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异军突起,一季度业绩大涨173%!超越小米成为全球第四?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OPPO这句宣传口号就像当年 史玉柱 旗下脑白金狂轰滥炸的广告一样被消费者熟知。在营销和公开市场渠道上的成功,让OPPO成为诸多国内手机企业的效仿对象。今年一季度增长173%的表现,让市场不再小觑这家出身草根的企业。

市场调研机构ICInsights刚刚发布的调研数据来看,预测OPPO全年的销量将达到7700万,而来自台湾产业链的消息称,OPPO今年出货量上看到8000万台。一时间,关于"OPPO超越小米成为全球第四"的呼声四起。

  OPPO副总裁 吴强 近日比较罕见的接受了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专访。一方面,他为旗舰手机82天销售700万台感到兴奋。每1.1秒卖掉一部手机的表现,破掉了去年 华为 MATE7风骚一时的记录;另一方面,他时刻警惕着口风,几次强调"这只是阶段性成功,OPPO不一定能成功,照搬OPPO模式更不能成功。"

OPPO异军突起

在所有手机品牌中,OPPO和小米代表了线下渠道和互联网营销的两个极端。最新数据显示,OPPO电商销售比例不到总量10%。

如果参照IDC过往数据,2014年、2015年国内品牌全球销量第一均为小米,2014年OPPO排在"中华酷联"之后没有进入前五,小米6500万台出货量几乎是OPPO的两倍;2015年,小米出货量7000万部,OPPO达到6000万部。

  今年一季度的强势表现,让OPPO真正被市场重视。根据IDC报告,2016年第一季度, 华为 荣升第一;OPPO、VIVO分列第二第三;苹果、小米则滑落为第四第五。具体出货量上, 华为 出货1660万部,市场份额占比16.2%,同比去年增长了47.6%。紧随其后是OPPO,1580万部的出货量占市场总出货量15.4%的,但同比去年增长173.1%。

   吴强 表示,"今年一线城市的表现对OPPO一季度拉动作用比较明显。另外,去年R7系列产品的热卖奠定了比较好的市场基础。35岁以下年轻人比例占到80%,说明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可。3月份发布的新产品R9系列在82天时间实销700万台。每1.1秒卖出一部,超出了我们预期。"如果更直观地对比来看,OPPO新产品的市场表现超越了去年风骚一时的 华为 MATE7。

来自台湾产业链的消息称,OPPO今年出货量上看到8000万。按照业内人士推算,在R9销量达到700万台情况下,二季度OPPO手机总的出货应该是已经超过了2000万台,如果按照目前的市场表现,2016年出货量达到8000万台难度不大。而从市场调研机构ICInsights刚刚发布的调研数据来看,预测OPPO全年的销量将达到7700万台。

  "渠道和广告是 车轮 "

谈到OPPO营销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李易峰"、"杨洋"这样的品牌形象代言人。有业内人士估算,OPPO和VIVO每年在广告营销上,花费金额约为20亿元人民币。再者是渠道能力,根据吴强提到的最新数据,2015年OPPO将线下门店数量从14万家提升到20万家,可以说在全球市场,渠道能力无出其右。

作为今年上半年在2500元-2999元价位段销量最高的手机,OPPOR9在绝对配置上没有突出的零部件创新,通过联发科HalioP10处理器以及常规的4GB、64GB储存组合已经拿下2500元到3000元价格段市场第一。自然,渠道和广告作用功不可没。

谈到营销方式时,他提到,真正的营销高手是不需要花钱做推广的,OPPO在这一点上并不成功,但是OPPO在品牌上清晰的定位,做到了不动摇的坚持,在此之外做好了沟通,比如粉丝群体与定制产品之间的互动,为产品找准了目标人群。

"广告、渠道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像汽车一样,这两个条件好比是四个轮子,但是发动机抓住用户核心需求的产品,是充分条件。在东莞的工厂,OPPO390项测试都超过了国家要求标准,R9上市之前测试报销了2万台工程机,这也是我们的竞争力。"吴强表示。

"OPPO不一定能成功"

随着苹果市场13年来首次下滑,手机市场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按照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预测,"未来大部分手机品牌都会消失。"华为和三星之间的专利官司,也预示着这一行业正在进入肉搏阶段。

OPPO在线下强势的渠道优势也面临挑战。专注于线下渠道优势和品牌推广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厂商模仿,过去两年,众多厂商共同喊出了"建立线下渠道"口号,部分已付诸行动。同时,厂商们对品牌溢价的关注,加剧了OPPO的压力。OPPO在一线城市势能渐起,但是渠道成本和品牌认知距离一线品牌苹果、三星、华为还有较大差距。

在谈到手机市场局面时,吴强表示,"智能手机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自由竞争的行业,不可能有一家厂家来通吃,我觉得不可能只有一两家,而应该有很多家。市场太大了,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不要偏,不要乱,不要丢弃了自己擅长的或者是应该有的东西,有品牌、特色,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品牌一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这阶段的成绩是对我们前一阶段工作的肯定或者是认可,我们只是做了几件正确的事情,它不代表未来OPPO就一定能够成功,希望舆论不要过度捧杀OPPO;也不代表OPPO这种模式能成功,照搬过去并不一定有用。"吴强最后强调。

随意打赏

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oppo和小米异军突起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