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近年来,新奇的创业概念层出不穷,大大小小的创业公司屡败屡战,过程中也伴随着众多曾引热议的创业项目纷纷倒下。那么,怎样才能在创业路上稳行且发展?

赵继成老师结合《从0到1》一书,就“那些年倒掉的项目们”,为您道来商业与创业的秘密。丰富案例让您一饱口福。

今天的主题是《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我想结合案例与大家分享在开启商业未来的路上的那些“坑”。

   第一个坑: 模式错误,将无法通过盈利验证

  硅谷 天使投资人 史蒂文·霍夫曼说,“在商业路上,模式的创新远比技术的创新更重要。”

就像很多先进的技术是技术人员研发出来的,但不代表技术人员可以把它发展成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是乔布斯发明了手机吗?并不是。是谷歌发明了无人汽车吗?也不是。他们只是把几种技术结合起来,找到好的商业模式,把相应的事情做成。所以,我坚定的认为, 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远大于技术。

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乔布斯在1985年被苹果董事会轰走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打造大名鼎鼎的NeXT电脑。用自己的硬件和软件、图形界面组创造了一个封闭的系统,做了整整三年。发布会了引发媒体轰动式的关注。后来公司差点解散,他失败了。为什么?

因为当时比尔·盖茨的微软发展起来了,一套软件可以匹配所有厂家生产的硬件,开放的系统,价格很低的计算机,性能还可以不断改进。封闭系统的NeXT完全没有优势。在当时PC机野蛮生长的时代,乔布斯选择的模式错了。

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我前两年做网红孵化器的创业,做了一年多,我们发现,孵化网红的周期太长,而且机构如果什么都替网红做了,网红自己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那么这种模式就会有问题。

   所以,创业者在从0到1阶段,一定要通过精益创业,快速迭代,验证你的商业模式。

   第二个坑: 钱少,存在被野蛮风投踩踏的风险

   如今,在中国创业,从0到1,切莫忽视大环境的变化。

早期的资金叫天使投资,天使帮你把创意落实,从0到1,实现一个梦想。但今天你会发现,由于大量的野蛮PE(私密股权投资)和野蛮VC(风险投资商)进入,创业的环境变得非常艰难,创业门槛被抬得非常高。

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大家知道悟空单车吗?媒体报道悟空单车是目前共享单车项目中第一个宣告死亡的公司。它的创始人在重庆,做了大概半年,最后发现几万辆车中的90%已经找不到了。后来融不到钱,又寻求OFO小黄车收购。

悟空单车为什么融不到钱?OFO为什么没有买它?

  就像彼得·蒂尔说的一样, PE和VC只盯着有垄断地位的头部的公司, 小公司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而且最后会发现自己连卖掉的价值都没有;与OFO相比,悟空没有任何模式创新,OFO不需要买它。

这就是今天小型创业者面临的非常现实的资本环境。

  前一段时间很出名的一次讨论, 马化腾 跟 朱啸虎 在朋友圈互“怼”——争论摩拜能赢还是OFO能赢。

大家认为呢?摩拜?OFO?还会有人回答:两个都可以,他们会长期并存。其实,这要看日后的变化。从目前来看,两家都有资本巨头加持,不差钱,除了这两家之外的其他单车公司将非常艰难,会大批死亡。

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案例说明的道理: 从0到1的路上,还要考虑被风投踩踏的风险。如果钱太少,做不到头部,几乎等于死,今天的现实是“没有中间地带”。

   第三个坑: 步子太大,超出能力铺摊子

  对于这个道理,用最近关注度持续走高的案例说明:“ 乐视网 :到底是创业失败还是涉嫌欺诈?”(央视财经频道一期节目的主题)。

  乐视被称为“PPT公司”——贾跃亭不断使用PPT,不断地进军新领域,然后不断地被抬高股价、变现。当时从A股套了50亿,贾跃亭表示,这些钱将全部以无息形式投入到 乐视网 发展中。央视财经曝出,他只投了20个亿,剩下30亿不知道 去哪儿 了。

那么,贾跃亭到底是失败还是欺诈呢?还需大家后续关注,但乐视的事情一定会被写进中国商业史。

  这个例子表明 ,从0到1的路上,别把步子迈得太大,除非你就是为了造势骗钱,不断画饼成为“PPT公司”,那就是庞氏骗局。

 

而故事还有更值得关注的展开:孙宏斌150亿买下乐视。

  孙宏斌,现任 融创中国 董事长,曾被钱绊倒了两次。

  孙宏斌早年跟着 柳传志 ,在联想任销售部经理,因为钱的事情被送进了监狱,然后在天津东山再起,做了一家房产公司——顺驰。他觉得顺驰是“孙氏”的谐音,也有人觉得他想顺利地像开奔驰车一样东山再起。

