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退市后试水中高端酒店谋转型 经济型酒店业绩堪忧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经济连锁 酒店 集团 7天 退市后的转型计划,终于浮出水面。

   昨日 (7月17日), 7天 宣布,大股东 何伯权 等已联合全球投资基金 凯雷红杉资本 共同组建铂涛 酒店 集团,并以此为平台完成对7天的私有化收购。与此同时,铂涛集团一举宣布将推出4个中高端酒店品牌,剑指全品牌酒店集团。

华美酒店顾问机构赵焕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在成本上升、营业效益下降的背景下,轻资产模式的特许经营店比例继续扩大,向上突围已成为共同的思路。

   事实上,在进军中高端品牌的道路上,相对 如家 、华住等竞争对手,7天已经是下手最晚的了。此前,7天多年坚持单品牌战略。

   据悉, 如家 、锦江之星、格林豪泰等已经分别推出了和颐、白玉兰、格林东方等中高端品牌。去年底更名为华住酒店集团的原 汉庭 酒店,则在多品牌道路上走得更远,目前已经拥有 汉庭 、海友、全季、星程、禧玥等5个品牌。

几大经济酒店纷纷谋求多品牌发展转型的背后,是经济型酒店全行业令人生忧的业绩表现。有数据显示,2010年如家和汉庭的利润率都能达到10%以上,而如今华住的利润率只有5%左右,7天6%,如家更是只有1%。

赵焕焱认为,几大经济酒店纷纷布局中高端市场,是在这样环境下的“被动”之举。“因为经营效益日益下降,在成本上升、营业效益下降的背景下,轻资产模式的特许经营店比例继续扩大,向上突围也成为共同的思路。”

不过,几家经济连锁酒店看起来并未放弃对经济酒店的扩张热情。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7天净增分店401家,华住酒店集团去年门店数量也翻番,如家更是向2000家店冲刺。自去年起,如家、7天、汉庭等均已进入“千店”时代。