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拍拍”:颠覆淘宝?C2C救世主?Too Young Too Naive(派代网)

派代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而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昨天,京东整合了来自腾讯C2C平台——拍拍,以“新拍拍”姿态示人,仿佛就是要给诸多C2C玩家们找到那条“窄门”与“小路”。其主要的做法就是:智能推荐丶社交;更公平的流量分配体系;流量补贴等等。

看上去是针对淘宝,即便京东集团副总裁兼拍拍网总裁篑莺春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一直没有将两家做对比,希望媒体也不要对比,因为体量不同,并且拍拍网的模式也不同于淘宝。

可实际上,新拍拍各种策略看似针锋相对,还是期望能够多少撼动下淘宝模式,否则,它就真没有啥存在的意义了,当然,前提是挖到不明真相的卖家为其壮大埋单。

有人说,看上去,京东给的诱惑很实在啊,难道有个36D,肤白貌美,蜂腰长腿的姑娘摆在面前,还得不为所动?Too Young Too Naive,小郝子只好在你脑中充当下小天使,告诉郝友们,曼妙背后的真相,别不小心做了冤大头。

首先,“智能推荐”真的那么美好么?要知道,所谓的智能推荐,就要以大数据为基础,针对不同消费者形成特定的标签,在标签下,依据不同行为分析,形成有效策略,给予能打动消费者的推荐。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大数据,而凭借拍拍一直以来“低到不忍直视”的流量,也就是只有统计分析的价值,与大数据相距甚远,如何做到智能丶准确?最后还不得落到人为操作的结果,人治么?你懂的,关系好不好=收益牢不牢。

其次,“社交”不靠谱。毕竟,电商的社交化,本身就是要形成以某人丶某物丶某精神为核心的社群。要知道,这是情感复兴的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首席体验官,商业的未来掌握在觉醒的“高感性人群”手中,要玩好“右脑经济”,必修课就是懂人性,并善于激发——社交恰是最好的途径,粘住用户丶频繁互动丶知人善“认”……

​然而,仅仅是利用系统,借助用户关系链,匹配好友的喜好和行为记录,实现“与我兴趣相同的朋友推荐”丶“同城的朋友为我推荐”等功能——就说自己“社交”?别开玩笑了,让朋友知道自己买了几盒杜蕾斯,哪里来的社交基因?话说,文字游戏不是那么玩的!

再次,“更公平的流量分配体系”丶“流量补贴”更是难以实现。

的确,“补贴1:1”看似美丽,可是,拍拍肯定不是用钱实打实的补贴,不然必定亏出翔,上市公司怎能如此大张旗鼓呢?其实是玩的是“买一送一”的戏法,其中关键是衡量这个“1”的标准是什么,即可以“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也可以“一无是处”,要知道,流量也是分质量的,是“霸”是“渣”,你懂,它则可以装不懂哦。

而“更公平的流量分配体系”与“尤其是要帮助中小卖家成长”联系到了一起。这显然是矛盾的,不过是违反经济学常识的宣传口号。自由市场最大的公平就是给多少钱,得多少流量。拍拍自然不是慈善机构,总要遵循价格规律。

同时,自由市场也要遵循马太效应,2/8定律,即便是京东自营电商的3C品类还要根据品牌丶价格等分出个畅销与不畅销。所谓“更公平的流量分配”,兼顾“帮助中小卖家成长”——这难道是想创造个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各个单位都赚钱,低效丶不愁销路,但消费者只能凭票购买?当整个商业世界自由而充分竞争,这样的经济体毫无生路而言,拍拍绝不会如此“自杀”,所以,一句更“公平的流量分配机制”不是真的打土豪分田地,郝友们听听而已,别太当真。

小郝子诚心说一句,无论是买流量还是引导流量,永远只是前戏,关键是留驻流量,让消费者变成粉丝,形成自己的社群,之前采访的“三只松鼠”从创业期,每天就花N万元购买各种流量,结果是,人家留住了消费者,烧钱烧出了品类第一,每年N倍增长,从0到年销售10亿只用3年时间。

这就是所谓的“同路不同命”。套用韩寒导演《后会无期》中《平凡之路》的歌词:“时间无言,如此这般,明天已在眼前。风吹过的,路依然远,你的故事讲到了哪?”其实,It's up to U,对于新生的东东,别只看广告,还得看疗效。

————————————

*入伏的分割线*

《IT经理世界》资深记者 郝智伟 / 专注于互联网,爱电商,爱娱乐,也经常被嘲假正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郝闻郝看(ID:haowenhaokan)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