经历了“只有矛,没有盾”式经营后,顺驰在2013年遇到了非常大的资金问题,最后以12亿的金额将55%的股权卖给了一家香港公司。

  今年1月,孙宏斌用150亿买下乐视,就在大家猜测他是不是又一次被套进里面之时。7月, 王健林 突然宣布用630亿将万达的项目卖给了孙宏斌。孙宏斌会不会第三次被钱这个石头绊倒?我们且往后看。

   第四个坑: 无创新和差异化,垄断者轻松碾压

这个道理很简单。

  比如,易信是个社交软件,现在连知道的人都很少,更别提使用了。 马云 还做了一个来往。来往、易信这两个产品的特点和微信太像了,没有任何创新性。而 社交的马太效应是:

   朋友越在哪儿,你越会在哪儿玩儿,即,有的会更多;没有的,会都拿走。

  同样的实例还有当年的微博浪潮,现在只有 新浪微博 完好地存活。

  这时我们要提《从0到1》的一句话,“ 占领一个小市场,搞破坏性的创新。

我们可以看到,在有微信的情况下,依然有一些垂直的、有特色的小社交软件能够发展起来,比如交友类的陌陌,职场类的脉脉,办公类的钉钉……有特色的、垂直的社交软件还是会发展起来的。

   没有创新和差异化,只会被巨头轻松碾压。

   第五个坑: 盲目跟风,潮流文化转瞬即逝

  例如直播这档事,现在还有人用直播平台吗?一直播、花椒、映客……上周,一个投资人跟我说,今年年初, 徐小平 老师还在捶胸顿足地说,他没投直播的大风口,错过了太可惜。可这半年来,直播的状况很不理想,就开始庆幸没有投。

半年里,有很多直播平台死掉。年初还非常火,为什么突然玩不下去了?这个潮流过去了?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想得很清楚。

有人说,直播并没有过气,只是一天时间只有24小时,我们还要工作、睡觉、生活,真正提供好内容的主播只有几个,我们只舍得为那几个频道真正拿出时间,于是活下来还是那两三个平台。说得很中肯。

花椒能活着是因为有360,一直播背后是微博……大部分平台的背后意味着流量,这很重要。

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我研究过一些直播产品,认为可能大多数的直播平台都要死掉,能够活下去的直播平台是怎样的?要么像花椒这样有大流量背景,要么走小众化的路线,垂直、有特色。

  现在已经有人在请专门财经类人士讲学,比如千聊做知识付费;YY垂直做教育也做得很好。 绝大多数盲目跟风的平台会死掉。

   第六个坑: 遭遇政策打压,行业监管环境突变

P2P行业案例:

       去年到今年,有几百家P2P公司在消失。一个P2P行业的创始人,就政策对这个行业监管的严格程度给我举了一个例子:现在政策要求个人在P2P平台上做贷款,累计不能超过20万;企业、法人,在一个平台上累计贷款不能超过100万。

这对P2P平台意味着什么?其实,一个平台服务20万的贷款和服务200万的贷款付出的成本差异很小,把客户能够贷的金额控制得极低,意味着P2P平台盈利能力变得很弱,即服务成本一定,但交易额非常小,那么实现利润的难度就变大了。

  当一个P2P平台没有 雄厚资本 支撑时,就无法把效率提高到足够承担成本压力,就活不下去。

这就是监管力度在一夜之间带来的变化。

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有关娱乐八卦的自媒体方面的案例:

  最近,自媒体开始被监管方打压,整肃力度超出很多人意料。第一狗仔卓伟的微博号,还有 毒舌电影 ,关八, 金融八卦女 等娱乐八卦类账号被封了。金融八卦女据说马上就要上市了,结果说关就关。

  我们创业者没办法,环境就是这样,所以 走在中国的从0到1的路上,要考虑政策的打压、政策的突变。

   第七个坑: 创始人决裂

  早期的 罗辑思维 是 罗振宇 和 申音 两个人做的,那时候,罗振宇像一个艺人,申音像他的经纪人,孵化他,后来分道扬镳了。

  个中细节有很多猜测,查阅资料后,有一个说法是: 罗辑思维 逐渐做起了电商,找到了商业模式,引入VC的时候,两个人出现股权争执。我猜测早期可能是申音、罗振宇五五分,或申音更多。

引入新的VC时,要调整股权结构,有一个版本说申音仍然要多,罗振宇要少,这时候两人出现了分歧。项目是用罗振宇的IP立起来的,罗振宇觉得我可能不需要了你,两个人就分手了,事情闹得很大,还传出来有几百万的“分手费”。

