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碎片化时代的高质量信息 另类社区的价值
在所有人都看到了“屌丝”的机会时,知乎坚持高质量内容,吸引一群专业人士,使他们之间产生连接,进而成为知乎最宝贵的资产。
“得屌丝者得天下”,这似乎成了中国 互联网 的不二法则。
91、58、多玩YY等低调公司的逆袭上岸,其用户群的特殊、极恐怖的APRU值,让人瞠目结舌。中国 互联网 ,也并非这几年突然发现了草根的价值,细想如今的大公司 腾讯 、 百度 、阿里,无一不靠抓住草根用户才有今天。 多玩游戏网 总裁李学凌便表示,草根才是中国互联网最核心的用户,任何一个真正成功的公司,必须抓住草根用户。没做到这一点,基本上还飘在天上。
然而有一款产品自始至终就不打算遵循这套规则,它一直强调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它就是知乎,一个知识型问答社区。
最初两年知乎一直都很慢。它于2011年1月26日正式上线,初期实行严格的邀请制和审核制,用户增长不快,也没有新产品推出。今年3月20日,知乎开放注册,短短半年时间,日活跃用户达到70万,月活跃用户达到1100万,增长10多倍。
5月26日,知乎再有新动作,发布一款新闻资讯应用——知乎日报。知乎创始人周源将这款产品形容为“一个超级 印刷 机”。这台 印刷 机每天印一张“报纸”,内容是知乎社区中的十来条问答,它们大多结合时事热点,人们喜闻乐见。2个月时间里,这款产品获得100万下载量,已经频繁出现在朋友圈、微博的分享中。
两年半时间里,知乎并未如当初有些人预测的那样无法长大,反而以一种逆潮流的方式在持续进步,这是怎么做到的?未来,它有多大想象空间?
碎片化时代的高质量信息
Keso是知乎最早期用户之一,他在知乎上一共回答了955个问题。有人问他为什么在知乎上这么活跃?他的答案是:说明中国互联网在满足像我一样的人的需求方面,做得太少。
恰恰当所有人都看到了屌丝的机会时,另一群人被忽略和淹没了。这群人富有好奇心,追求认真、专业的表达和交流,中国互联网却没有这样的场合。
最先论坛上聚集了这样一群人,然后博客出现,它更适合个人的完整表达,于是他们纷纷转移到博客上。但论坛和博客有先天缺陷,已经大量没落。2009年开始,微博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互联网世界,论坛、博客等产品纷纷进一步被冲散,内容生产者纷纷来到微博。然而,微博本身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它的极度碎片化,它无法满足人对完整、高质量、深度信息的需求。
这是知乎得以成长的空间。
它一开始就以精英的身份降临。早期知乎采用严格邀请制,第一批用户包括 李开复 、 薛蛮子 、 徐小平 、 雷军 、Keso等业内知名人士,还有很多投资圈、媒体圈人士。这群人被周源称为“种子用户”。他们不仅奠定了知乎这个产品基调的基石,也带动了其在短时间内的迅速蹿红。
针对这些人,周源会尽量去认识每一个。他会给每个人发邮件,询问产品的使用情况,如果对方没有提问和回答,他会询问具体原因是什么。他想通过跟这些早期用户的交流,知道用户在使用知乎的过程中,因为什么事情比较兴奋,是否能在知乎上获得价值?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周源发现,即便一个产品的形态有不完善的地方,性能也会经常不稳定,但如果真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效果会超乎想象。他举了Twitter的例子,这看起来是一个多么粗糙的产品,它已经有7年历史,仍然保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浅薄时代尤其需要高质量内容,这些东西存在于一个人的大脑里,未经分享,知乎将它们激发出来,对他人产生价值。
跟传统的博客写作不同的是,知乎是一种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周源和一些知乎用户都曾有个有趣的比喻:如果说人是一个茶壶,他所具备的经验、知识、见解就是里面装满的饺子,这些东西平时倒不出来。知乎所采取的问答形式的好处是,将茶壶盖掀开了。传统的写博客、写文章的过程被拆分开来,问题已经都由其他人提好,你不用苦思冥想找选题,直接写就行了。并且别忘了,已经有一群观众等在那里,无形中又给倒饺子这个过程加了把劲。
