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阿里巴巴最早4月赴美IPO 招股书本月提交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消息称阿里巴巴最早4月赴美IPO

 

  据外媒报道, 阿里巴巴 集团计划最早于4月份在美国提交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申请。

  彭博社网站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五报道称,两位名熟知内情的匿名消息人士透露, 阿里巴巴 集团正在与纽约盛信律师事务所(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 LL P)合作,筹备在美国IPO上市的相关工作。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还称,该集团甚至有可能会在本月就向美国 证券 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文件。

消息人士称,阿里巴巴集团选择赴美上市的原因是,该集团难以说服香港证监会批准其合伙人结构。但其中一名消息人士透露,即使是在美国申请IPO上市以后,阿里巴巴集团仍有可能决定在香港挂牌,前提是香港证监会批准该集团的合伙人结构,也就是允许集团高管在任命董事会成员的问题上拥有控制权。

  阿里巴巴集团驻香港的发言人Florence Shih则表示,该集团在IPO上市的问题上尚未制定明确的时间线,也并未选中任何 银行 来管理其IPO交易。盛信律师事务所的发言人则拒绝就此消息置评。

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团已经为其IPO交易取了一个“Avatar”(阿凡达)的代号名。公司和投行使用这种代号名的原因是,防止相关文件由于疏忽原因而被无关人士看到。今天早些时候,路透社报道了阿里巴巴集团IPO交易的这一代号名。

   筹资目标

一名消息人士称,在初步提交IPO申请文件以后,阿里巴巴集团可能会过好几个月时间才会公布其筹资目标。一般来说,准备IPO上市的公司只有在马上就要正式开始招揽投资者时才会公布筹资目标。

业界分析师曾在此前指出,阿里巴巴集团的这项交易可能将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科技行业IPO交易,超越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后者在2013年5月份IPO上市时筹集到了160亿美元资金。分析师还指出,如果阿里巴巴集团选择赴美上市,则对香港市场来说将一种打击,原因是自2010年10月份以来,香港市场上从未出现过规模超过40亿美元的IPO交易。

  自 马云 在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集团以来,该集团就一直都在不断扩张,而这种扩张所映射出的是中国作为超级经济强国的崛起历程。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所取得的成功已令 马云 成为中国排名靠前的亿万富翁之一,其净财富预计已达114亿美元。

  上海研究和营销公司China Skinny创始人马克·塔纳(Mark Tanner)表示:“从成立之初,阿里巴巴集团就一直都在赚钱,它是中国 互联网 所取得之成功的代表者。阿里巴巴集团现在的规模就已十分庞大,但未来只会继续变得更加庞大。”

   估值1530亿美元

  据 雅虎 向美国 证券 交易委员会提交的季度文件显示,在截至去年9月份的一年时间里,阿里巴巴集团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28亿美元,营收达到了67亿美元。 雅虎 目前持有24%的阿里巴巴集团股份。

彭博社2月份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10名分析师平均预期阿里巴巴集团的估值为1530亿美元。在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从雅虎买回了20%股份,当时该交易对前者的估值为350亿美元。

按最新的预期估值计算,阿里巴巴集团的市销率为23倍。与此相比,亚马逊的市值为1710亿美元,与其2013年销售额相比得出的市销率为2.3倍左右;eBay市值为750亿美元左右,市销率大约为4.6倍;谷歌市值约为4000亿美元,市销率为6.6倍。

   合伙人结构

一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在去年8月份透露,阿里巴巴集团曾请求香港证监会批准其合伙人结构,允许公司高管和股东指定大多数的董事会成员。这意味着,仅持有7.4%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的马云及其麾下管理团队将可牢牢把握对该集团的控制权。

  但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不得拥有具备不同投票权的股票类别;而与此同时,纽约证券交易所则允许上市公司采用这种结构,这使得Facebook创始人马克· 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及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赛吉·布林(Sergey Brin)在其各自的公司上市以后仍旧保有控制权。

马云曾在去年9月10日向阿里巴巴集团员工发出一封电子邮件,对这种合伙人结构作出了解释。他写道:“这并非什么利润分成机制,也并非用来实现更大的公司控制权的权力工具。”他表示,阿里巴巴集团总共拥有28名合伙人。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在本周三表示,该集团不会改变其合伙人结构以求在香港证券交易所IPO上市。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人们觉得,我们将会改变合伙人结构,只为能在香港上市,这是我无法理解的一种想法。这件事情永远都不会发生。”他还补充道:“在香港,人们会非常严肃地对待一股一票制的原则。他们觉得,正是这种原则才让市场得以保持健全——对此我表示尊重。”

