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ETC,无感支付将成高速路下一个宠儿?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不管是各大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演的“抢人大战”,还是ETC概念股的大涨,都意味着ETC行业将迎来爆发。

不过当人们把目光集中在ETC这位高速“宠儿”的同时,似乎忽略了支付宝在去年针对高速堵车问题推出的高速“无感支付”。

超越ETC,无感支付将成高速路下一个宠儿?

相比ETC不停车支付功能,“无感支付”不需要专门安装ETC电子标签,即可快速通行,更加方便快捷。虽然行业间壁垒亟待打破,但随着5G及其它车路协同技术的落地,“无感支付”挑战ETC仍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轻装上阵的“无感支付”

其实ETC不停车支付已经发展多年,在已经有了ETC的前提下,是否还有必要花大力气去推广基于车牌识别和移动支付的“无感支付”呢?

ETC是目前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所谓的“先进”,就是在于ETC技术能在复杂多变环境下,对高速通行车辆进行精准路径识别,并完成不停车缴费。经过了多年的发展,ETC已经具备庞大的规模以及成熟的标准,但由于体验差强人意,此前的渗透率并不高。

如今在政策的推动下,ETC迎来爆发。政府开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等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允许 ETC 绑定既有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支持商业银行推广发行加载交通行业应用的联名卡,停止 ETC 储值卡发行、逐步减少 ETC 储值卡使用。

这对于银行来说意味着打开了一片浩瀚的蓝海。以绑定ETC支付为契机,可以迅速、有效地拓展该类客户,进行其他产品的交叉营销。某国有大行人士向媒体透露,该行对ETC的营销费用投入高达百亿元。另一个银行工作人员也表示,自己所在的银行已投入几十亿元。

不过即便如此,ETC也存在比如功能单一、申请流程繁琐、开发票很麻烦、存在盗刷等风险,而且ETC支付方式需要安装非常复杂的ETC读卡器,还要安装专用的ETC卡,这与人们日常所习惯的移动支付方式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这就给了“无感支付”一定的发挥空间。

相比于体系繁杂的ETC来说,“无感支付”具有轻量化的优势,在攻克企业与法律方面的壁垒后,“无感支付”可以依托强大的流量优势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来临,车辆可以和道路形成协同效应时,“无感支付”的应用优势势必会再次扩大。

已在河南、江西试点

ETC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公路上的ETC专用车道就是给那些装了ETC车载器的车辆使用的。通常情况下,安装ETC的车辆通过跨省的时间会大大缩短至2秒,这样就会有效减少交通拥堵,大大节省物流资源。

和ETC的初衷相同,去年3月份支付宝推出“无感支付”也是为了实现高速快捷收费。与此同时,“无感支付”还免去了给钱、刷卡以及扫码等实际交易场景,可以通过车牌识别等技术实现自动扣费,使用起来会更方便。

通过支付宝开通高速无感支付功能,芝麻信用需要在550分以上,并且采用“车牌付”的方式进行识别支付,这样也省去了到银行报备的过程,只在支付宝APP上申请即可。

在应用落地方面,“无感支付”是通过和某些省份与ETC企业合作,作为发行渠道,以芝麻信用为背书,绑定支付宝进行付款。

蚂蚁金服 城市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刘晓捷曾坦言,现阶段“移动支付是高速公路电子收费(ETC)的有益补充,主要是为不常走高速、又担心忘带零钱的车主提供便利。”

目前支付宝的“车牌付”功能处于试点状态,现已在河南、江西省内的高速试点了“车牌付”模式,系统的全面开通上线仍需要在全省所有收费站统一进行。

技术不是问题

其实早在2017年,支付宝凭借其在上海虹桥停车场所建立的试点智慧停车场,就推出了“无感支付”概念。

根据支付宝官方数据显示,上海虹桥机场T1、T2航站楼日常总流量接近30000次,引入“无感支付”技术后,每辆车离开的通行时间从10秒降到了不足2秒,停车场整体效率提升了数倍。

猎云网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已经开通了扫码支付的停车场,在征得停车场管理方同意后,无需更新硬件,仅通过后台升级就可以开通“无感支付”。目前,上海浦东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停车场等已陆续开通无感支付服务。

具体到高速收费站,可能就是要比停车场用车场景更为复杂,同时车速会更快。

不过“无感支付”停车场在车辆时速20公里左右时,车牌识别准确率已经可以做到99%以上。参照ETC通行时速20公里的标准,将“无感支付”移植到高速收费站难度并不大。

“无感支付”已经不存在纯技术上的瓶颈,关键是如何平衡投入与产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智能所所长盛刚博士说道。

猎云网了解到,在投入产出方面,目前“无感支付”停车场单车道的建设成本已经可以压缩到较低水平。与停车场相比,高速收费站的进出口更加规范,也不存在急转弯、陡坡等情况,所以成本问题并不会成为“无感支付”大规模覆盖的阻碍。

高速路的下一位“宠儿”?

目前国内“无感支付”的应用占比较小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没能形成一定的生态,各企业之间的数据仍没有打通。这也发展局限性所致,随着技术的发展,车主在高速收费方面的支付体验也会进一步连贯。

而“无感技术”面临的真正的挑战,或许就是如何防止利用假牌、套牌、跟车等的逃费行为。不过行业内也有一些应对方法,比如结合车牌、车型、车身颜色、车内摆件等特征识别技术,而且准确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除此之外,随着政策驱动,各大银行“正规军”开始重视ETC。为了抢占ETC市场布局,在7月1日,支付宝也选择了和邮政银行合作,表示可以在线免费办理ETC,全国通用、设备包邮。

毋庸置疑的是,当前ETC仍然是技术完备,标准成熟的不停车电子支付方式。“无感支付”也仅处于“试用”阶段,无论其落地以及体验是否合格,未来能否与ETC形成竞争,它都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且方便快捷的选择。伴随着ETC行业迎来爆发,“无感支付”势必会迎来优化,并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双方是否会寻求融合共存之道?我们保持期待。

AD:还在为资金紧张烦恼吗?猎云银企贷,全面覆盖京津冀地区主流银行及信托、担保公司,帮您细致梳理企业融资问题,统筹规划融资思路,合理撬动更大杠杆。填写只需两分钟,剩下交给我们!

随意打赏

高速收费ETC高速etc高速ETC无感支付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