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掌蒙牛,牛根生运筹帷幄5年,王石、柳传志都要向他学习!
要想知道,打个颠倒——这句牛根生毕生信奉的箴言,他用了5年时间,完成了对它的诠释。
9月15日,蒙牛发布公告称,执掌蒙牛4年之久的孙伊萍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总裁,雅士利总裁卢敏放成蒙牛新总裁。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消失在人们视野中多年的老蒙牛“元帅”牛根生,再次出现在蒙牛乳业新策略委员成员的名单中。
这意味着,离牛根生运筹帷幄重掌蒙牛的5年计划,只差最后一步。
时间调回到2011年6月3日的下午,刚在发布会上宣布完辞去蒙牛集团董事会主席一职的牛根生,在保安的庇护下,挤过蜂拥而上的记者群,埋头径直走入大厦旁早已备好的车内。在关上车门的那一刻,牛根生的表情终于舒缓了下来,似乎释怀了所有的不甘与不舍,蒙牛的大楼渐行渐远,他始终没有回一下头。
12年前,牛根生脱离了效力16年的伊利,白手起家,创立蒙牛。仅用8年时间,他就带领蒙牛就超越了老东家,做到行业第一,并成为国内第一个营收过200亿的乳业公司。
然而令牛根生没有想到的是,狂风暴雨来袭,楼宇一夜俱倾。
蒙牛遇险,牛根生套现抽身
2008年,全国集中爆发“三聚氰胺”事件,牛根生和蒙牛成为了舆论的众矢之的。除了当年业绩巨亏9.486亿元外,牛根生和蒙牛10年来建立的“公益”正面形象也一并轰塌。
令人失望比早已绝望更加让人愤慨。失去所有信任的牛根生站在暴风中心,无力回天。那一刻起,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拯救蒙牛,以自己为首的“老蒙牛系”必须隐退。
随后,牛根生泪洒“万言书”,为蒙牛集聚了巨额救助资金,最后更是力拉中粮,搭上了国企这艘大船,挽救了蒙牛即将断裂的资金链,将自己亲手建立的乳业帝国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至此,牛根生完成了他在蒙牛最后的使命。
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中粮成为蒙牛大股东,入驻董事会。以牛根生为首的一大批“老蒙牛系”元老相继离职,管理层完成大换血,孙伊萍上位,“新蒙牛系”正式接管。
跟牛根生预想的一样,中粮联合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收购蒙牛上市公司20.03%的股权,入主蒙牛。牛根生控制的老牛基金全部退出,成功套现9.55亿港元。
消失的5年,他从未消失
牛根生早已计划好,离开蒙牛后,他要花了几年时间做两件事。一是用心发展基金公益项目,把倾塌的正面形象一砖一瓦的重新堆砌;二是低调进军乳业上游供应商,与蒙牛继续保持强关联。
做公益本是企业家潜规则的“商业模式”,但牛根生却做的格外用心。早在蒙牛上市之初,牛根生就曾拿出大量股份投入自己成立的老牛基金会。牛根生始终相信一句话: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老牛基金会也的确做了一些实际的事情。
牛根生花34亿元重金完成“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植被恢复项目”,计划在近四万亩的退化土地上,用30年的时间来重建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并在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旁,投资2亿多元建造了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十二年制实验学校。
除此之外,老牛基金会在这几年还捐赠了十多项百万量级的项目,如:捐赠633万元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设立白求恩奖学金;捐赠300万元用于四川西部自然保护基金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北京师范大学捐赠300万元;雅安庐山地震捐赠1000万元,通辽地震捐赠100万元,以支持当地灾后重建。
通过这几年公益事业的成就,人们逐渐淡去了三聚氰胺事件对牛根生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老牛基金会除了一直出现在公益视野当中外,也在孵化一个极有潜力的上市公司。
实际上,在离开蒙牛之前,牛根生本就想通过老牛基金会来运作一家上市公司,但三聚氰胺和OMP事件最终没有让他遂愿。随后中粮入局,牛根生顺势甩掉包袱,正好可以抽身来完成自己当初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