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阿姨调侃小米质量不行?其实大家在谋划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在23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制造 高峰 论坛上, 格力电器 董事长 董明珠 说,大家不买小米手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贵,而是它质量不好。
当然,这个论坛上,讨论的远远不是手机的问题。与会的专家们,就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现状,为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专家们普遍认为,虽然我国的制造业规模在国家支持与劳动力优势下,稳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中国制造业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坚持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最终实现突破升级。
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大而不强”问题仍然存在
一直以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本质力量,要发展制造业,尤其要发展好先进制造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李克强总理也曾对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水平多次作出指示。
过去数十年,中国制造业一路高歌猛进,21世纪初,我国制造业赶上德国,2006年超过日本,2010年追上了美国,现在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不论是产量,还是进出口,以及从业人数等指标都在领跑,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列举了一组数据来说明中国制造业的“从小到大”:刚建国的时候,全国机械工业总产值才5.59亿元,现在已经达到了23万亿。年均增长10.48%,利润总额由“十一五”末的1.17万亿增至1.6万亿,贸易顺差由31.36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1110亿美元,创造历史新高。
虽然在劳动力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行业现状也成为业内的共识。科技部党组成员李平认为,近年来,在劳动力优势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主要表现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突出,能源能耗消耗高,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王瑞祥也认为,我国的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一直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重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的零部件,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中低端产能过剩问题相当突出,迫切需要认真的研究与解决。
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少核心的关键性技术。他认为中国制造“四基”面临严峻挑战: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原材料、关键基础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先进基础工艺缺乏广泛应用,基础技术支持没有保障。
创新驱动中国制造突破升级
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的转移,拓展国际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面对“大而不强”的行业现状与国际社会的双向挤压,“创新”成为专家们认为首要良策。
王瑞祥分析指出,在下一步实施创新战略中,必须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强化基础性研究能力,二是要针对国民经济重大专用生产装备建立产学研联合和自主创新体系,三是要发展高端装备、加快建立自主创 新产业 体系,四是要推进两化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资源,五是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营造良好的环境。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中国报业协会理事长张建星认为,新常态下,必须将创新摆在发展的中心位置。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驱动企业持续发展壮大。李平则表示,中国的制造业要想取得提升与突破,就要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装备制造业企业应加大科研和人才的投入,加强力量集成和协同攻关,围绕产业目标和战略重点,进行前沿技术研究,增强技术的引领作用,努力在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格力电器 董事长 董明珠 就举例表示,大家不买小米手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贵,而是它质量不好。手机领域之所以被视为红海,是因为没有技术与创新,如果没有创新,那么企业无论是进入什么领域,都会是红海。未来5年是智能化发展的黄金期,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有底气,国家才有尊严。不过,柳百成则强调只有协同才能创新,提出“要发挥产学研用积极性,组织联盟,分工合作”。
除了坚持创新外,品牌与质量对于中国制造业的突破升级也至关重要。针对当前中国制造的产品档次不高、品牌不强、高精尖产品不强等情况, 新华 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思扬也表示:“只有不断提高有效供给的能力与质量,更好地满足逐步升级、日益旺盛的消费需求,才能在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李平也认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制造业必须在坚持走创新之路的同时,还应该发扬工匠精神。
诚然,中国制造业要想能再上一层楼,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处变不惊。此外,还应该强化质量导向与品牌意识,让工匠精神真正的渗透到中国制造的每一个环节,将打造百年品牌作为长远的战略目标,推动中国从质造大国向质造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