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卖裸机打价格战,小米干掉乐视的机会来了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9月29日,号称低于量产成本价的乐视超级电视三代终于要在国内发售了。距离上次新品发布已经一年四个月,这在彩电圈绝对不正常。业内传言乐视三代由于内容原因迟迟无法过审,对此乐视三缄其口,倒是主动取消了争议颇多的内容捆绑。新品电视55吋售价3699元,50吋3499元,如果购年费490元的全屏影视会员,每购一年电视价格直降300元。

   是不是像乐视所说低于成本几百元不好说,不过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此价格非常接近成本价。 算上推广和运营费用,乐视在硬件上是要贴钱了。那些只发布品牌还没出产品的公司估计正在紧急调价,比如暴风和风行。

   算上黎叔的微鲸,联想重启的17 TV、苏宁加持的 PPTV 、牌照方国广东方的CAN和昙花一现的大麦电视,今年做互联网电视的已有7家新品牌。 据说刚刚合并的合一集团马上也要推出自己的电视,就连格力都准备做电视。

一贯苦逼的彩电业忽然成了香饽饽,看来乐视的股价刺激了不少人。如果乐视能用两年拿下300万销量甚至更多,为什么其他人不能?

玩性价比,那是彩电企业玩剩下的招。目前大部分互联网品牌55吋产品定价超过4000元,因为他们都需要找代工,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基本为零。乐视裸机价一出,这些品牌销售会受到很大冲击。

   能接住此招的,还是有制造能力的彩电企业。海信、创维、TCL、长虹、 康佳 五大厂的55吋平板价格都低于3699元,创维孵化的酷开、 康佳 的KK已经把55吋价格压到了2999元。 2014年酷开的销量超过小米做到了55万台,是成长最快的互联网品牌。酷开今年的目标是百万销量,如果做到,将是继乐视后第二家销量过百万的互联网品牌。

除了彩电厂商自我孵化,代工厂也要自己做品牌。风行电视大股东兆驰做代工起家,在业内以成本控制著称。2015年上半年兆驰营收26.4亿元,净利润2.7亿元,净利率超过10%,这个水平高于大部分彩电厂商。按照兆驰董事长顾伟的说法:“打价格战我们不怕任何人。”

   乐视的筹码不只是低价,一边降价,一边还继续砸钱做内容。 它不是一家彩电厂商,更像一家电视台。9月23日,乐视宣布48亿非定向增发终于获得证监会通过,其中40亿将用于视频内容库建设。能拿出这笔钱的企业其实不少,但肯投到内容上的不多,投到房地产和金融上倒不少。做内容,大部分人选择小米式的开放聚合平台,省钱又省心。

  2015乐视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超级电视卖了100万台,收入18.93亿元,占比36.5%,其次为付费和广告收入,规模都在10亿元以上,传统版权和电视发行收入则分别为2.83亿元和4935万元。 目前乐视的内容收入还不足以弥补硬件亏损,超级电视的运营方乐视致新2015年上半年净亏损2.86亿元,去年同期为1.76亿元。

  彩电这一行没有规模就没有利润可言,如果乐视能卖到300万台甚至更多,其成本一定会进一步下降,一旦市场份额进入前五名,对上游的话语权就会完全不同。未来一年不只对乐视,对所有互联网品牌来说都非常重要, 宁可赔钱也要圈到用户。

靠低价圈用户,靠内容收费拉广告,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不过乐视是从内容做起,而彩电企业是从电视机做起。

   其实最有希望干掉乐视的还是彩电企业,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千万级的销量,这就是“用户资本”。 乐视赔钱也要圈的用户,彩电企业已经握在手里,海信、创维、TCL三家的智能电视注册用户都达到或接近千万级,日活用户超过300万,乐视的200万付费用户和他们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

怎么用好用户资本?很简单,钱,平台,人才,有这三样就够了。投入资金,成立独立运作的平台,用合伙人制度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特别是内容和互联网圈的人才,最终目标是新公司独立上市,在母体之外成功孵化新品牌。

  创维和TCL已经这么做了,酷开和全球播都以子公司形式运作,但独立程度还不够,机制还需要更开放。最近一年里创维、TCL、 康佳 等企业的多位高管流向互联网电视圈,创维的戴青松去了小米,刘耀平去了暴风,康佳的裴来隆也加盟暴风,曾担任TCL副董事长的韩方明加盟乐视。人才的流动几乎是单向一边倒,彩电企业必须改变机制来留住人才。

   乐视号称到2016年要拿下30%市场份额,这意味着销量达到1350万,三年翻8倍。但现在没有任何一家彩电企业份额超过20%,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乐视干三年,这可能吗?

在乐视圈到足够多的用户之前它必须不断融资输血,硬件和内容都是烧钱大户,这个宝贵的时间差就是其他人的机会。这个世界,只有用户没有粉丝,无论乐视还是小米都不可能拴住用户,用户对画质的吐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管从内容到硬件还是从硬件到内容,只要能打通这条路,谁都有可能复制乐视,甚至干掉乐视。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