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调查记者:听说你们在怀念我们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这几天,很多人开始怀念起调查记者来。当怀念调查记者的时候,人们究竟在怀念什么?今天i黑马和前调查记者X聊了聊,有关TA做调查记者的初衷、离开的原因、以及调查报道的未来。

   以下为X的口述,经i黑马编辑:

最近的怀念风是一帮子没做过监督报道的泛媒体圈人士,在朋友圈意淫出了一个“神圣职业”,并通过自我营造的虚幻职业共同体,达到“与有荣焉”的情绪自慰与心理高潮。

调查记者的黄金年代是2010年前后的两三年。那时候纸媒的各项商业指标达到顶峰,有充足的预算去养活调查记者。

但在2012、2013年后,很多知名调查记者就彻底离开了这个行业,传统意义上的调查记者群体急剧缩小。五六年前,我入行时就已“青黄不接”了,很少有好编辑和记者给新人具体指导。新闻这个行业,学界和业界分隔还是很明显的,学界研究新闻但是不会写新闻,没法为业界培养调查人才,业界只能自己传统作坊式传帮带。

此前的新人都有很好的师傅带,口耳相传一些方法论。而等到了2016年左右,新入行的记者已经很难得到调查技能的传授,这个行当开始严重断层。

1逼着调查记者离开

当初我选择做调查记者,也是抱着影响和改变社会的初衷。在调查记者黄金年代哪怕是一个实习生挂名出稿,也能够推动一个政策的改变。当时,记者写了一篇稿子之后,舆论和管理间便会有良好的互动。

等我入行的时候,已经原来比较容易说的话,已经说不出来了,但“说出来的东西”还能有比较好的回应。如今,一方面是越来越难以说出口,另一方面两端各说各的,互相之间假装听不到。况且,什么事件拖几天也就过去了。

我离职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感到焦虑。前几年我焦虑的是选题突破不了,后来即使突破了选题,稿子也常常由于某种原因发不出来。再后来,我们内部也会自我审查,很多题做不下去。

现在纸媒广告收入越来越少,预算在决策中越来越重要,一个调查选题,让记者出差做一个月最后做不出来或发不出来,损失太大。

  最后,记者监督什么最安全呢?——监督大公司,打一下 阿里巴巴 ,它就来投广告,打一下京东,它就来求删稿,现在只有大公司好欺负嘛……

大批大批的人离开这个行当也有管理体制的原因。几家大家都知道的,以产出调查报道闻名的报纸,一些认真做稿子、认真做编辑的人升不上去,反而是一些精于人际关系的人做了领导,很多人就不干了。

比如一家著名报纸,这两年记者一直在断崖式流失,去年有过一波离职潮,它的社会记者,应该没有或只有一两个2016年以前的记者了。另一家著名报纸,许多记者离职时会大骂领导层,也几乎没有黄金年代的老记者了,仅余几个编辑。

其实北京、广州、上海几家大家都知道的,还在做调查报道或勉强能称之为调查报道的媒体,里边的调查记者月入一两万没什么问题,和其他一些媒体相比还可以,但跟互联网公司肯定没法比。比如一些朋友从媒体去了杭州某公司,股票加工资,一年有一百多万。

精神上的东西没了,那就只能选择物质了。

造成调查记者现在这个局面,也有其他因素,譬如现在很多有公信力的媒体也会逼着记者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很多人入行当记者,不是为了写这种东西,这个行业在逼着很多想做点事情的人走。

2并非神圣

调查记者这个行当的没落有无可奈何的东西,但是一定要说这个行业有多神圣,我倒也没觉得。

从2015年左右开始,流行起了一些短平快的稿子,它具体的套路是什么呢?就是当网上或者朋友圈、微博上出现热点,联系上当事人打个电话,问一问当地政府,然后就能出一篇稿子。时间、地点、事件的简单描述,当事方的简单回应,有时一个小时就出一篇稿。这样的稿子省时省力、效益大,还能给单位制造影响力。像这一类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稿件,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做。