这就是常见而典型的创始团队内部出现裂痕的情况,所幸罗辑思维到今天做得还算不错,不过其他项目一旦出现裂痕就说不好了。

易到的创始人周航曾和贾跃亭“吵架”,严格意义上,易到不是从0到1的阶段,但也是典型的创始团队间的裂痕。

贾跃亭买了易到,周航发公开信说贾跃亭把用易到做抵押从银行贷出的13亿卷走——留3亿给易到,拿10亿去造汽车了,后来一度出现很多司机去易到堵着乐视的门要求退押金的事情。今天的易到仍然非常艰难。

类相似案例还有锤子CTO离职等等。

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一般来说,创始团队容易在四种情况下出现分歧:一是为股权;二是争话语权;三是因为发展方向;四是因为离心了,互相看不惯。 像两口子一样,谈恋爱和过日子大不相同。

   所以,创业团队的合心很重要。

   第八个坑: 重营销宣传,忽略了产品

前两年90后马佳佳创业做情趣用品,曾在三里屯开了一个实体店,概念很响,现在已经销声匿迹。

   黄太吉 中式快餐当时也炒作得很厉害,营销做得非常好:开着奔驰车送煎饼果子;美女老板娘亲自上门做煎饼果子,成了当时互联网营销典型案例。

可是一年两年下来,这些人也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

就像罗永浩的铁杆粉丝要起诉罗永浩,他说得很好,可手机不像他说得那么好,现在罗永浩宣讲的时候特别低调。小米也说得很好,但是产品也有很多问题。

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我们发现, 营销和产品同等重要。光强调产品重要不行;只把营销做得很大,把大家的预期调得非常高,产品跟不上也不行;营销和产品不匹配同样会出现问题。

   第九个坑: 伪需求经不住市场的检验

   你以为的需求、创始人想象的需求,经不住市场的检验。

   王卫 的顺丰做了嘿客。王卫这么聪明的人,号称马云最佩服的人,做嘿客的逻辑是什么?是请社区里不会上网的老年朋友们去他门店里,用他店里的iPad做网购,由顺丰快递送到家里。

王卫花了十个亿做了几千家门店实践这种逻辑,可我们看到它已经开始转型了。

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这是一个典型的想象方的需求,即 伪需求

首先年轻人不需要,想象中的客户群好像也不需要,小区旁边的菜市场很方便,老年人买菜还可以溜个弯,何苦跑到店里面做网购呢?

我们发现王卫是从自己做快递的核心能力出发,想构建一个打通线上线下的O2O的闭环,最后发现这是一个伪需求。所以王卫是想往电商方向走,结果烧了十个亿都没做成。

   第十个坑: 创始人的“格局+能力+心力”。

  试问,技术有没有商业模式重要?没有。 那么什么比商业模式更重要?

   创始人。

这里主要讲心力。我们常说,人对了就全对了,人错了就全错了。投资人投钱的时候,更多的是看创始人是否靠谱。因为很难有一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找准了方向,但如果人不靠谱,基本上做什么项目都不行。

那么“心力”是什么?

   拉卡拉 创始人 孙陶然 在《创业36条军规》中说, “人和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别是心力的差别” 。能够比你的敌人、比你对手多坚持一分钟,你可能就是成功的人。乔·吉拉德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说, “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成功和放弃。” 他们描述的就是心力。

刚从挫折的创业经历里走出来,我一直在回想,对“心力”这两个字特别有感悟。做今今乐道读书会,起初的那段时间,我曾最大努力下一个月只能做到百万业绩,却肩负了1.3亿的销售压力,要带3个全职和7个实习生完成任务。

开车驶在北京的北四环上,我看着天桥上人来人往,觉得目标太远了,甚至在想我的人生好苦,我怎么就完成不了KPI呢?老大拍桌子说一定可以完成的,怎么到我手里做不到呢?我开始怀疑人生,太失败了,万物似乎都没有颜色,那时候的状态就是四个字:“心力交瘁”。

  后来读到孙陶然的《创业36条军规》,被书中提到的“心力”一下子戳中。我想, 比别人更多坚持一下,成为心力比别人更强大的人,我可能就有希望。

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人无完人,乔布斯也栽过跟头,他在1985年被苹果董事会赶走,1997年回归苹果后,创造了iPod、iPad、iPhone等等,你能不能成为下一个乔布斯?

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有很多问题,做事经常简单粗暴,他这次被轰走,会回来吗?

人对了不全对,人错了就全错了,创始人身上的精神,就是自我复盘。我希望卡兰尼克有一天也上演王者归来。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随意打赏

创业路上的那些坑创业找项目这些年来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