   从企业到个人

  在阿里巴巴网站上线之初,该网站是一个 B2B (企业对企业)市场,允许企业在其平台上交易任何产品。但随着业务的发展,阿里巴巴集团已经转变了模式,把重心更多地放在个人消费者身上。

  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人气最高的平台包括淘宝网和天猫商城等,前者能将个人买家和卖家联系到一起,而后者则可为消费者提供来自于 微软 、宝洁和优衣库等 零售 品牌的产品。另外,截至去年7月份为止,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在线支付系统 支付宝 的注册账号总数已经超过了8亿个。

  除了雅虎以外,日本 软银 也持有大约36%的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银湖 则持有该集团的少数股份。

采集到花瓣

随意打赏

  • 国家杰青创业,出货量数百万颗,上海传感器厂商拿下政府数千万融资

    砍柴网  • 
     MEMS 传感器厂商「迷思 科技 」近日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科创领投,浦东创投跟投,芯湃资本担任本轮财务顾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在工业领域,传感器被比作精密的神经元,感知着工业设备的细微变化。为顺应更高需求, ( Micro-Elect
  • 第一批年轻人已经用AI创业了,AI应用师成新型职业

    砍柴网  • 
    “比如我要做一个特效场景,以前需要3D建模搭一个景,现在一句话输入进去,AI马上就能生成。”温维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已经把AI当成一项事业,正式用可灵AI开始 创业 了。 温维斯,本名温勤,出生于1997年,毕业于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后在 互联网
  • 收涨244%市值167亿,“宁王”又收获一个IPO

    i黑马  • 
    来源:直通IPO 作者:王非创始人及其配偶账面价值合计超76亿元。身兼供应商、投资人两职,“宁王”刚刚收获一个A股IPO。4月2日,光伏和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首航新能)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募资额从最初的35.12亿元大幅缩水至12.11亿元,主要用于首航储能系统建设项目、新能源产品
  • 60岁,他在深圳干出百亿IPO

    i黑马  • 
    来源:天天IPO 作者:刘博兜兜转转,终于上市了。投资界-天天IPO获悉,4月2日,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航新能”)正式登陆创业板,此次IPO发行价11.8元/股,首日涨超240%,市值超160亿元。身后掌舵者是一位连续创业者——许韬,早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后来南下深圳创业,首航新能已是他创立的第三家公司
  • 阿里通义千问登顶全球开源模型榜首

    i黑马  • 
    4月2日,全球最大的AI开源社区Hugging Face更新大模型榜单。阿里通义千问近期开源的端到端全模态大模型Qwen2.5-Omni登上总榜榜首,DeepSeek-V3-0324和群核的SpatialLM-Llama-1B紧随其后。据了解,阿里至今已向全球开源200多款模型,千问衍生模型数量已突破10万,超越美国L
  • 北漂农民返乡创业,靠制作提琴一年狂揽 6.5 个亿

    砍柴网  • 
     " 咱们挣的还是小头,利润很少很薄。年产量将近 32 万 ~33 万把,但卖出去总价也就 6.5 亿元左右。" 王金堂补充说," 人家挣的是大头。"王金堂是金鸣乐器创始人,也是河南确山县手工提琴制作协会会长。20 世纪 80 年代,他和一批确山人到北京打工,第一次接触到西洋乐器
  • 传阿里秘密研发新模型将发布,官方暂无回应

    i黑马  • 
    据媒体消息,阿里即将在2025年4月第二周发布新模型Qwen3,这将是阿里在2025年上半年最重要的模型产品。消息指出,DeepSeek-R1发布后,阿里云基础模型团队把策略中心进一步向模型的推理能力倾斜。新浪科技就此向阿里云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官方暂无回应。文章评价匿名用户发布发布
  • 杨元庆的“再创业”,在忙活些什么?

    虎嗅网  • 
    “我们将要开启第五次创业!” 在3月31日的联想2025/26财年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信心十足地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从1984年开始,以十年为单位来计算,联想的第一次创业,始于那个人尽皆知的“柳传志拉着10位同事开公司”的故事;第二次创业,联想开始以自有品牌的形式进入PC市场;第三次创业,联想收购IBM P
  • 阿里拟收购两氢一氧,无招重回钉钉出任CEO

    i黑马  • 
    3月31日,记者了解到,阿里集团拟收购陈航(无招)创办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交易完成后,陈航(无招)将出任阿里集团钉钉CEO。现任钉钉总裁叶军(不穷)将回到阿里巴巴集团,另有任用。文章评价匿名用户发布发布
  • 阿里秘密研发新模型将发布,影响力指标成最重要考核

