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社交电商:在微信再造一个“淘宝”“京东”

派代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社交电商阶段性特征和新的机会

1、社交电商两阶段:流量红利与供应链构建

2014年,微商兴起。其实微商就是一种社交电商,只不过,那时的社交电商为大家所不耻,市场上对这种模式,还不太能够理解和接受。

它本质上是 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卖货 ,几千年如此,在国外更是有各种各样的直销模式。所以在中国,互联网一定是把好多东西搬上线,淘宝是把小商品市场搬上线,京东是把超市搬上线,那谁把原来通过口碑卖货的形式搬上线?谁把在百货营业员介绍的形式搬上线?

社交电商就是把这些东西搬上线了。最早的社交电商形态是微商,微商成长很快,但也有很多问题。一个商品通过五六层的分销,拿到用户手上的性价比非常差,属于割熟人的韭菜,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微商真正的大发展只有2013、2014两年时间,后面就开始往下走了。

但微商已经培养出一批有销售能力的人,云集等社交电商的出现,对于这些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出路。客观上来说,这些人成为第一拨把云集力量支撑起来的人。当然,其中一批想暴富,动不动要月入十万的人选择了离开,一批和云集价值观相符、愿意挣长期的收入的人则沉淀下来。

所以,在15、16年,社交电商有巨大的流量红利,云集借着微商的红利期,迅速把产品销售额冲到一定量级。因为强化供应链,前提还是要有销量,如果你一天就卖几件东西,供应链没得谈。 到16年后,云集花了巨大的精力去抓供应链,如今的云集已经形成流量和性价比商品相互促进的正循环。

对于云集这类的头部社交电商来说, 最重要的已经不是流量,而是怎么让客户留下来。 之前用户虽然来了,但购买单数还不够多,因此云集的品类也在扩展,理论上来说,用户一年在淘宝买90单,在云集也可以买到50单。

本质上,你要多让用户在你这多花钱。在一个存量的市场,让用户都在你这买,不在别人那买,用什么东西吸引?17,18年,云集的供应链做了很大的效率提升,真正做到了提供优质性价比的精选商品。因此,我会把它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流量红利阶段,第二,流量红利+供应链构建。 现在我认为,云集是一家供应链公司。

2、还存在垂直品类社交电商的机会吗?

今年,也在冒出新的一批社交电商公司,他们应该还处于获取流量的第一阶段。如果你去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实际上他们就是把精力放在那儿。而且没有红利的时候,只能用钱去砸, 客观来说,后面的一些跟随者亏了挺多钱,用户的涨幅也明显降低了。 这些花钱获取的流量可能也不是你要的,等哪一天你不花钱的时候,这群人就走了。

可能有人问,现在会不会是垂直类社交电商的机会? 在我看来,不存在品类垂直的社交电商。 像是一些头部的社交电商,在水果等细分领域体量已经做得很大,比如说云集有百县千品的项目,这个季节哪里的石榴、黄桃最好吃,我就卖哪里的,它的供应链已经做得非常深了。

所以,如果对于2018年起步的社交电商,我没还看到他们有特别的蹊径,也许会有新的东西出现。 包括此前的一些垂直类电商,要转社交,现在也基本不太能走得通。 很简单,垂直电商当年在京东、淘宝旗下没有突破,说明这个逻辑不一定成立,那凭什么今天在社交时代,你通过品类垂直就可以成立?

我能理解他们,在原来情况做不下去的时候,一定要转移一个地方。但不是不应该这么转,而是当年就不应该垂直,你在转到别的地方也是不对的,不会因为你有了社交以后就发生逆转。

说到底, 你要复制原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什么东西,微信里面就有什么东西 ;移动互联网上有淘宝,微信里面就会有拼多多;移动互联网上有京东,微信里面就会出云集;移动互联网上有唯品会,微信里面就会有爱库存。

移动互联网某某类型公司不成功,在微信里做类似的也很难成功,逻辑就这么简单。当然,你要抄其他的,能不能抄好和超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总的来说, 社交电商的创业红利期已经过了,不要老跟在别人后面。 优秀的企业家应该要干下一个,你再抄个拼多多有什么意义呢?

社交电商的本质和成长逻辑究竟是什么

1、社交电商本质:一种新型的“智能+人工”

回到原点,社交电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商品流通分几个时代,第一个是商品匮乏时代,分销渠道很重要。后来商品供给跟上了,为了让用户选择你,企业就开始打品牌,做电视广告等。到今天,消费者有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这个时候就真正回到消费的本质。对于企业来说,你是不是真正 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 ,且要回答 消费者需要什么

所以, 社交电商客观上来说,是智能+人工

其中, 人工智能是一个辅助的工具。 比如说,我通过人工智能,分析他以前都买两百块钱的鞋,那可以给他做智能推荐。但他最近找了一个女朋友,想买三百块钱的鞋,人工智能是没法判断出来的,云集的店主则可以判断。所在在这里,光智能或者光人工都是没有效率的,社交电商很好的把智能和人工结合在一起。

现在京东、淘宝也在做社交化,他们积累了很多电商运营的经验和技术,是不是意味着会给现有的社交电商造成很大的威胁?这其实是一个经营观念的问题,愿望都是好的,微信当年还想再干出类似淘宝的平台来,但干得了吗?

