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收费前夜:马化腾的四张底牌腾讯 或自己做运营商
仅仅一个月,运营商就完成了从探讨“微信威胁论”到提出向微信收费的过渡。如今,局面主导方已不再是运营商和腾讯公司两位起初的主角,而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
3月3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参加第二届“岭南论坛”时表示,关于公众普遍关注的运营商对微信收费一事,工信部正在协调解决并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目前已要求运营商制定解决方案提交工信部。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说:“收不收费不由运营商决定,而是由市场来说话。”
可运营商在舆论上却没少给微信压力。就在苗圩发言的同一天,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深圳举行的it领袖峰会上表示:“至于说收不收费,我还是那句话,一个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一个行业要可持续发展,违背经济规律做事都是难以长远的。”在这之前,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公开表示:“对于传统运营商来说,微信、skype这些互联网的挑战竞争更可怕。”
业内人士分析,两家运营商的最高领导人公开出面谈微信竞争,收费应该已成定局,而一直按兵不动的微信商业化也可能随之加速。
三大运营商的利益嫌隙
如果三家运营商的意见不一致的话,由于腾讯的杠杆作用,很可能推动运营商用户转移,届时对运营商的冲击更大。
运营商向ott(over the top)企业收费并非先例。ott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即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不久前,韩国通信委员会批准了韩国移动运营商们的相关请求,至此,韩国移动运营商们将可以向ott语音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也可以“掐断”ott语音流,不向ott语音服务提供商开放网络。
和韩国不同,运营商在中国的地位和话语权更加强势,虽然最终的微信收费方案还未成形发布,但可以想象的是,这次以运营商为主导,制定的收费方案将给微信带来严重限制。
据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称,早在2011年,中国移动内部已经觉察出微信对其业务的影响,并试图从微信的产品和业务细节,分析出应对方案。其中就包括:停止微信、kik、whatsapp等类似产品的推广,和中国移动mm(应用商城)对微信的屏蔽。
中国电信的应对方式更加直接。其正在秘密研发的一款名为“翼信”的移动通讯应用就与微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除此,该应用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支持与固话进行免费语音交流。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电信将会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来经营翼聊,合作者有可能是网易。
可已经拥有3亿用户的微信,并不是用简单的屏蔽应用和同类产品竞争就能打败。“收费对微信的用户增长是致命的,这也将是运营商遏制微信见效最快的方法。”易观国际分析师胡泳说。
表面看,三大运营商在微信收费问题上非常一致,但由于各自现状迥异,微信对其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中国移动对微信的反应是最强烈的。3月14日,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公司2012年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微信给中移动带来了约10%的流量收入,但占用了60%的信令资源,信令是电信网络中一种用于控制通信进程的信息,正常的信令资源是运营商保证服务品质的基础,但由于中国移动在3g业务的落后,导致基础的通话业务和数据业务全部集中在2g和2.5g网络。信令资源被大量占用后的结果是,通话掉线,短信延迟到达等。
可中国移动却是拥有国内最多高端用户的运营商,服务质量显然是其最看重的,尤其在中国移动的td-let(4g)网络大面积使用前,中国移动必须将高端用户守护好。
守护的原因众所周知。从2010年开始,中国联通就试图用苹果手机抢夺中国移动的高端用户。虽然中国联通为此付出不少成本,但其在网高端用户量也直线上升。
对于中国联通来说,微信是不是下一个苹果?