    虎嗅网  •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虎嗅独家获悉,阿里即将在2025年4月第二周发布新模型Qwen3,这将是阿里在2025年上半年最重要的模型产品,距离2024年9月阿里在云栖大会上发布Qwen2.5过去了大约七个月的时间。据虎嗅独家了解,在2024年发布Qwen2.5后,阿里云内部的基础模型团队已经开始推动
  • 杨元庆称联想要第五次创业,立下新财年“军令状”

    i黑马  • 
    3月31日,联想集团2025/26财年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称联想要第五次创业。新的十年,联想将聚焦于混合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竞技场有很多选手,谁能够胜出完全不确定。”杨元庆表示,联想要有从零开始的心态开启第五次创业。文章评价匿名用户发布发布
  • 【黑马早报】杨元庆称联想要第五次创业;朱啸虎回应退出具身智能;比亚迪辟谣在印度投资建厂;华为2024年销售收入8621亿元...

    i黑马  • 
    今日头条事关境外上市!证监会发布3月31日,“证监会发布”官微发布《证监会召开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全体会议》。会议指出,下一步,将继续统筹发展与安全、监管与活力,加强协调机制运行经验的总结评估,完善制度机制,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各部门政策衔接、监管协同和信息共享,更好发挥协调机制作用,为企业境外上市提
  • 钉钉换帅!创始人无招归来,阿里拟收购其创业公司;传王传福一周工作七天,每周工作112小时;博世劝退主机厂自研高速智驾,称迟早标配丨雷峰早报

    雷锋网  • 
    要闻提示1.钉钉创始人、前CEO陈航(无招)将回归钉钉,阿里拟收购其创业公司2.博世劝退主机厂自研高速智驾,中国区CEO称特斯拉FSD断代领先国内方案:极度自信、安全和舒适3.朱啸虎再谈AI:所有AI应用都是「套壳」,创业公司别浪费钱训练底层模型4.比亚迪“老板娘”李柯透露:王传福一周工作七天,每周工作112小时5.理
  • 刘强东又将收获一个 IPO,年利润大增 15 倍

    砍柴网  • 
    51 岁的刘强东,又将拿下一个 IPO。3 月 30 日,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京东工业 ")在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在此之前,京东工业经历了一场漫长的上市征途,从 2023 年 3 月至今,已三次递表港交所。京东工业隶属于京东集团旗下,是专注于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
  • 聚力出海,共赢增长|阿里云 x Meta 出海沙龙回顾

    砍柴网  • 
    在全球 经济 深度融合的今天,出海已成为企业寻求新增长、开拓新市场的必然选择。然而,面对陌生的市场环境、复杂的文化差异和竞争格局,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3月27日下午,由阿里云与Meta WhatsApp联合举办的“跨境出海破局,引爆全球商机“主题沙
  • 阿里云与南京大学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以“云工开物”支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

    砍柴网  • 
    3月28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双轮驱动服务国家区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办,会上,南京大学与阿里云签署全面校企合作协议。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现彩,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匡亚明学院院长、新生学院执行院长王骏,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潘柏,南京大学本科生院数字化教育中心主任郭亚敏,阿里云副总裁刘湘雯,阿里云
  • 阿里云高层回应“特斯拉或与阿里合作”:特斯拉正在和本土企业普遍接触

    i黑马  • 
    针对行业有关“特斯拉或与阿里合作”传闻,一位阿里云高层人士未直接回应财联社记者,但表示,目前特斯拉正在和国内本土企业普遍接触。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正与阿里深入接触,探讨未来双方合作的可能,阿里或将为特斯拉中国的FSD落地提供GPU数据中心服务。文章评价匿名用户发布发布
  • 独家|智舱引入阿里大模型后,宝马计划在下半年敲定智驾中国合作伙伴

    雷锋网  • 
    作者:王瑞昊编辑:相辉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开始“上车”宝马。3月26日宝马集团和阿里巴巴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宝马旗下各大车型。此次合作开发的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将在2026年搭载到宝马新世代车型上。雷峰网了解到,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上车”宝马的模式,和目前数十家车企争相融合
  • 阿里云高管回应“特斯拉或与阿里合作”:特斯拉正在和本土企业普遍接触

    砍柴网  • 
    3 月 29 日消息,《自动驾驶 Daily》昨日透露,特斯拉正在和阿里云深入接触,或许未来双方有合作的可能。针对“特斯拉或与阿里合作”的传闻,阿里云高层人士今日回应财联社称,目前特斯拉正在和国内本土企业普遍接触。参考IT之家此前报道,特斯拉 2 月 25 日宣布在中国大陆推送类似于美国市场推出的具有全自动驾驶能力的
  • 评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