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昔日打车市场老大,滴滴死敌,却败在了1000万上
前段时间 滴滴 收购 Uber 中国的消息铺天盖地,一时间风光无限,但,有站在聚光灯下接受掌声的就有站在角落里黯然失色的。
今天,无数人的手机里装着 滴滴 、 Uber 的App,但也一定有人装过其它打车软件,其中就包括“ 摇摇招车 ”。要知道:
作为国内最早推出的打车软件,它曾上线三周下载就突破1万,一个月时间内有30多家风投踏破门槛。
俱往矣。常人也许看惯了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但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受得到。 这个辉煌一时,滴滴曾经最大的竞争对手,“ 摇摇招车 ”到底为何走向了灭亡?
曾是无可争议的市场第一
关于摇摇招车,我们先了解下基本情况:
2011年底创立,国内最早的打车软件App之一;
在辉煌时期,每天五万出租车司机同时在线服务,早晚 高峰 期订单成功率85%;
北京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当时在市场上对标的是易到,滴滴还不是摇摇的对手,而摇摇却是滴滴进军北京最大的阻碍;
摇摇技术团队是在 百度 楼下举牌挖过来的,整体技术实力都不差;
徐小平 投天使轮, 红杉资本 和 真格基金 350万美元A轮融资,此时滴滴、快的都还没拿到天使投资;
创始人王炜建出身于传统行业,具有留学背景,连续创业者,有过4次创业经历,做过乳业公司,汽车租赁,广告公司,摇摇招车,具有很强发现细小需求的能力;
摇摇电召平台得到了北京交通部门的支持,是业界唯一实现电召平台与APP应用实现无缝对接的公司,与交委等相关政府职能机构保持紧密联系。
政策打压,被迫转型,错失良机
摇摇最早做的产品并不是打车App,而是类似神州的“商务租车”模式,运营车辆全部来自于具有较高安全性的租赁公司,汽车也是合法合规。 但王炜建一直想做的是中国的uber,于是运营车辆渐渐从租赁公司向私家车倾斜。
风生水起之日,不幸降临。 面向出租车司机的窗口三个月后就被迫敞开:摇摇招车的自有租赁车辆远远跟不上持续增长的租车需求,而私家车在平台上接单又会触到“黑车”的红线。摇摇在 首都机场 等地遭遇了钓鱼执法。
公司创始人之一张涛回忆,当时自己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去 首都机场 附近的“天竺交警大队”交罚款、捞人。
摇摇遭遇到了与今天市场封杀专车产品一样的窘境,最终被迫向转型,将更多的出租车融入到产品中,并逐渐淘汰不认可的“黑车”。
曾经接触过摇摇的 天使投资人 王京表示:“那个时期的摇摇经不起政策的敲打,哪天政府出个文,随时都可能倒掉。”
相比同时期的易到则更明智一些,易到选择独立出“打车小秘”事业部与易到品牌并行,最后结果虽然是打车小秘事业部消亡,但易到还在。
摇摇虽然过了最艰难的政策趋严时期,但因为被迫向出租车市场转型,原有业务被剥落的一干二净,优势早已不在。
更大的不幸也是摇摇万万没有想到的。
整个2012年,在叫车应用市场只有摇摇与嘀嘀这两款产品。但2013起,大量打车App在获得A轮融资后开始进入线下厮杀战,大家都在抢司机。
张涛后来用这样的话来描述当时颇为凶猛的“地推之战”:
“天天开会。策略总在不停的变更,而最终的结果总是在对手来临时摇摇选择撤退,加之有限的投入市场份额很快开始被蚕食。在广州甚至出现了线下地推人员拳脚相加的情况,一些活动也因为各路对手的阻碍很难做下去。这时一些员工开始选择离开,因为疲惫...”
“我们真正做的时候市场声音并不大,最终的补贴彻底破坏了这种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