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创始人:移动互联网创业法则 要么成为一,要么就是零
据财经天下报道,林承仁这半年的生活就像在坐过山车。
他经历了跌入谷底的痛楚,也体会了直上云端的快感。就在“无秘”,或者说曾经的那个“秘密”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社交 软件 之前,林承仁差点放弃了创业这条路。
2013年农历大年三十,传统意义上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林承仁去车站接女朋友的父母,他们打算一起度过春节假期。林承仁本来心情不错,但他随后得知了一个坏消息,他创业的产品之一“无觅网”被“有关部门”封了。这是一个做社会化新闻分享与推荐的网站,原理在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众多的网页中找出读者感兴趣的内容。
出生于1981年,历经3年创业,林承仁已经学会如何避免触碰舆论底线,他想不明白自己的网站哪里出现了问题。任凭林承仁如何去沟通和申诉,网站还是关闭了整整半个月,他在香港度过了一个郁闷的春节。
跟一般本土创业者不同的是,林承仁的背景更为复杂和多元,他出生于内地,自幼随父母迁居香港,然后去美国读书。
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拿到了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士学位后,他进入亚马逊实习并最终留了下来。在亚马逊这种技术人才扎堆的公司,林承仁的表现依旧不错,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到了亚马逊最核心的技术部门,负责给用户做商品的个性化推荐。
这样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为林承仁后来的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2009年,当他拉上另一位亚马逊同事决定回国创业时,就有身边的朋友愿意成为他的 天使投资人 。但良好的技术背景和国际视野,有时却是创业者的羁绊,这通常被解释为“不接地气”。
林承仁最初的创业也走了不少弯路。因为个性化推荐上的技术优势,结合自己在阅读和社交上的兴趣,林承仁开始创业的第一个产品完全是其个人风格的代表。这是一款浏览器插件,装上之后会改变网页的呈现方式,并根据浏览习惯推荐内容,让阅读变得更加个性化。按照林承仁的说法,他想“改变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这款充满理想主义气息的产品注定成为一个小众产品,而且最糟糕的是,它被很多杀毒 软件 屏蔽,并被标识为“恶意插件”。于是,林承仁第一次尝试就这么失败了。
随后,林承仁带领团队还做了不少产品,大多还是沿着个性化阅读的方向,无觅网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最成气候的还是一个小插件,这个插件是给网站开发者用的,装上插件之后,网页上一篇文章的结尾下面会自动推荐读者有可能喜欢的文章。中国一共有20多万家网站都装上了这款产品,林承仁还做了一个基于这款插件的广告平台,用于给这些网站流量分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团队拿到了来自 挚信资本 的A轮融资。
但这些产品随后进入了瓶颈期, 互联网 的大潮急速转向了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 互联网 。最关键的是,林承仁发现,中国人对阅读的个性化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他带领团队也开发了一款类似“今日头条”的阅读App,但他发现,这个细分领域已经没有了后来者的位置。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法则是,要么成为一,要么就是零。
2013年底,整个团队陷入了低潮,产品进展不如预期,钱只够支撑半年。在投资方的推动下,林承仁也试图去谈B轮融资,但结果可以预料到,并不顺利。后来,就发生了网站被封的事件。
在中国,从道义上讲,网站被封并不算一件丢脸的事情。而且,有时候这种偶然事件会加速创业者的成熟。从历史的维度看,就像创业家王兴那样,如果不是因为 饭否 被封,他也就不会下定决心去做团购网站美团,并随后获得成功。
但在当时,林承仁承受了巨大压力,虽然他个人觉得“大不了就去公司打工”,但自己身后还有一帮跟随多年的兄弟。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这已经是事业的谷底,只是没想到,这之后的反弹会这么猛烈。
春节过后,让林承仁感到幸运的是,创业初期的十几人小团队没有小伙伴离开,而他唯一的挑战在于找到一个靠谱的项目,让团队继续走下去。
3月初,酷爱浏览科技新闻的他看到美国媒体报道了一款叫做Secret的App。报道称,这款匿名社交软件正在小众中流行。这之前,林承仁已经关注了整整一年社交产品领域内的机会,他敏锐地意识到,这里存在机会。
