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帝”百度出招:调整组织架构 低调布局移动端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近日, 百度 启动了一次针对移动 互联网 布局的组织架构调整。内部邮件宣布自2013年6月7日起组建 “前向收费业务群组”以及“ 搜索 业务群组”,两个项目分别由副总裁王湛和向海龙负责。这也是 百度 自2011年高管轮岗以来的又一次组织架构调整。

  而在此前的一个月内,以 阿里巴巴 为代表的巨头们打响了在移动 互联网 领域的圈地战。短短十几天内,互联网界就发生了3起数亿美元的并购案,主角都是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巨头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场圈地运动中,本应成为主角的百度却频频友情客串成为了“背景帝”。百度的“被动”和“保守”和 阿里巴巴 进攻式圈地形成强烈反差,百度在移动端布局落后的言论不胫而走。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百度在移动端的布局比阿里巴巴更领先,而当前无论是 腾讯 、百度还是阿里,都还处于移动端的布局阶段,真正的变现阶段远未到来,现在谈论成败为时尚早。

调整目标

寻找新业务方向和盈利空间

“前向收费业务群组”是百度此次架构调整中的一部分,也是全新的业务组。根据邮件显示,这一业务群组设立的目的是为适应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行为变化,抓住和培养未来的市场需求,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模式。

  而其核心的 搜索 业务,在这次调整中也有所动作。将原有的网页搜索部、网页搜索产品市场部、商业运营体系和销售体系重组成一个独立的搜索业务群组。旨在加强产品之间的融合,降低跨部门沟通成本,提升协同效应。

  “百度架构调整符合大企业内部调整的一贯规律。”速途研究院执行院长丁道师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此前的 腾讯 调整为7个事业群、阿里巴巴调整为25个事业部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管理效率,为企业下一步战略部署打基础。

互联网分析人士贾敬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百度此次架构调整,将搜索业务群组独立开来,重要的原因是搜索业务已经遭遇瓶颈,增长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组建前向收费业务群组,是发力多元化战略的一大举措,也是百度在寻求流量变现方面的一次探索。

但是,他也表示了担忧,“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百度的执行力。这些年,外界感觉百度在执行力方面越来越差,这是其最大的软肋。”

在人事调整方面,根据邮件内容可以看到,此前负责销售业务的百度副总裁王湛将全面负责“前向收费业务”。他曾是凤巢推广系统的功臣,在推进百度的商业模式创新上有过贡献,这一次是承担起了对新业务、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任务。

搜索业务群组由副总裁向海龙任总经理,副总裁范丽任副总经理。向海龙此前负责的百度商业运营体系扩大到网页搜索部、网页搜索产品市场部、商业运营体系、销售体系等几大核心体系,其掌控的“搜索业务群组”已成百度内部的超级大部门,掌控着百度超过90%以上的营收。

这也是百度近一年来的第二次调整,去年10月百度刚刚进行过一次架构调整,将地图部门升级为lbs部门。如此调整后,百度将形成相对明晰的业务体系:拥有搜索和前向收费两大业务群组,移动云、lbs、国际三个事业部,以及旗下两家独立子公司。

此次调整百度将搜索独立出来,背后体现出百度新思路:在以搜索为核心的业务体系中,面对产业格局变化带来的盈利增长压力,在继续深耕传统搜索业务的同时,寻找新的业务方向和盈利增长空间。

丁道师认为,百度想布局互联网全产业链,由搜索出发,到视频、电商、游戏、新闻、音乐、移动互联网等,这次的架构调整只是开始。未来百度会学习阿里巴巴,不断地划分事业部。

但贾敬华则认为,“从架构调整上,难以看到百度多元化战略的前景。在其他业务的扩张方面,百度是弱势的。比如电商业务,百度至今没有成功,反而是屡屡失败。在移动互联网业务方面,百度的表现也是相当平淡。”

收购传闻

多原因导致百度屡成“背景帝”

关于百度的移动端布局,业内持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百度已在移动端落后,另一种则认为百度在移动端的投资布局中属于保守型,但已悄然卡位,只是不怎么引人关注。

之所以会有如此不同的看法,是因为过去互联网巨头 “划江而治”的领土分割思想已改变。随着各自的业务版图越摊越大,交叉竞争也越来越密集,互联网巨头们频频用并购的手段来扩充他们未来的事业版图。

  以阿里巴巴为例, 马云 在近期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移动布局以5.86亿美元投资入股 新浪 微博,2.94亿美元入股 高德软件 ,而期间还传出阿里巴巴增资ucweb的声音。对于时下手握50亿美元现金的阿里巴巴,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内的布局正在持续加速中,唯一的疑问只有“下一个阿里入局的企业是谁”。

  在以上的收购中,百度也不止一次卷入“收购传闻”中,却又一次次与收购标的“擦肩而过”。百度为何会频频成为“绯闻主角”? 联想集团 科技种子基金投资经理蒋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收购公司自己爆出传闻,故意抬高价格外,很多情况下,大家都觉得百度应该收购。”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研究公司redtech的分析师迈克尔·克兰德宁,他认为目前在移动搜索领域uc浏览器应该是最后一个值得收购的公司。“从理论上讲,如果百度收购uc,那么它在同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竞争中将获得更多优势。

  克兰德宁称,“百度至少应该拿出一笔体面的投资来入股uc。”百度收购(或者控股) 优视科技 是科技界开年第一大戏,但uc似乎并不对 百度投资 感兴趣。董事长俞永福称,“uc的战略是独立发展。”

此外,5月9日,“搜狐旗下搜狗正寻求出售,目前百度、360、腾讯均在竞购”的传闻震动中国互联网界,百度也牵扯其中。在丁道师看来,“搜狐旗下公司搜狗欲出售”是一则低级的假新闻,造谣者可能别有用心。一般来说企业出售旗下业务,无非基于两种情况,第一是企业缺钱;第二是旗下业务失去了增值空间,而搜狗不符合任何一种情况。

易观智库分析师尹晶雪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纵观这些年百度的一些收购,都有战略思维在里面,收购思想是抓流量的入口,以搜索为核心,盈利模式就是倒流量。之前百度确实想做大移动端浏览器,但意愿不是特别强烈。

她表示,ucweb、高德这些应用都做得很早,用户积累多,而且已经占据市场份额,阿里收购了高德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应用。相比而言,百度的地图和浏览器起步非常晚。但百度的整合能力很强,他整合了合作伙伴的数据,比如在美食、医疗等方面,超过了高德地图。生活服务是另一个流量入口,百度挖掘深度数据把嘀嘀打车等热门应用整合到自己的开发平台上。

1 2 下一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