社区的加减法
一个良好的社区,总是对破坏者具有排斥性。知乎想要保持高质量内容,并持续吸引一群专业人士,需要管理好社区的氛围。其他社区倾向于人工干预,知乎则选择用机制来管理,这在最初引发了外界的不少担忧。
“公共编辑”机制是其中之一。在知乎中,一个问题被提出后,其他用户有权限修改这个问题。它的初衷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可能问不出好问题,可当别人能帮忙修改时,好问题就能诞生了。
外界的担忧在于,中国互联网的大环境是娱乐氛围比较重,同时,多年的论坛文化也渗透较深,盖楼、灌水等形式数见不鲜,如果将修改问题的权限交给所有用户,会带来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知乎坚持采用这一机制,只不过在实行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效果,对它做了多次改进。最开始,一个问题被修改后,修改者不会接到提醒。一段时间后,周源发现这样行不通,会出现误解。接着,规则被改成只要一个问题被修改,所有参与、关注这个问题的人都会收到通知。结果发现,那些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其实并不对问题的修改感兴趣,会对他们造成打扰。最终的结果是,一个问题被修改,只有问题的参与者知道。
这个机制存在至今,运作良好。这说明即便中国互联网,靠机制来管理一个社区也是行得通的。只要机制够好,就能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并将其引导到好的方向上。
周源喜欢将一个社区比喻成一个城市,管理一个社区,其实就是在管理一座逐渐变大的城市。在一座城市里,肯定很多人在丢垃圾,有人迷路,社区管理员不可能顾及到每一部分,不可能给每一个新来的人指路,而是要靠这个城市里完善的交通指示牌,以及社区已有的文化和氛围。
整个知乎社区只有一个管理员,他主要负责处理投诉等信息,其他一切都靠机制来解决。但这套机制并非来自管理者一厢情愿的设想,管理者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给这个社区增加新东西。事实上,知乎社区的机制都由细节一点点堆积起来,新产品的出现也都是自然生长的结果。不过,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也是走了弯路后的教训。
“领域”,这个已经关闭的产品影响了周源对社区运营的想法。
“得屌丝者得天下”,这似乎成了中国 互联网 的不二法则。
91、58、多玩YY等低调公司的逆袭上岸,其用户群的特殊、极恐怖的APRU值,让人瞠目结舌。中国 互联网 ,也并非这几年突然发现了草根的价值,细想如今的大公司 腾讯 、 百度 、阿里,无一不靠抓住草根用户才有今天。 多玩游戏网 总裁李学凌便表示,草根才是中国互联网最核心的用户,任何一个真正成功的公司,必须抓住草根用户。没做到这一点,基本上还飘在天上。
然而有一款产品自始至终就不打算遵循这套规则,它一直强调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它就是知乎,一个知识型问答社区。
最初两年知乎一直都很慢。它于2011年1月26日正式上线,初期实行严格的邀请制和审核制,用户增长不快,也没有新产品推出。今年3月20日,知乎开放注册,短短半年时间,日活跃用户达到70万,月活跃用户达到1100万,增长10多倍。
5月26日,知乎再有新动作,发布一款新闻资讯应用——知乎日报。知乎创始人周源将这款产品形容为“一个超级 印刷 机”。这台 印刷 机每天印一张“报纸”,内容是知乎社区中的十来条问答,它们大多结合时事热点,人们喜闻乐见。2个月时间里,这款产品获得100万下载量,已经频繁出现在朋友圈、微博的分享中。
两年半时间里,知乎并未如当初有些人预测的那样无法长大,反而以一种逆潮流的方式在持续进步,这是怎么做到的?未来,它有多大想象空间?