以美国的沃尔玛和Costco为例,沃尔玛其实也有会员,从形式上来说,两者的会员制没有什么区别。核心在于,从经营理念上来说,Costco是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帮你选品,它提出毛利不超过14%,是因为它认为,超过14%就对用户不好。

但沃尔玛不这样想,沃尔玛可能最终的毛利也是14%,但沃尔玛是从自己出发,我怎么获得利润,这是不同理念的问题。

未来是一个用户运营的时代,未来好的东西,可能不需要太多新的客户进来,而是 围绕着客户不断地经营,不断让他买我的东西, 我就增长了。

2、不同形态社交电商的成长逻辑

现在存在各种不同的社交电商形态,之后最大的驱动能力,我觉得还是 供应链 。你把 真正性价比好、高效率 的东西,带到消费者面前,这才叫对消费者好。

如何来区分不同的社交电商形态,以及它们的发展路径?画一张图我们就清楚了。

解密社交电商:在微信再造一个“淘宝”“京东”                                

一方面是人群,它包含三层, 最底层的是小c 可能没啥影响力,只是自己买 中间是有影响力的大C和小B ,比如说一些KOL, 它们在做点小生意 ;再上面是 网红、明星 可以释放比较大的影响力

拼多多做的是什么呢?它是让普通老百姓去帮他传播、推荐,发起拼团,你们受我的影响,觉得我平常买东西还有点小智慧,所以你也买。

云集是让那些有影响力的C或者B去推荐和卖货,都是推荐给下面的人。

如涵电商在更上一层,是用网红推荐商品给买家,还有一些更小众的,比如说林依伦的辣椒酱,是通过明星去推荐。所以你会看到 不同层级的人,都是用社交的方式在卖货。

从里面也可以看到,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天花板。如果不变换模式的话,你的切入口就决定了你的未来。这些不同的形式,我觉得都可以,只不过它的发展规模和可持续性不一样。但 不管你怎么切入,最终一点是供应链,你要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

大家现在谈的最多的是拼多多,它的爆发就在于,它的模式影响的人群基数远比别的大,所以爆发力最强。也就是说, 你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越大,爆发力就越大,越往上走就越小。

它的困难在于,在客户和供应端上都面临很大的变化和压力,现在也有很多关于假冒伪劣产品的舆论 。但它们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有机会的,因为这个东西还可以调。

这几年出现的社交电商项目,我基本都看过一遍,并投资云集、爱库存等项目,早期错过投资拼多多,是我比较惋惜的一件事情。

在早期,我们和拼多多其实交流得非常深,但当时因为基金资金配置问题,没有及时投进去。后面我们也反思了,更深层次原因是,我们投供应链出身,对于不控供应链的纯撮合交易平台,没有坚定的信念。 其实换个维度看,拼多多和淘宝对商户进行管理,也是一种控制供应链的方式,当时我们的认知不够。

社交电商所代表的趋势

1、自由职业化

社交电商前后也发展了几年,现在的力量在向头部集中。 此前主流的模式是S2b2C,未来我觉得会更加混杂,云集前段时间提出会员制,它会往C和小B两边走。 云集定义的小B,是让你有一份补贴;爱库存是让小B有一份职业,你要专注做这个生意才有得做,如果一个月卖不到一万块钱货,可能就要被剔出去。两者的定位不一样。

社交电商本质是通过人的影响力,互相传播,推荐商品。 至于你是让一群职业的人来影响别人,还是像云集一样让你可以选择,还是像拼多多一样,干脆跟你职业没关系,互相之间娱乐化的推荐,我觉得这些形式都是合理的。

核心的是你的模式要和你卖的货匹配。 换句话说,爱库存如果让那些兼职的人卖,是卖不掉的,因为你如果不去更深入了解品牌,就不知道怎么去卖?