据近日在网络上曝光的中国联通内部针对ott业务的行业调研ptt显示,中国联通未来更倾向于加强与微信的合作,以吸引异网用户。
“异网”当然指的是中国移动,毕竟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还不如中国联通数量多。3月31日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深圳出席it领袖峰会时表态:“运营商与ott企业应该发展成鱼水关系。”之后,腾讯公司的一份声明显示:“运营商和ott公司未来发展成鱼和水的关系或水乳交融。”这足以见得,中国联通和腾讯并非竞争对手那么简单。
“在联通高端定制机里直接植入微信应用,微信也可以设计出专供联通的独家应用功能。由于微信的用户数量很大,不排除联通会继续采用补贴的方式。”胡泳说。
种种迹象都表明,中国电信对微信绝对是“中立“的态度。首先,其大部分收入依然来自于固网,而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也表示:“微信可能对短信等增值业务收入构成冲击,但至今对公司业务影响不大,未来对微信的态度将视情况而定。”
通信专家付亮表示,如果三家运营商的意见不一致的话,由于腾讯的杠杆作用,很可能推动运营商用户转移,届时对运营商的冲击更大。
或有成熟的收费方式
把qq上的经验移植到微信上实际并不难。马化腾也表示,微信和qq是互相探路的关系。而这样一来,微信的商业化进展就必须加速。
目前看来,整个事件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微信的所有方——腾讯公司。腾讯公司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普通用户正常使用微信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收费的。”
2013年两会期间,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曾向本报记者说,微信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和运营商一定会走向合作。
从目前已知的运营商向ott收费的案例来看,向用户进行包月收费占据主导。2013年2月,香港电信运营商电讯盈科就已经推出微信用户数据优惠包:微信用户每月支付8港元(6.4元人民币),即可在香港不限流量地使用微信传送语音、视频、图片及文字,进行单独聊天及建立聊天室。此外,电讯盈科还为访港微信用户提供免费使用香港电讯 wifi 服务。
对于运营商来说,这显然是最简单的方式。事实上,运营商在向其增值用户收费时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但从腾讯的角度来看,面对用户端收费的风险最大。毕竟,互联网行业一直以来的惯性就是向后端收费,即广告主和公司。正因为如此,腾讯公司会第一时间出面澄清:“不会面对普通用户进行收费。”
事实上,腾讯并不缺乏对用户收费的经验。像qq vip会员和服务,采取的模式就是让用户以包月或包年的形式获得更多独享权益,如普通免费qq用户可添加好友上限为500~900人。根据腾讯qq管理规则,可添加好友人数根据不同等级而定,新注册用户连续登录320天,每天上线时间不少于2小时,好友人数上限可由500人增至550人,若要达到900人上限,至少需连续登录2496天,即6年零10个月,而收费的qq vip会员用户的可添加好友人数上限最低为1000人。按照腾讯网站上的介绍,2013年,qq vip每月收费为10元的年费会员已达到1100万人。除此之外,qq的q币和游戏付费等,也是互联网面向用户收费的成功案例。
把qq上的经验移植到微信上实际上并不难。马化腾也表示过,微信和qq是互相探路的关系。
而这样一来,微信的商业化进展就必须加速。
“在微信上,尤其是移动社交、游戏,这个应该有比较清晰的商业模式。我们目前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在体验比较好时我们才会推出来。”马化腾说。
据了解,日本的line、韩国的kakaotalk,都因为游戏而实现了盈利,此前,触控的创始人陈昊芝也预计:微信游戏平台的收入在3个月之内就可以达到5亿元到10亿元。以此为基础,可以进行利益分成和向公司端收取平台费。
当然,腾讯还有另一条更宽阔的路,就是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
腾讯 相关融资事件 相关新闻 进入企业库 |
您可能还喜欢:
- 13-04-07消息称腾讯微博将改版:主导优质内容轻质阅读
- 13-04-07腾讯微信商业化前景尚不明朗 难掩背后利益冲突
- 13-04-03腾讯游戏跻身前列:超暴雪及ea 成全球第四大游戏公司
- 13-04-02美国“微信们”不收钱 向运营商买单的该是腾讯
- 13-04-02腾讯重申不对普通微信用户收费 收费模式或在增值服务
- 13-04-01马化腾pk李彦宏现:腾讯抢广告费 百度坐收渔利?
- 13-04-01腾讯砸5亿港元回购股票:微信商业化缓慢 为稳定股价
- 13-03-30马化腾与李彦宏现场对呛:腾讯“抢”广告费 百度“坐收渔利”?
- 13-03-30陈一丹话别腾讯:潜行的接班人体制 坦露交棒计划
- 13-03-29腾讯财报解读:网媒影响力变化改变品牌投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