传统认知中的深度调查报道,首先前期准备就得好几天,还要去当地采访,需要多个信源交叉验证。一篇稿子的成本非常高,有时花一、两个月都做不出来。最后,能做出来就是侥幸之幸,做不出来是常态。相当时候,折题率(i黑马注:即选题夭折)在一半以上,成本非常高。

以前,一个突发事件,可能几十家媒体奔赴现场,大家抢新闻,能够“灭绝式”采访的记者,让其他媒体写无可写的记者,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现在还能去现场的媒体,就那么几家了,记者也没有了抢新闻的兴奋感。

我一直认为调查报道很奢侈,媒体要有超出短期投入产出比的规划。

现在许多媒体,乐于做一些轻快的东西,招一些没有调查能力但文笔较好的记者。因为现在写的好看就有人看嘛,至于有没有“硬料”,没有人在乎。

你会发现,以前做调查,男记者要多于女记者,而现在女性的记者越来越多。

现在很多深度报道都强调的是非虚构写作,但非虚构写作是一个文学概念,它未必能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和介入公共事件的调查报道有交集,但毕竟不是一回事。

有的东西是狠料,它不会主动触碰。媒体都知道那个“线”在那儿,“线”没有明示,但都知道什么东西千万不能碰、有些东西碰一碰没事儿……大家的心里都清楚。

3调查报道并非刚需

  很多人说硬新闻是刚需,我在研究了一些数据之后发现这是个伪命题。新闻不是刚需,社会绝大多数人的信息刚需是什么?刚需是明星八卦、饮食保健、 周围 哪个商场打折了……

美国一个飞机坠毁,巴西发生海啸,这是刚需吗?并不是。大多数人见面会聊特朗普修改了奥巴马的医改政策吗?不会,他们会聊吴亦凡、战狼、彭于晏。

现在需要调查报道的往往是一些社会层次比较高的精英,他们想当然的认为硬新闻和调查新闻是刚需,并不是这样,它们只被小圈子需要,如政治参与者、商业参与者等5%、10%的精英人士。

大家不能假定以前阅读深度新闻的人就多,只是以前的舆论场是精英舆论场,能够在舆论场上发声、能够被人听到的人都是精英。

精英自然有精英的趣味。精英端着,他们不可能讨论三俗的事情,但这个需求是存在的。

有人认为移动互联网碎片化信息对长阅读、长报道是一个比较大的伤害,实际上没有影响,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传统报纸、杂志认为读者订阅了就一定阅读了,并不是。很多人只会看天气、八卦和彩票信息。现在微信订阅号可能打来率10%都不到,那凭什么认为以前的读者买了报纸,就一定会把调查版看完呢?

以前报纸的读者有1亿吗?我打个问号。现在有5、6亿人在网上看各种资讯。移动互联网释放了普通人的阅读需求,把池子做大了。特别是微信等自媒体的发展,从数据上来看,整个中国总的阅读时间、资讯达到率都是井喷式的增长。

甚至优秀的深度报道、调查报道的绝对阅读人数,都是增加的。一家报纸百万订阅很了不起了吧?现在哪怕一个资讯客户端,重点推的报道,可能都有百万以上的阅读。去年辱母案,在网易新闻评论都有150万。

4别指望回光返照

事实上,中国的调查新闻的生存空间还是有的。中国一直有非常棒的调查报道,这些非常好、非常扎实的调查报道,读者群体是特定的。

那些记者的水平功底不比很多老人差,而且他们的资源更多。但这些报道,一般人看不到,因为信息本身就是权力。

这一波刷屏,有很多我自己知道品质不是很好的自媒体人,也在朋友圈怀念调查记者。要真是调查记者黄金年代,有记者调查一下某些自媒体,譬如靠敲诈勒索盈利,月入多少多少,流水多少多少,他们不马上被抓吗……

这次刷屏,调查报道和调查新闻也不可能回光返照。热点事件7天一变,下一步可能就风向一转,舆论开始说记者又在替凶手洗地、吃“血馒头”啦;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又开始怀念公知、律师、怀念开两毛钱药的医生……

调查新闻什么时候能重回黄金年代?我看不到头。现在就相当于晚上不戴表走在漆黑的山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天会亮。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投资界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记者调查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