碎片化时代的高质量信息
Keso是知乎最早期用户之一,他在知乎上一共回答了955个问题。有人问他为什么在知乎上这么活跃?他的答案是:说明中国互联网在满足像我一样的人的需求方面,做得太少。
恰恰当所有人都看到了屌丝的机会时,另一群人被忽略和淹没了。这群人富有好奇心,追求认真、专业的表达和交流,中国互联网却没有这样的场合。
最先论坛上聚集了这样一群人,然后博客出现,它更适合个人的完整表达,于是他们纷纷转移到博客上。但论坛和博客有先天缺陷,已经大量没落。2009年开始,微博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互联网世界,论坛、博客等产品纷纷进一步被冲散,内容生产者纷纷来到微博。然而,微博本身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它的极度碎片化,它无法满足人对完整、高质量、深度信息的需求。
这是知乎得以成长的空间。
它一开始就以精英的身份降临。早期知乎采用严格邀请制,第一批用户包括 李开复 、 薛蛮子 、 徐小平 、 雷军 、Keso等业内知名人士,还有很多投资圈、媒体圈人士。这群人被周源称为“种子用户”。他们不仅奠定了知乎这个产品基调的基石,也带动了其在短时间内的迅速蹿红。
针对这些人,周源会尽量去认识每一个。他会给每个人发邮件,询问产品的使用情况,如果对方没有提问和回答,他会询问具体原因是什么。他想通过跟这些早期用户的交流,知道用户在使用知乎的过程中,因为什么事情比较兴奋,是否能在知乎上获得价值?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周源发现,即便一个产品的形态有不完善的地方,性能也会经常不稳定,但如果真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效果会超乎想象。他举了Twitter的例子,这看起来是一个多么粗糙的产品,它已经有7年历史,仍然保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浅薄时代尤其需要高质量内容,这些东西存在于一个人的大脑里,未经分享,知乎将它们激发出来,对他人产生价值。
跟传统的博客写作不同的是,知乎是一种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周源和一些知乎用户都曾有个有趣的比喻:如果说人是一个茶壶,他所具备的经验、知识、见解就是里面装满的饺子,这些东西平时倒不出来。知乎所采取的问答形式的好处是,将茶壶盖掀开了。传统的写博客、写文章的过程被拆分开来,问题已经都由其他人提好,你不用苦思冥想找选题,直接写就行了。并且别忘了,已经有一群观众等在那里,无形中又给倒饺子这个过程加了把劲。
社区的加减法
一个良好的社区,总是对破坏者具有排斥性。知乎想要保持高质量内容,并持续吸引一群专业人士,需要管理好社区的氛围。其他社区倾向于人工干预,知乎则选择用机制来管理,这在最初引发了外界的不少担忧。
“公共编辑”机制是其中之一。在知乎中,一个问题被提出后,其他用户有权限修改这个问题。它的初衷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可能问不出好问题,可当别人能帮忙修改时,好问题就能诞生了。
外界的担忧在于,中国互联网的大环境是娱乐氛围比较重,同时,多年的论坛文化也渗透较深,盖楼、灌水等形式数见不鲜,如果将修改问题的权限交给所有用户,会带来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知乎坚持采用这一机制,只不过在实行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效果,对它做了多次改进。最开始,一个问题被修改后,修改者不会接到提醒。一段时间后,周源发现这样行不通,会出现误解。接着,规则被改成只要一个问题被修改,所有参与、关注这个问题的人都会收到通知。结果发现,那些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其实并不对问题的修改感兴趣,会对他们造成打扰。最终的结果是,一个问题被修改,只有问题的参与者知道。
这个机制存在至今,运作良好。这说明即便中国互联网,靠机制来管理一个社区也是行得通的。只要机制够好,就能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并将其引导到好的方向上。
周源喜欢将一个社区比喻成一个城市,管理一个社区,其实就是在管理一座逐渐变大的城市。在一座城市里,肯定很多人在丢垃圾,有人迷路,社区管理员不可能顾及到每一部分,不可能给每一个新来的人指路,而是要靠这个城市里完善的交通指示牌,以及社区已有的文化和氛围。
整个知乎社区只有一个管理员,他主要负责处理投诉等信息,其他一切都靠机制来解决。但这套机制并非来自管理者一厢情愿的设想,管理者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给这个社区增加新东西。事实上,知乎社区的机制都由细节一点点堆积起来,新产品的出现也都是自然生长的结果。不过,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也是走了弯路后的教训。
“领域”,这个已经关闭的产品影响了周源对社区运营的想法。
1
2
3
下一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