在中国,熟人社交有微信,陌生人社交有 陌陌 。但这两款软件都有各自的瓶颈,微信朋友圈挤满了熟人,“吐槽”面临各种舆论风险,而陌生人社交始终不是刚需。如果有一款软件,能在沿用社交关系链的同时避免舆论风险,也许会有前途。
想明白了这件事,林承仁用了一周时间给“同事洗脑”,他要求所有的人都投入到新项目上来,他明白,这几乎是“绝地反击”的最后机会。
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林承仁有着充分的自信。只用了两周时间,他的团队就开发出了Android版本和iOS版本的App,而且他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接口做了一个公众账号,这个公众账号可以匿名给朋友发短信,也可以匿名向朋友提问或者回答朋友的问题。显然,微信的强社交分享属性更容易帮助新产品制造“引爆点”。
林承仁为这款产品想了很多名字,最后决定命名为“秘密”。这是中国最早的匿名社交软件。3月底,“秘密”登陆Android商店,几乎没什么反响,4月5日,“秘密”登陆微信和iOS应用商店,一炮走红。
“秘密”App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登上了苹果免费社交软件下载榜的第一名。林承仁和他的小伙伴们在电脑前看呆了,这一切在他的意料之中,又在想象之外。
“开始是VC圈、媒体圈进来,后来是科技圈和同性恋圈,这些人本身都是信息传播的活跃人群,通过社交媒体的快速分享又让传播高潮不断。”林承仁说。随后,他就遭遇到了投资人的电话轰炸和媒体的炮轰。“几乎所有中国知名的投资机构都找了上来,但大多数我都推掉了,实在是没时间。”
媒体的炮轰集中在“传播谣言”和“恶意中伤”上,甚至有评论认为这款App“利用了人性中的阴暗与恶”、“传播负能量”。
舆论风暴里的林承仁当然也无法完全做到心平气和。4月9日,他在深圳大学做了一场演讲,公开回应说“这些评论其实是让产品更加出名,攻击有名的东西是媒体属性之一”。他认为,记者们之所以这么不客气,是因为“秘密”消解了媒体的部分话语权。
不过在私下里,林承仁开始建立更加严苛的信息审查制度,他知道,如果没有规则就等同于玩火。“现在我们的筛选制度是机器加人工加惩罚,如果发布的信息接到三次投诉,我们将对账号进行封禁。”
一夜爆红也让林承仁的投资人始料未及,他们没有遭遇过这种情况。让他们感到宽心的是,这家公司的B轮融资已经不需要四处路演了。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找上门来要“办事”的人。林承仁的一个朋友就接待了一位老家电视台的同学,同学希望跟林承仁搭个线,删掉App里他们领导的“负面消息”。这位朋友只好谎称自己也联系不到林承仁,他笑称:“也许林承仁应该趁机开一个公关公司。”
事实上,营销公司和公关公司很快就将“秘密”列入到日常监控的范围,匿名社交软件几乎在一夜之间确立了其媒体属性的一面。
跟很多创业故事一样,不到一个月,林承仁发现周围就聚集了不少所谓的竞争对手。对此,他又搬出了自己亲身体验的那套理论:移动互联网要么成为一,要么就是零。
这一次,他成为了一。而且,他觉得自己无法复制的原因在于技术和团队。“很多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比如很多算法,很多功能,都是我们团队多年技术积累形成的门槛。”
真正的麻烦来自于美国。“秘密”在没有英文版的情况下,在美国App Store社交榜上的排名已经逼近了Secret。这导致Secret主动找上门来谈合作,遭到拒绝之后,这家美国公司索性向苹果投诉“秘密”涉嫌抄袭。
5月8日,“秘密”被苹果商店下架;5月20日,“秘密”更名为“无秘”出现在App Store,但仅过了一天,又遭遇下架;6月6日,Secret推出中文版,命名为“秘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Secret给我们的条款很苛刻,我们没法答应,而苹果App Store的平台审核又偏向于原告和美国公司,我们只能不断沟通并等待。”不过,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创业历程,林承仁已经可以平静看待这些小风小浪。作为一个典型的技术男,林承仁更喜欢研究产品,而不是生活在媒体的放大镜下。
6月13日,“无秘”的公众账号做了一次产品更新,林承仁去掉了不受欢迎的匿名短信功能,而增加了“开发布会”功能,用户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征集匿名的提问并做出回答。这个新产品又一次在朋友圈引发了“刷屏”。
18日,“无秘”在Android平台发布了App的2.0版本。这一版本开放了私信功能,允许楼主和朋友圈之间相互私信,私信在双方对话后5分钟内自动销毁。这是类似“阅后即焚”的一次新尝试。
对于“无秘”会不会像有些产品一样昙花一现,林承仁坦言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他所做的只是不断调研,提升用户的留存率。“产品演化是个未知数,但我相信,匿名社交软件和实名社交软件会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