :
一是消费者被忽悠可以「挖矿」——健身房跑步挖矿,骑自行车挖矿,看视频挖矿,手机挖矿……
二是因为,听到很多人讨论自己的区块链项目时,一本正经地设计用户挖矿机制。这个机制需要,但其实跟挖矿没什么关系。
就此,我想说的是,这些所谓的「挖矿」都是骗局——这是拿区块链的一个名词,套到另一个熟悉的事物上,从而试图诱发人的贪婪。骗局,从来不外乎两种,要么诉诸无知,要么诉诸贪婪。诉诸恐惧,那是抢劫。
02、比特币的挖矿机制
那么被利用的概念是什么?被行骗者利用的概念是类似比特币挖矿的机制。
比特币的挖矿机制,是一个精妙的「技术+经济」设计,已经广为人知,这里我们再略加讨论。
比特币的挖矿,是比特币的货币发行过程。打包新区块,然后首先完成通常它所要求的加密哈希计算的矿工,获得这个新块的奖励。矿工获得的奖励,从最早的50个比特币,每四年减半,到25个比特币,再到现在的12.5个比特币。
比特币的机制设计,有点模拟现实世界中的「黄金」的生成机制:黄金在世界上的储量是固定的,而金矿的矿工,通过挖矿把新的黄金「释放」到人类社会。
矿工所进行的工作,广义说,可以说包括三个部分,1)交易打包成新块,2)进行哈希加密计算,以及3)作为全节点确认新块。狭义说只有2)才是挖矿,因为1)3)所需要的计算量相比来说极小。
但不管怎样,这是一个整体。矿工做的事情本质上是,「运行」着比特币区块链这个网络。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算力」,用分布式的算力来形成一条开始几十人、现在可能以千万计的人相信的比特币区块链网络。
这种分布式的算力,最早被称为「去中心化」。但沿着比特币算力集中度的演变看,其实是多中心化,现在在实际运转中,少数几大矿池掌握了主要的算力。今天比特币挖矿是高度中心化的。有人曾经说,严格意义上来讲,在进行比特币区块的打包区块链可能实际数量都小于21个。
由于矿工是凭借计算机的计算,也就是「工作」赢得打包新区块链、并获得奖励的权利的,这种分布式的共识证明因而也被称为「工作量证明」(POW)。
“工作量”,本意是加密哈希计算,也成为一个被概念泛化的词,这个之后有机会再讨论,但要特别强调一句,人类社会的机制其实是“meritocracy”(功绩制度,按成果获得回报)。
另外特别要提及的是,在比特币挖矿机制的设计中,有个关键的公式是难度值调整,不管全网算力如何变化,都两周调整一次难度值,确保一个区块的加密哈希计算时间约为十分钟。
03、EOS和ETH的「挖矿」
在主要的区块链项目中,以上三个方面都可以说是存在的。以最近因为「超级节点」而成为关注焦点的 EOS 为例,为讨论便利我们换了下顺序:
而谁可以成为超级节点,除了硬件设备条件之外,是有DPOS(权益委托证明)来选出的,这才有了所谓的竞选。
这个奖励的分配方式,不是像比特币是简单明确的几条、并写在代码中的,而是由所谓的仍在修改待定的“宪法”来决定的。
近期就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超级节点能获得收益,从所有增发出来的5%降到了1%,而另外的4%放入一个基金,另做分配。
以太坊的挖矿更加简单直接一些,至今仍是与比特币相似的算力工作量证明(POW)机制,虽然曾提出要转向权益证明(POS),但至今并未推出。另外,由于它仍有一个创始人及基金会团队所管理,挖矿机制中增加了很多人的因素,比如它就有改变算法以对抗矿机、避免某些人在其生态中掌握过大比例算力的做法。
以太坊和EOS另有一个共同点,也就是它们都经历过代币众筹,而之后挖矿所挖出来的是每年增发的部分。
注:在设计Token经济系统时,是增发,分配增发出来的(这是Steemit等的做法),还是总量恒定,对代币进行分配(这是近期很多项目的设计),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这里只是顺带提及,稍后有机会再讨论。
总的来说,以太坊、EOS及一系列采用类似机制的做法的公链,「挖矿」是真实的,意在至少保证第一二两条:增发数字货币与运行区块链网络。
摘一段《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的判断:
现在使用的ASIC和专业挖矿中心是否已经违反了比特币当初设计的初衷: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上里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电脑去挖矿。
04、众多的伪「挖矿」
这正是为什么我要讨论,“绝大多数挖矿可能是骗局。”这是因为,那些所谓的「挖矿」,既不是在一条链上增发数字货币,也不是运行区块链网络。
众多的所谓「挖矿」,其实不是过是按某种规则,把已经分配出来的数字货币,作为积分/奖励分配给相应的人。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最受关注的所谓用户挖矿毫无疑问是迅雷相关的「链克」,但是,这不是区块链「挖矿」,而是利用人的无知与贪婪心理。在这个项目中,它的货币增发、运行区块链网络都是有中心化的公司在其中做的。
图:比特币和黄金的挖矿进程
最后,放一张《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中的图,直观地看看今天区块链真正的挖矿的进化,书中讨论说:
比特币挖矿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从CPU到GPU,再到FPGA,最终达到现在的ASIC。
而历史上的挖金矿则是从个人拿着盘子在沙里淘金,到一小群人用流沙槽来淘金,再到一群人用水冲刷金山来淘金,直到现代机械化露天挖矿。
比特币与黄金都从个人操作为主逐步演变为大公司专业运作。
其实,在区块链产业链条里面,链圈、币圈、矿圈早已经是分立的了,链圈的龙头是公链,币圈的龙头是交易所,矿圈的龙头是矿机公司与矿池。它们的分离会越来越明显。
也许在最早期,玩比特币的极客们可以用自己的普通电脑挖矿,但现在,没有一个用户的电脑、更不用说移动设备或物联网设备,可以真的挖矿了。
花了很长的篇幅讨论挖矿,简单说就是:
如果我们再看到可以挖矿的什么什么区块链,基本上可以将之视为骗局。
如果信了,我们可以自问,我是因为无知信了,还是因为贪婪信了。
所有的「用户挖矿」,其实只是一个积分分配。并且在现在的区块链技术条件下,这些积分的分配根本和区块链没什么关系,除了最后分配的结果记录在区块链上而已。
在区块链项目中,我们还是要讨论怎么用 Token 来激励用户,这里想说的是,这跟区块链挖矿毫无关系。
这篇正本清源系列的文章,也许我说的绝对了一点,但我认为,在挖矿这样的事情上,划定一条明确的线可能是必要的。至少对我来说,这是一条明确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