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创始人汪华:解读bat的并购卡位战
近期,互联网界频频大手笔。阿里以5.86亿美元投资新浪微博,又以2.94亿美元入股高德,百度以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再早之前,百度收购了点心,阿里收了友盟。此外,搜狐视频与pptv、奇虎360与搜狗、所有人和ucweb的绯闻也仍在发酵中,这算得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鼎盛的产业投资并购时期。
笔者独家专访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他对移动互联网投资并购,百度、阿里、腾讯(bat)的布局,入口问题一一做了详细的解读。汪华,美国斯坦福mba,在谷歌中国商务发展总部工作3年,创建了谷歌中国的优质广告网络,一个有着很好的产品嗅觉、感觉的投资人。
腾讯差一点就很危险、阿里对移动布局渴望更强,百度危机感不够
中华浔(笔者):移动互联网开局,腾讯、百度、阿里的并购就不断,您如何看待这几家公司的这种行为?
汪华:现在你买一个移动互联网行业里最好的东西,有助于扩展用户,加深对产品、行业的理解,并且把这些好团队弄过来,有利于占据位置。现在这样的成本只不过是几千万美金而已。如果不买,将来这些产品被落实了,那么损失的是20%~30%的市场份额。未来的市场份额,与现在的投资额相比,两个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即便没被落实,这几千美元的损失,对大公司来说也不是大事。重要的是提前卡位。
腾讯在国内、国际上都很活跃。在硅谷的时候,我们也接触了很多天才的团队,很多都在腾讯。腾讯的收购是围绕各条业务线的,基本上无线端的各个领域都投。
腾讯投资的逻辑与百度、阿里并不一样,不仅仅是在移动互联网上。它们有着各自的业务需求。
阿里与百度,尤其是阿里在移动业务的布局上就更渴望一些。阿里、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投资与收购目的性不那么明确,它们更加希望其在互联网上的优势复制到移动互联网上。但是腾讯的收购基本上是奔着移动互联网这个大主题去的。在移动互联网上,腾讯做得更好一些。
简单数一数就知道,无论是哪些移动端的应用,腾讯、百度、阿里三家比起来,在手机上的著名应用,从用户覆盖量、忠诚度来看,腾讯的生意更大一些。
这样的状态也会影响bat三家的投资收购取向。现在,阿里与百度的收购非常积极,并且阿里的收购是全方位的,并不仅限于电商。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入口,社交、应用、门户、工具,阿里都在投资。百度也一样。
中华浔:比较腾讯、阿里、百度这三,现在,在移动互联网上,腾讯由于有了微信而拔得头筹,缘何腾讯这家公司能出微信?
汪华:腾讯,差一点就很危险,如果没有微信的话。
腾讯不只是运气好,跟小马哥的魄力有关,跟公司架构允许出挑战者也有关系。如果腾讯还是手机qq的团队一家独大,还是以做qq的思路去做手机产品,那么很可能会被颠覆掉。如果张小龙没有出微信,或者做出微信后,qq团队把它给捏死了,这种可能性都是有的。新公司的商业模式与老公司是不一样的,腾讯差一点就没有达到现在的状态。
中华浔:阿里近期的手笔很大,相继投资了新浪微博与高德,您怎么看阿里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投资并购思路?
汪华:阿里有很强的运营执行能力,可以把很多好的公司收购过来与他的体系进行整合。
如果我是马云的话,我会注意到所有的互联网上可以改变用户行为,可以成为替代性入口的产品与公司,不管与电商有没有关系,能不能嫁接。微软也想在移动互联网上做出成绩,但一天到晚收购操作系统就不会有好结果,因为手机上操作系统没那么重要。
收购有两种:一种是战略收购,一种是业务收购。业务收购还得与自己的业务进行结合,比如,支付宝在手机上的操作业务,与阿里现在的业务紧密结合,那可以收购。但是战略收购,就需要考虑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的行为方式。
对百度、阿里来说,他们的体量已经足够大了。第一步先要的是自己的位置,关键的位置和足够的用户量。移动互联网还没有到成熟的那一步,现在只有把用户量和内容做大了,才有机会。
淘宝网是做电子商务的,但现在手机上做电子商务还没有到那一步,可能支付会先行一步,其他的没到那一步。淘宝现在开始做的话,这个公司的体量又很大,小打小闹又没意思。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用户和核心关键位置守住,不然真到了移动互联网可以做电子商务的那一天,淘宝才开始布局的话,那么,他的上游用户量可能会捆绑在别人手里。
中华浔:对于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动作,您有什么建议?
汪华:直到去年,百度的危机感是非常低的。在危机感上,百度不如谷歌。
中华浔:谷歌推陈出新了很多东西,比如安卓,地图等。这缘于它强烈的危机感?
汪华:谷歌的危机感很强,它从来不认为有了一个门户就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那只是满足人们需求的一个产品形态而已。谷歌在移动端的投入是很多的。
中国与硅谷相比,中国小的创业公司之间的竞争远比硅谷强100倍,但是大公司受到的竞争就比硅谷小很多。
收购增多对创业者是好消息
中华浔:现在发生的大规模收购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前所未有。不少人分析认为,这是bat在用金钱换取时间。对创业者来说,能够早一点实现创业的成功。您怎么看?
汪华:比起硅谷,中国互联网公司早期的投资与并购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在硅谷,早期的天使投资和a轮、b轮投资70%都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退出。但中国的收购并不是很多。一个创业者能够成功地将自己的公司卖出去,再发展,这种概率还是太低了。
现在,百度、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收购多了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互联网比较成熟了,二是公司本身的态度。一个公司只有相对比较成熟了,才有收购的意识,并且把收购来的公司进行好的执行。比如,谷歌收购了很多公司,youtube、andriod、admob等,这些收购来的公司对它自身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现在,谷歌的很多战略性产品都是收来的。
对创业者来说也是件好事,在早期投资时,投资一些产品也是奔着能成为一个好产品或好公司的想法,而不是卖钱。另一方面,也希望收购越多越好,硅谷或美国,有几十万的天使投资,如果再算上这些公司在早期阶段收购的资金,是一笔很大的资金。这些给创新造成了很好的土壤。
在中国,一起出来创业感觉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在美国,很多年轻人出来创业感觉就像是一种职业。在硅谷,最好的早期投资人都是上一代的创业者,或者大公司的ceo。这在硅谷已经形成了风气,让硅谷成为一个巨大的孵化器。但是,中国的互联网历史比较短,上一代互联网人都太忙,中国人的观念和公司的架构也很难让第一代创业者腾出手来去做早期投资。在硅谷,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找到运营能力很强的职业经理人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
- 奇虎360
相关新闻
进入企业库 - 腾讯
相关新闻
进入企业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