至于消费者这端以后的演变,美国有20%的自由职业者,中国接下来也会大面积出现这样的情况。你现在去工厂看的话,会发现员工流失率非常高,20几岁的年轻人,一不高兴跟上司吵架,就辞职回家了。他们是非常追求自由的,而这个社会也给他们一些自由职业的可能性,比如做云集、爱库存,也能够让他生活下去。

背后的趋势则是,将小B作为职业的这群人会越来越多,他们也不一定强求说往哪个方向发展,每个人的特质都不一样,她可能喜欢上直播平台,或者就喜欢卖货、写文章。原来为什么自由职业做不了呢?因为自己既要批发,又要去收款,做小生意门槛很高。 今天这些生意的基础设施平台化以后,你很容易就可以进入,门槛非常低。

2、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

在劳动力的整体分配上,我认为会再中心化。 现在都谈去中心化,比如你们媒体的内容,去中心化的生产,以前用专职记者,后来用兼职记者,或者聚合社会上的各种力量写都可以,包括云集卖货也是不同的小B来卖。但现在又有一些东西开始呈现中心化的趋势,比如呈现内容的平台中心化了,今日头条和微博越来越大了,原来垂直的小媒体反而没有了。

云集也是一样。原来微商的体系是一套一套的,有的卖面膜,有的卖衣服,今天云集说,没效率,我上面又有面膜又有衣服,所以从供应链角度来说,它又是中心化的。

在这种情况下,平台要如何维护住这些小B?本质上,这些小B共性的事情,作为平台你要去做,发挥个性的东西则让他们自己干。

而且现在小B的红利远远还没有到达尽头,中国应该有几千万个线下小门店,几千万做生意的人,未来会更多。 云集目前才五六百万店主,所以现在的模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会不会有新的模式,我觉得中国的创新依然会持续不断下去。

3、部分将走向会员制

云集现在走向会员,在于这五百万人,有一部分人卖货,有一部分人是自己买货,自己买货的那边就逐步变成会员,这是必然演进的过程,不是你做什么的结果,而是消费者需要什么。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直接做会员制的消费企业,他们是整合外部的资源,做会员运营,但是它不控货,我认为这给消费者创造的价值不够厚。

云集在实行会员制后,你会看到在它的平台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服务,云集的商品品类也会越来越丰富。 但它本质上要提供的还是极致单品,和美团等大而全的逻辑不一样。

就像云集卖水果,百果园解决的是水果的基本需求,它解决的是补充需求。其实就是说,一些平台绑定的是消费者一部分需求,你不是还有别的需求和不做的板块吗?那我以别的为主,我也有好的东西给你。

社交电商与用户的这种关系,也意味着,今天社交电商有更多机会,让工厂的好货直接到达消费者手里。 消费者的需求建议也更容易传达到工厂,去做反向定制。

其实,早前京东淘宝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不过是以一种用户调查与研究的形式。这很难走通, 因为一些事情需要深度沟通,不是比谁力量强,而是一个信任度的问题。

社交电商创业的下一站

1、起步资源很重要

现在很多人看到机会,都想尝试社交电商创业。 我认为,要真正开启这块的创业,在流量端和供给端,你起步的时候最好是有一端的资源。 因为本质上供应链是靠流量驱动的,如果没有流量,谈供应链也是白扯。但流量的持续增长,又需要有供应链的支撑,否则你发不出货,或者没什么好货。

拿云集来说,它孵化自小野香水,小野当时一年能做到四五个亿,云集前三个月创业都是在小野仓库里发货的。另外一块,它当时的模式一推出来,也获得了流量红利。这两个前提因素结合起来,让云集后面跑的比较快。

包括爱库存也有一些资源,王敏老婆原来是中国最大服装电商咨询公司的副总裁,跟很多品牌商很熟,王敏实际上是有了后端的品牌资源之后,去做的前端。拼多多起步时,黄峥有两家很大的电商代运营公司和游戏公司,里面就包括流量和人才。

所以,每个企业不一样,但是 你做社交电商时,最好就有起步资源。

另外说到底,电商核心是一门用互联网工具的零售生意。 纯互联网出身的人做电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做好的,我们看到了做买卖出身的人做电商,像刘强东原来开了七八年线下店;拼多多黄峥是做电商代运营出身的;云集肖尚略是淘宝上卖货出身的。

回过头来看这些年,电商创业者谁还在,活着的人具备什么特质?本质上它还是一个生意。一些新的电商企业干的很糟糕,问题在于它们不懂零售,库存积压很大,无法继续做下去。

2、超越简单买卖的供给关系

社交电商走到现在,仍然还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此前规模是壁垒,规模大了以后,产品供应链就要强势。另外,到这个阶段,你光跟供应商有采买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 你对供应链的要求,不能再是看市场有什么东西,就去卖什么,而是根据用户需求去开发一些新东西


【关于商道】 派代商道 定位为中小创业者的决策参考, 内容集合电商业界评论、热点解读、高效资讯,聚焦创新创业、经营之道。 派代网微信订阅号——为中小电商创业者提供最鲜活、最干货的知识!电商大爷——全网电商精选内容,电商人必备APP,即刻扫码下载!



随意打赏

电商微信公众平台社交电商app京东社交电商淘宝上货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